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中的于禁:能打一时,却难敌一世人设崩塌
于禁很能打吗?于禁可以说是整个官渡之战期间曹操军中的劳模了。建安五年正月,他率领2000人马在延津顶住了援军的进攻,为曹操东征徐州打败刘备争取了时间。四月,曹操在白马、延津一线斩颜良、文丑,挫其锐气。在此期间,张辽、关羽、徐广等外姓降将全部都有出色的表现。当然,曹操也不会亏待于禁,他的作战任务是渡过黄河,进入河内郡,袭击袁绍军在这些地方的别营。彼时,于禁担任平虏校尉,与之同行的另一位外姓将领是讨寇校尉跃进。当然这二位是鉴于史书记载的。根据曹操后来的上表,参与渡河作战的还有吴猛都尉吕纳、于禁、越进等人,总共统帅5000兵。从延津的西南,沿着黄河到达河内郡的汲县和获嘉县,焚烧三十多座援军营垒,斩首俘虏各数千人,招降袁绍手下将领何茂、王摩等二十多人。按照越进传,跃进负责进攻的是获嘉县,那么于禁主攻的就应当是汲县了。就记载来看,袁绍在河内的这些部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一触即溃;当然他们并不是袁绍嫡系部队,战斗力低下是可以理解的。袁绍曾在河内一带与黑山贼交战,应当是收编了不少黑山军;此前,河内太守张扬手下也有黑山余党,是反对曹操支持袁绍的。比如苏由、万夔,所以何茂、王摩等将有可能就是依附于袁绍的黑山军。他们不参与渡河南下进攻曹操的军事行动,而是负责攻打被曹操留在河内郡的河内太守魏种。在跃进等将进攻获嘉县的援军朱灵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曹军先是抓获了一名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此处有一神人,名叫宋金生。宋金生告诉其他援军将士,不需要派兵布置防御工事了,我让狗替你们守鹿角、守营寨。我想智力正常的人都知道宋金生是在吹牛,当然古人迷信嘛,没准还就有不少将士听信了宋金生的话,真就不设防了。等到了夜晚,那些不相信宋金生的人就听见营寨附近传来了军队的巡逻声,第二天再看,营寨附近的地面上竟然有老虎的足迹,宋金生又不是马戏团的,怎么可能操控狗或者老虎守营战呢?很明显,这就是在装神弄鬼。至于宋金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他是想蛊惑人心,骗取钱财。当然,他这点小把戏骗得了队友,却骗不了坚定的唯物主义斗士曹操军。很快,吴猛都尉吕纳就率军擒获了宋金生,然后送这位知名大神、爱狗人士归西了。说回于禁,在完成了渡河作战任务后,曹操又让于禁单独领兵屯驻在原武县,此时曹操要率主力撤退到官渡,那么于禁应当是负责断后,掩护大军后撤;像于禁、张辽、乐进这些个外姓将领,在曹操进军时,他们轮流作为先锋冲在第一线。曹操回军时,他们就负责殿后,还是在危险的第一线。于禁依法行事,治军严整,每次缴获敌军的财物,他从来不自个儿留着,全都上交给曹操,虽然他不怎么受士兵欢迎,但不得不说,在官渡这个决定曹操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于禁带兵打仗没得挑。当然,此一时彼一时,于禁后来人设也崩塌了。原武县临近阴沟水,这附近有一处渡口,此处袁绍军在这里立有别营,于禁击破之。我猜此时袁绍大军还在阴沟以北,先派遣了一部分兵力渡过阴沟,建立桥头堡。于禁的这次行动,延缓了袁绍大军渡过阴沟,为曹军在官渡布防争取了时间。很快;曹操升于禁为裨将军,于禁撤回到官渡大营,袁绍大军进至阳武,准备进攻官渡。之前在曹操手下效力的关羽辞别曹操,前往袁绍军投奔救主刘备,官渡大战即将上演。
官渡之战攻略:把握战机,合理用兵,洞察局势致胜!
在官渡之战这样的重大战役中,想要取得胜利,需要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战机的把握至关重要。要像于禁在延津顶住援军进攻那样,敏锐捕捉时机,为己方争取有利局面。比如曹操东征徐州时,于禁的坚守就为其创造了条件。
其次,合理用兵是关键。就像于禁参与渡河作战,统帅兵力,明确分工,才能高效完成任务。
再者,洞察局势必不可少。了解袁绍军的情况,像其在河内部队的构成及战斗力,做到知己知彼。
最后,保持严谨态度。于禁治军严整,缴获财物上交,这能提升团队凝聚力。
只要做好这些,就能在官渡之战中增加胜算,走向胜利。
官渡之战,于禁,曹操,袁绍,作战任务,渡河,缴获,断后,人设崩塌,军事行动
[Q]:于禁在官渡之战中担任什么职务?
[A]:于禁担任平虏校尉,参与渡河作战等任务。
[Q]:于禁在延津做了什么?
[A]:他率领2000人马在延津顶住了援军进攻。
[Q]:于禁参与的渡河作战情况如何?
[A]:与吴猛都尉吕纳、越进等人统帅5000兵,从延津西南沿黄河到河内郡作战。
[Q]:于禁在作战中缴获财物怎么处理?
[A]:他从来不自个儿留着,全都上交给曹操。
[Q]:于禁后来人设为何崩塌?
[A]:文中未详细说明具体原因。
[Q]:于禁在原武县做了什么?
[A]:曹操让于禁单独领兵屯驻在原武县,他负责断后掩护大军后撤。
[Q]:于禁的行动对官渡之战有什么影响?
[A]:延缓了袁绍大军渡过阴沟,为曹军在官渡布防争取了时间。
[Q]:袁绍在河内的部队情况怎样?
[A]:是乌合之众,战斗力低下,不是袁绍嫡系部队。
官渡之战攻略:把握战机,合理用兵,洞察局势致胜!
在官渡之战这样的重大战役中,想要取得胜利,需要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战机的把握至关重要。要像于禁在延津顶住援军进攻那样,敏锐捕捉时机,为己方争取有利局面。比如曹操东征徐州时,于禁的坚守就为其创造了条件。
其次,合理用兵是关键。就像于禁参与渡河作战,统帅兵力,明确分工,才能高效完成任务。
再者,洞察局势必不可少。了解袁绍军的情况,像其在河内部队的构成及战斗力,做到知己知彼。
最后,保持严谨态度。于禁治军严整,缴获财物上交,这能提升团队凝聚力。
只要做好这些,就能在官渡之战中增加胜算,走向胜利。
官渡之战,于禁,曹操,袁绍,作战任务,渡河,缴获,断后,人设崩塌,军事行动
[Q]:于禁在官渡之战中担任什么职务?
[A]:于禁担任平虏校尉,参与渡河作战等任务。
[Q]:于禁在延津做了什么?
[A]:他率领2000人马在延津顶住了援军进攻。
[Q]:于禁参与的渡河作战情况如何?
[A]:与吴猛都尉吕纳、越进等人统帅5000兵,从延津西南沿黄河到河内郡作战。
[Q]:于禁在作战中缴获财物怎么处理?
[A]:他从来不自个儿留着,全都上交给曹操。
[Q]:于禁后来人设为何崩塌?
[A]:文中未详细说明具体原因。
[Q]:于禁在原武县做了什么?
[A]:曹操让于禁单独领兵屯驻在原武县,他负责断后掩护大军后撤。
[Q]:于禁的行动对官渡之战有什么影响?
[A]:延缓了袁绍大军渡过阴沟,为曹军在官渡布防争取了时间。
[Q]:袁绍在河内的部队情况怎样?
[A]:是乌合之众,战斗力低下,不是袁绍嫡系部队。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