墓葬出土物不全是明器,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share
经常看到网友们有一个错误认知,认为墓葬出土物皆为明器。实际上,墓葬里出土的东西,名器类目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墓主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为古人有视死如生的思想观念,他们认为人过世后还有另一个世界。所以除了一些专门用来陪葬的明器之外,还要把很多的生活用品一并带到地下。那么哪些东西属于专用明器呢?首先,历朝历代最常用的随葬明器,那就是陶俑。也包括木俑,包括陶制的车马。其实大家也不难想象,这些东西生活中是无法使用的。在周朝的《礼记·檀弓》上有记载,涂车刍灵自古有之,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古人在典籍里记载的这个明器的名,就是神明的明。而民间俗称的明器是冥明的明,实际上它的意思是相通的。除了陶俑包括陶制品之外,还有哪些明器呢?还有镇墓兽。这个镇墓兽,它不是古人家里摆放的摆件,文献里记载古人认为地下有专门吃死人干扰的恶鬼,在墓穴里放上两尊镇墓兽,就可以起到压胜辟邪的作用,让恶灵退散。镇墓兽通常是放在主墓室的门口一边一个。根据以往出土的镇墓兽发现,它们长得还不完全一样,很有可能是一公一母。再比如汉代的金缕玉衣,其实它也是明器,严格来说它属于葬具,因为它是装殓尸体用的。还有就是一些陶罐陶制品,在古代社会底层的人手里,它会是一种食用物品。但是在贵族的墓葬里发现,大部分都是明器。比如墓室的庖厨间里面出土的一些陶制品,像陶制的炉灶、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很大概率上都是专用明器。还有唐代的唐三彩,目前能考证到的大部分也都是明器。可能大家也会发现,历朝历代的明器大部分都是比较粗糙的。除了秦始皇陵外仓坑里的铜车马和一些兵马俑之外,凡是墓葬里出土的一些精致的金银器物、玉器,这些都并非专用明器。玉器大部分是礼器,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嘛。而大部分青铜器,尤其是宴享器具和酒器,包括乐器,大部分都有双重用途。除了宴享,它会用作礼器。这个专用明器我一时也想不出太多了,欢迎大家补充。
# 《墓葬明器全知道:带你深入了解墓葬文化》攻略
在墓葬文化中,明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认为墓葬里出土的东西都是明器,其实这是个错误认知。实际上,名器类目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墓主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明器。明器是专门用来陪葬的物品,通常具有象征意义。比如陶俑、木俑、陶制的车马等,这些东西生活中无法使用。在周朝的《礼记·檀弓》中就有记载:“涂车刍灵自古有之,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除了常见随葬明器外,还有镇墓兽。古人认为地下有吃死人干扰的恶鬼,在墓穴放两尊镇墓兽,可压胜辟邪。镇墓兽一般放主墓室门口两边,且模样可能一公一母。

汉代的金缕玉衣也是明器,它属于葬具,用于装殓尸体。还有陶罐陶制品,在底层人手中是生活用品,在贵族墓葬里多为明器。像墓室庖厨间出土的炉灶、锅碗瓢盆等大概率是专用明器。唐代的唐三彩多数也是明器。

需要注意的是,除秦始皇陵外仓坑的铜车马和兵马俑外,墓葬出土的精致金银器物、玉器并非专用明器。玉器多为礼器,青铜器如宴享器具、酒器、乐器等多有双重用途。

了解这些墓葬明器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墓葬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丧葬观念。下次再看到相关内容,就不会一头雾水啦!
墓葬、明器、随葬品、镇墓兽、金缕玉衣、唐三彩
[Q]:什么是明器?
[A]:明器是专门用来陪葬的物品,通常具有象征意义,如陶俑、木俑、陶制车马等。
[Q]:镇墓兽有什么作用?
[A]:古人认为地下有吃死人干扰的恶鬼,在墓穴放两尊镇墓兽,可压胜辟邪。
[Q]:镇墓兽一般放在哪里?
[A]:镇墓兽通常放在主墓室的门口一边一个。
[Q]:金缕玉衣属于明器吗?
[A]:金缕玉衣属于明器,严格来说它属于葬具,用于装殓尸体。
[Q]:陶罐陶制品在不同情况下有什么用途?
[A]:在古代社会底层的人手里,陶罐陶制品是一种食用物品;在贵族的墓葬里,大部分陶罐陶制品是明器。
[Q]:唐代的唐三彩是明器吗?
[A]:目前能考证到的大部分唐代唐三彩是明器。
[Q]:墓葬里出土的精致金银器物、玉器是专用明器吗?
[A]:除秦始皇陵外仓坑的铜车马和兵马俑外,凡是墓葬里出土的精致金银器物、玉器,都并非专用明器。
[Q]:青铜器有哪些用途?
[A]:大部分青铜器,尤其是宴享器具和酒器,包括乐器,大部分都有双重用途,除宴享外还会用作礼器。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