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常被纳入唐宋元明清序列?其正统地位又该如何理解?
北宋到底算不算一个大一统王朝?严格来说啊,真不能算,甚至宋太祖赵匡胤自己也说了不算。那为什么我们一直有唐宋元明清这概念呢?跟个顺口溜似的。原因啊,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面教过一首,叫朝代歌。你看这倒数第二句,还真就是个顺口溜唐宋元明清。但只要你坚持读到初中一年级,你就会发现,在七年级历史教科书的章节目录里,隋唐还是隋唐,明清还是明清。那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中间那段应该叫宋元吧。然而中间那段的张杰明却变成了辽宋夏金元时期,并且在第二单元第七课里明确写了辽西夏和北宋定立。对于从公元九百多年到公一千二百多年,到底谁才是真正代表这个时期呢?早在元代修前代历史的时候,作为主编撰的托托帖木尔同学就已经愁得头吐了。在其他时代的大王朝时期,虽然周边也存在其他势力,但对于对方的称呼呢?这不是贼就是寇,要么就是姨,反正不承认你是一个对等的皇帝,皇帝啊,只有我一个。而宋朝呢?北宋时期称辽国为北朝,要知道,即使在东晋十六国的时候,西安一隅的东晋是不承认北方那些势力的,始终坚持自己的唯一性。而北宋却与辽国互相承认了对方的皇帝地位。至于南宋呢,那就更不提了,赵构那句对金国的臣构言,直接把整个南宋的地位都给拉低了。这里要插一句,也不要因为赵构的一句话,就把南宋理解为金国的藩属了,毕竟之后啊,南宋还是有。过许多次北伐行为的,你见过哪个藩属国玩命北伐自己宗主的?所以啊,南宋和金依然是并立的状态,那你大宋朝跟辽也并立,跟金也并立,元朝修史书的那帮人也没办法了,那就一人来一本吧。所以在二十四史里面,宋史、辽史、金史都是单独陈册的。并且即使是在北宋版图最大的时期,其疆域也仅仅只有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之前秦朝的三百多万,汉朝的六百多万,唐朝的一千两百多万比,都是差了不少,仅仅和东晋还有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在疆域方面打了个平手。这也就是为什么让人很难把北宋和大一统三个自进行挂钩的原因了。但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却远远不是什么东晋刘宋可以媲美的。并且在后世大多数人的意识里面,大宋就是代表了那一个漫长的时期。为啥呢?这原因有好几个。其一,亚就是文化。陈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眼镜,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一直说啊,欧洲人讲血统,中国人讲的是文化。通过几千年的文化融合,中国成为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更是一个文明。而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宋金辽这三家中,宋朝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从文学上说,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文学发展这一块来说呢,北宋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期。经济方面,世界最早的纸币就是北宋的骄子,虽然这骄子的初衷并不光彩啊。而中国历史上的海洋贸易也是始于。宋朝对于国家经济层面而言呢,北宋远超辽金。科技方面呢,四大发明里的沙氏,到了宋朝才被广泛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其他的农业技术,纺织技术,冶金技术,在宋朝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还诞生出了沈括这么一个无论是在中国,甚至是在世界科学史上,都被称得上是巨星级的一个大佬。思想哲学方面,陈朱理学统治了之后大几百年的文人群体,你可以说理学不好,但你不能否认他曾经拥有的辉煌地位。甚至于在我们这些干饭人眼中最感兴趣的美食领域,宋朝啊,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铁锅炒菜这种烹饪方式是宋代才开始被普及的,之前的几千年,那什么蒸煮烤制式主流,贼无聊。所以啊,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仍然处处留存着宋朝带给我们的种种烙印。而与之相比,在文化领域呢,辽金虽然也有贡献,但与宋朝相比啊,这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其二就是正统性。在断代的时候,刚才说的大一统是一个概念,而正统又是另一个概念。好比南北朝时期的南城,疆域呢,只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但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依然奉其为正统,杨坚灭了南城之后,才标志着隋朝正式开门营业。那到底什么是正统呢?是不是只有汉人王朝才是正统呢?并不是啊,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荣的国家,这里啊,做一个比喻,秦始皇一扫六合成为了第一个皇帝之后,你可以把正统这个概念呢物化成一个东西,那么谁?有了这个东西,谁就是正统。而这东西的获取方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可以通过赠与。这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呢,就是禅让,也可以通过抢夺的方式来获取。就像击鼓传花一样,一代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项羽灭秦,刘邦灭项羽,这东西就被老刘家的汉朝给抢到了自己手里。东西汉之后,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篡汉成功。这东西等于是东汉送给了魏国。所以,魏晋南北朝,魏是正统。西晋司马炎接受了曹焕的善让,建立西晋。所以啊,西晋是正统。之后,东晋虽然衣冠南渡,但依然坐拥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疆域,比北宋还大,这东西啊,就还在司马家。所以啊,东晋依然是正统。之后,刘裕接受了晋公帝司马德光的善让,正统地位才算赠予给了刘宋。之后,宋祁梁城相传被隋朝所灭,正统就被杨坚夺取了。隋唐之后的五代十国,非常的乱,但是我们忽略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势力,单看主线。朱温接受了唐哀帝的善让,建立后梁。灭了后梁的呢,是李存旭的后唐。灭了后唐的,是石敬唐的后晋。后汉的刘志远打着为老石家报仇的旗号,赶走了契丹人,建立了后汉。最终郭魏以下克上,灭了后汉,建立后周。传魏柴戎,柴戎嘎崩之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这击鼓传花的游戏,到这,正统的这朵花,终于落在了北宋手中。所以,从法理上来说,北宋虽然不是大一统,但他在封建体系下的正统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其三啊,就是辽国二百一十年,金国更短。两百年都不到,而南北宋却硬是撑了三百多年。在后世讨论这个时期问题的时候,肯定是用宋朝的纪年用的更顺手,否则让你一会辽一会金就实在太麻烦了。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特别是男同胞,都喜欢用武力来判断一个人或者一个时代的强弱,就好比说诸葛亮的时候,老喜欢用他打仗差那么点意思来否定他正古烁今的全才属性。然而冷静下来想想啊,这是不是太狭隘了呢?能打就代表一切吗?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那就只剩下打架这点事了吗?当然不是,宋朝除了武略方面差强人意,其他方面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国际影响力都还算符合一个大国形象,用宋朝作为当时几大势力的代表来代称这三百多年的时代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关于大宋的话题呢,其实一直以来都非常的有争议,一些人啊,觉得他很好,一些人啊,却非常的鄙夷,其实啊,都是评价者站在了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时期,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如何看待宋朝呢?宋朝的老百姓日子过的到底好还是不好呢?下期我会继续这个话题。
《探索北宋:解读其非大一统却具重要地位的多面历史》北宋,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却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独特地位。其正统性源于复杂传承,文化贡献更是卓越非凡,文学、科技、经济等领域成就斐然。疆域虽不及前朝广阔,但在特定时期与东晋、刘宋相当。在历史的舞台上,北宋的争议从未停歇,它究竟如何影响了后世?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揭开北宋神秘的历史面纱,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
北宋,大一统王朝,正统性,文化贡献,疆域对比,历史地位,争议,文学,科技,经济
《探索北宋:解读其非大一统却具重要地位的多面历史》北宋,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却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独特地位。其正统性源于复杂传承,文化贡献更是卓越非凡,文学、科技、经济等领域成就斐然。疆域虽不及前朝广阔,但在特定时期与东晋、刘宋相当。在历史的舞台上,北宋的争议从未停歇,它究竟如何影响了后世?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揭开北宋神秘的历史面纱,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
北宋,大一统王朝,正统性,文化贡献,疆域对比,历史地位,争议,文学,科技,经济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