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岐王李茂贞夫妇墓彩绘浮雕中的乐舞伎与乐器

share
给大家看一个五代时期的彩绘浮雕,这是在岐王李茂贞夫妇墓里发现的。雕刻的人物呢是一组乐舞伎,有挥着衣袖跳舞的,还有拿着各种乐器伴奏的。后面再看看他们都使用的什么乐器,这是唐五代时期都流行的胡笳,现在的快板就是它演变过来的。嗯,这个吹笛子就比较常见了,后面还有弹一古琴的,还有吹腰鼓的,还有拨弄琴弦的。嗯,古代的时候箜篌的叫法,这个拿个拨子拨弦,这个还不叫琵琶,这个具体叫什么乐器,我一下子叫不上来了。再后面这个也是个古老的乐器,这个叫瑟,曹操在短歌行里就提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个吹的管弦乐器也叫不上名字了,这个北方叫法叫大叉子,也叫铜钹,敲起来音乐很优美等等等。后面这个就不介绍了,这个大家一看就懂。嗯,乐器介绍累了,来根华子歇一会儿。
《探索五代时期乐器奥秘:从彩绘浮雕中领略千年古韵》

在历史的长河中,五代时期的文化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岐王李茂贞夫妇墓中的彩绘浮雕,探寻其中乐舞伎所使用的各种神秘乐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栩栩如生的乐舞伎雕刻,她们姿态各异,或挥袖起舞,或持乐伴奏,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时代。其中,胡笳这一古老乐器尤为引人注目,它可是唐五代时期的流行之物,如今的快板据说就是由它演变而来。

再看那吹笛子之人,动作娴熟,笛声悠扬。还有弹奏古琴的乐伎,轻抚琴弦,音韵袅袅。吹腰鼓的则充满活力,节奏明快。而那些拨弄琴弦的身影,更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

古代的箜篌,其独特的演奏方式让人好奇。还有那瑟,曹操在《短歌行》中提及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让这古老乐器更添神秘色彩。另外,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管弦乐器,以及北方俗称大叉子、铜钹的乐器,它们发出的优美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通过欣赏这些彩绘浮雕中的乐器,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五代时期的艺术风貌,更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这无疑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让我们沉醉其中,感受历史的韵味。
五代时期,彩绘浮雕,岐王李茂贞夫妇墓,乐舞伎,乐器
[Q]:彩绘浮雕是在哪个墓里发现的?
[A]:是在岐王李茂贞夫妇墓里发现的。
[Q]:乐舞伎都拿着什么乐器?
[A]:有胡笳、笛子、古琴、腰鼓等多种乐器。
[Q]:现在的快板是由什么演变来的?
[A]:是由唐五代时期流行的胡笳演变过来的。
[Q]:文中提到曹操的哪句诗?
[A]: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Q]:北方叫大叉子的乐器还叫什么?
[A]:还叫铜钹。
[Q]:文中提到的古老乐器箜篌是怎么演奏的?
[A]:文中提到拿个拨子拨弦,但未详细说明具体演奏方式。
[Q]:乐舞伎的姿态是怎样的?
[A]:有挥着衣袖跳舞的,还有拿着各种乐器伴奏的。
[Q]:文中提到的弹一古琴,“一古”是什么意思?
[A]:文中表述不太准确,推测可能是“一古琴”,即弹奏古琴的意思 。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