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公主与吴应熊:历史与小说中的恩怨情仇

share
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真的被建宁公主给淹了吗?在金庸的鹿鼎记里面,建宁公主是一个非常刁蛮脾气差的人,为了对抗哥哥康熙皇帝给他的指挥,干脆一刀就把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给淹了。后来他还跟韦小宝一起生了一个女儿,历史上确实是有建宁公主的一个原型,她也确实是被指婚给了吴三桂的儿子,不同之处就在于,首先他没有烟了,吴应熊再一个就是历史上的这位建宁公主,她简直就是惨的不得了。不仅家破人亡,而且在他去世之后,连她住过的地方都被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写成了凶宅,这个倒霉的女人就是清朝历史上的和硕恪纯长公主,和小说当中作为康熙的妹妹身份不一样,历史上的这位公主,她跟康熙根本就不是一个辈分的人,她其实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的妹妹,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也是最小的女儿,论起年龄,她比康熙大了12岁,论起辈分,她属于是康熙的姑姑,她的名字叫做阿吉格,母亲是皇太极的庶妃蒙古察哈尔部的齐磊氏,这个家族在过去一直是当地的贵族,这位齐磊氏的父亲曾经还跟着蒙古的林丹汗一起打过皇太极,结果林丹汗没打过人家,这个老父亲无奈就只能转头把女儿送给了皇太极。就这样,齐磊氏为皇太极生下了他们的小女儿。我们一提起吴三桂,就会想到陈三元,但实际上吴三桂这个儿子吴应熊,他并不是陈圆圆生的,他的母亲是吴三桂的嫡妻张氏。吴三桂曾经是明朝的宁远总兵,在李自成打进京城之后,本来都已经定下来要招降吴三桂,结果李自成的手下不仅霸占了他的相好陈圆圆,而且还绑了他的老爹吴湘,最终吴三桂选择了拿老爹祭旗,投靠了关外的多尔衮。眼看着吴三桂不跟自己玩,李自成暴怒之下就把吴三桂的父亲给祭天了,吴三桂也追着这些人一路打,打完李自成还不算为了向大清朝表忠心,此后的吴三桂继续往南打南明,他不仅把位于西南的南明势力给消灭,而且还把南明的永历皇帝朱由郎勒死在了昆明。在这一系列优异的表现之后,清朝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让他执掌云南跟贵州一带的军政大权。只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曾经属于明朝的强将,而且还是汉人,手里握着这么大的权力,怎么看都让人不放心。为了拉拢他,顺治跟孝庄这娘俩打算用联姻 的方式,吴三桂这会儿年纪不小了让他跟公主结婚,属实有点难为自家人,最好的选择就是他的儿子吴应熊。让吴应熊联姻不仅能够给吴家人皇室外戚的身份,还能够以这个由头把人扣在京城。这娘俩最后挑来挑去就看中了皇太极的这个刚刚十多岁的小女儿。虽说年纪不大,但是在朝廷利益面前,年龄呢都不是问题。顺治硬是把自己的这个小妹妹嫁给了吴应熊。顺治十年,刚刚才12岁的小公主就和吴应雄举办了婚礼。鹿鼎记当中,建宁公主是又叫又闹的不肯嫁,可是当年这场大清宗室和吴三桂儿子之间的联姻,整体上还是很完美的,这两口子的关系维持的非常不错。公主嫁给吴应熊之后,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以及两个女儿,一共是五个孩子,其中大儿子叫做吴世林。咱们可要知道大清历史上和亲的公主那么多,大多数都是早亡,而且普遍生育率很低,这主要是清代的和亲,都是为了政治利益,导致公主下嫁之后夫妻生活很一般,可是咱们从这两口子的造人数量上看,夫妻之间应该还是相当和谐,最起码在三藩之乱发生之前,他们的生活不会差到哪儿去,不过这次平静的婚姻很快就被毁了。清朝初期其实是有四个藩王,他们分别是镇守广西的定南王孔有德,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再加上吴三桂,一共是四个人,只不过这里面的孔有德在顺治九年的时候被李定国在桂林给打死了,连带着他的儿子也被李定国斩杀,这就使得定南王珏4,所以才导致我们后来看康熙撤藩的时候只有三个,否则后面应该就是嗣藩之乱了,至于说靖南王,耿仲明,在顺治六年的时候,他就被多尔衮吓得自杀了,爵位由他的儿子耿继茂继承,之后又传给了孙子辈的耿精忠,这就是康熙朝的时候三藩大概的情况。这会儿三番里面年纪最大的应该是尚可喜,老头子71了,想着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就在康熙12年主动上疏请求退休,让儿子尚之信替自己镇守广东三藩。当时啊不仅管理当地的军政,而且还把这些地方的税也给包了。他们吃着地方的税收,同时还要朝廷从国库拨款,等于是吃着碗里的,还占着灶台的这让年纪轻轻的康熙皇帝非常恼火。所以当尚智信的离职要求到了之后,康熙立马就准了他的退休,但是拒绝让他 的儿子来接班。老子既然要回家,那儿子就得跟着一起去呗,路上还能推推轮椅喂口饭啥的。眼看朝廷这么对待尚之信,吴三桂和耿精忠就坐不住了,吴三桂的想法是让自己像当年明朝的沐英家族那样,以后世世代代就守在云南。眼看大清这个样子是要和自己翻脸,吴三桂就联系耿精忠,两人一起演庄皇试探一下,朝廷主动上书康熙,希望能够和尚之信一样退休。如果皇帝挽留,那就说明咱们安全,如果说不挽留嘛,那不可能,在吴三桂的眼里,正常的皇帝怎么可能一上来就放大招呢?当皇帝还讲究33,让老员工离职,你总得挽留一下吧。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的康熙还不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年轻人做事情没轻没重,当然历史上的康熙一辈子都是这样毛毛躁躁的。接到奏报之后,康熙立马就批了这一批,就把吴三桂架在这儿了,你走OA也没有这么快的吧。最终康熙12年,三藩之乱爆发。此刻的吴应雄其实并不赞成父亲的决定,毕竟这小子在京城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理解父亲起兵的行为,可好歹受了朝廷这么些年的教育,脑子里面的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很牢固的,所以当吴三桂偷偷派人接他离开京城的时候,他坚定的选择了和妻子呆在一起,不过他还是把和小妾生的儿子送回了云南,因为这小子和大清皇室没有血缘关系,真出事儿容易被清算,至于说他跟公主生下来的孩子们,那和康熙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就算将来出事,看在姑姑的份份上,玄烨应该也不至于赶尽杀绝吧?不过事情的发展很快就失控了,三藩之乱爆发之后,清朝很快就失去了七个省,吴三桂可能觉得清朝一定会用自己的儿子和自己谈判,吴应雄也觉得皇上看起来挺仁的,这会儿应该是拿自己当筹码,怎么说一家人不至于丢了命,但实际上大清第一巴图鲁名不虚传,康熙的莽劲从来就没有缺席过,康熙13年,清圣祖让自己的舅舅佟国维逮捕了吴应雄,这一年4月,康熙和大臣们商量怎么处理吴应雄,这个时候明珠站出来了,叛徒得意什么,这一家子一个都不能留,全部送走,给吴三桂来一点小小的大清震撼,康熙一听,哎,好,当天就下令把吴应雄和他的长子吴世林全部绞杀,至于剩下来的小孩子们,则是和公主一起被囚禁起来。吴应雄的死确实对吴三桂打击很大,因为这就意味着大清朝根本就不可能和自己谈判,他要么干死康熙,要么等着就被康熙干死。随着朝廷逐渐缓过神儿,局势对于吴三桂就越来越不利。到了康熙17年,老吴决定过一过皇帝瘾,在这一年的春天称帝,国号大周,他这个皇帝做了半年就去世了,临走之前把皇位传给了吴应熊之前送过来的儿子吴世番,这个吴世番原本是人在京城的,这会儿突然跑到了吴三桂身边,还继承了皇位,康熙一下子就怀疑起来,是不是姑姑要和自己打擂台?这公主先是死了老公,又是死儿子,如今又被囚禁起来,很快就病了,幸亏身子好,挺了过去。康熙听说之后,下达了一个非常冷酷的旨意,说我原本以为公主是要死了呢,压根就没有打算派大夫去看,专门让人把办白事的棺材板,兽医的全给你送过去了,没有想到他身体这么好吧,叽一下就支棱起来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公主还真不如直接去了呢。因为就在康熙20年,三分之乱被平定,得知前线大捷之后,这位清圣祖仁皇帝立马下令将吴应熊的另外两个幼子也全部送走,就这样,这位12岁被太后以及哥哥下令嫁给吴应熊的大清公主,亲眼见证了三个儿子被处死。此后的公主就一直生活在悲痛当中,直到康熙43年去世,享年63岁。对于姑姑的死,康熙又下达了一个没有什么感情的圣旨,褒奖了这位公主为大清朝奉献的一生。由于和硕恪纯长公主没有孩子,她住过的府邸也没有人继承,就被内务府改成了学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说,这里面经常在大半夜传出女人哀嚎的哭声。当然这个描述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衬托出这位公主被人支配一生的凄凉。
# 深入了解建宁公主与吴应熊的历史纠葛
建宁公主与吴应熊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与悲剧色彩。

建宁公主,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命运的齿轮将她推向了政治联姻的舞台。她被指婚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这场婚姻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博弈。

起初,建宁公主与吴应熊的生活看似美满,育有多个子女。然而,三藩之乱的爆发打破了这份平静。吴三桂起兵反清,吴应熊因立场问题被康熙下令绞杀,建宁公主从此陷入无尽的悲痛。

她不仅目睹了丈夫和儿子的惨死,自己也被囚禁,后半生在痛苦与凄凉中度过。

这段历史纠葛,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对于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深入探究建宁公主与吴应熊的故事,能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无情。
建宁公主,吴应熊,历史原型,三藩之乱,联姻
[Q]:建宁公主在历史上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A]:建宁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康熙的姑姑,名字叫阿吉格。
[Q]:吴应熊是吴三桂的亲生儿子吗?
[A]: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其母为吴三桂的嫡妻张氏。
[Q]:建宁公主与吴应熊是如何联姻的?
[A]:顺治为拉拢吴三桂,将建宁公主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Q]:三藩之乱对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A]:三藩之乱爆发后,吴应熊被康熙绞杀,建宁公主目睹丈夫和儿子惨死,自己也被囚禁,后半生痛苦凄凉。
[Q]:建宁公主的母亲是谁?
[A]:建宁公主的母亲是皇太极的庶妃蒙古察哈尔部的齐磊氏。
[Q]:康熙为什么要绞杀吴应熊?
[A]:吴三桂起兵反清,吴应熊因立场问题被康熙视为叛徒,下令绞杀。
[Q]:建宁公主的府邸后来怎么样了?
[A]:建宁公主没有孩子且府邸无人继承,被内务府改成了学堂。
[Q]: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和小说中的有什么不同?
[A]:历史上建宁公主是康熙姑姑,并非康熙妹妹,且命运悲惨,与小说中形象不同。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