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与13阿哥胤祥:超乎寻常的兄弟情谊
今天群里有个老粉儿问了个有意思的问题,说老四雍正皇帝跟13阿哥胤祥关系真的铁吗?有一种说法,得罪雍正皇帝不一定死,但得罪老十三胤祥,雍正皇帝一定会弄死这人,这说法对不对呢?其实是对的,在雍正八年发生了件事儿能佐证。老十三胤祥病逝,当时朝廷上下都参加了葬礼,可他哥哥在葬礼上早退,且全程没什么难过的样子。雍正皇帝知道后很不开心,立马夺了他哥哥的爵位,还把他关到宗人府圈禁起来,他哥哥也是个亲王,就因为参加胤祥葬礼迟到被治罪并夺爵。这件事挺匪夷所思的,说明在雍正皇帝心里,任何人都不能伤害或对他十三弟不敬。当年有个叫曾静的书生给川陕总督岳钟琪写信希望他起兵反清,在信里把雍正皇帝骂得很难听。岳钟琪把信交给雍正皇帝,结果雍正皇帝看完回了句曾静迂腐狂妄之徒不足为患,也没杀这个写信骂他的书生。这两件事一对比,是不是印证了老粉的说法呢?但胤祥为人低调谦和,按他的人品,不会让雍正皇帝为他去查人。结果雍正皇帝继位后要分家,还想给胤祥赏赐,可胤祥都不要。最后雍正皇帝多次下令,胤祥才勉强接受了13万两白银。这件事说明胤祥对钱财看得淡。当年雍正皇帝让胤祥勘探陵寝选块好地方下葬,胤祥选完复命后,雍正皇帝说这块地是你找到的,咱哥俩要不一起葬这儿,我在旁边给你找块地。能陪葬皇陵可是历代臣子最大的殊荣了,可胤祥听到后立马脸色大变,跪倒在雍正面前求他收回成命,说自己没这尊贵命,随便找个地方下葬就行,不敢陪葬皇陵。雍正皇帝对胤祥的答复不满意,也不回复。最后在胤祥身患重症苦苦哀求下,雍正皇帝才勉强答应。那么这件事又反映了什么呢?说明胤祥对名也不看重,名利都不看重,为人低调又谦和,你说他会做出格的事儿吗?这两兄弟的关系都不能简单用铁和好来形容了。雍正皇帝为他这个十三弟打破的先例数不胜数。下面我就给大家细数一下,雍正皇帝一继位,立马封十三弟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在康熙众多皇子中,这一刻被封王的皇子只有五个,其中就包括13阿哥胤祥。而且他这个亲王很特殊,是铁帽子王。按清朝规制,爵位一般要降等世袭,比如亲王的儿子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但有一种爵位不用降级还能世袭罔替,就是铁帽子王。清朝立国276年,铁帽子王一共12个,雍正朝之前有八个,且前八个都是因军功获此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那么作为第九个铁帽子王的胤祥,完全是因为对雍正皇帝有恩才获此殊荣,这种恩典在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并且雍正还允许胤祥在他孩子中指定一个人为郡王,胤祥当时还带着亲王爵位在世呢,就封了另一个皇子为郡王,这个先例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也就是说雍正皇帝仅在爵位这事上就为他这个十三弟开了两次破天荒的先例。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古代臣子要避讳皇帝名号,所以雍正皇帝继位后,他那些兄弟都要改‘胤’为‘允’,但只有13阿哥胤祥去世后,雍正皇帝恢复了他的原名,还是叫胤祥,这种恩典在历史上也很罕见,这是雍正皇帝为老十三开的第三个先例。胤祥的生母死后谥号是敏妃,雍正继位后把胤祥生母追封为敬敏皇贵妃,从妃子抬成皇贵妃,还让她陪葬于景陵,也就是康熙皇帝的陵寝,皇贵妃从葬帝陵,这也是雍正皇帝为他十三弟开创的先例,之前没有过,这已经是第四次打破先例了。这关系有多铁,我觉得在亲兄弟中都极为罕见。
《雍正与胤祥:解读深厚兄弟情及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与13阿哥胤祥的兄弟情谊备受瞩目。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紧密?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关系紧密的体现。雍正继位后,立刻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且此亲王为铁帽子王。要知道,清朝爵位一般降等世袭,而铁帽子王却可世袭罔替,极为特殊。这一恩典在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足见雍正对胤祥的看重。不仅如此,雍正还允许胤祥在其孩子中指定一人为郡王,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先例。
在避讳方面,雍正继位后,众多兄弟改“胤”为“允 ”,唯有胤祥去世后,雍正恢复其原名,这一特殊待遇再次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再者,从一些事件中也能看出他们的关系。比如雍正让胤祥勘探陵寝,欲与其同葬,胤祥坚决拒绝,尽显其低调谦和、不慕名利的品质。而胤祥对钱财也看得很淡,雍正赏赐时他多次推辞,最后才勉强接受13万两白银。
那么,这种深厚情谊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有何影响呢?胤祥在雍正朝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的为人处世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佳话。它不仅展现了兄弟之间的真挚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人物性格特点。无论是对历史爱好者还是想要了解人性与情感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剖析这段关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汲取其中的智慧,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与挑战。
雍正皇帝,13阿哥胤祥,关系,铁帽子王,避讳,恩典,先例,陵寝,钱财,名利
《雍正与胤祥:解读深厚兄弟情及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与13阿哥胤祥的兄弟情谊备受瞩目。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紧密?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关系紧密的体现。雍正继位后,立刻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且此亲王为铁帽子王。要知道,清朝爵位一般降等世袭,而铁帽子王却可世袭罔替,极为特殊。这一恩典在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足见雍正对胤祥的看重。不仅如此,雍正还允许胤祥在其孩子中指定一人为郡王,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先例。
在避讳方面,雍正继位后,众多兄弟改“胤”为“允 ”,唯有胤祥去世后,雍正恢复其原名,这一特殊待遇再次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再者,从一些事件中也能看出他们的关系。比如雍正让胤祥勘探陵寝,欲与其同葬,胤祥坚决拒绝,尽显其低调谦和、不慕名利的品质。而胤祥对钱财也看得很淡,雍正赏赐时他多次推辞,最后才勉强接受13万两白银。
那么,这种深厚情谊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有何影响呢?胤祥在雍正朝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的为人处世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佳话。它不仅展现了兄弟之间的真挚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人物性格特点。无论是对历史爱好者还是想要了解人性与情感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剖析这段关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汲取其中的智慧,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与挑战。
雍正皇帝,13阿哥胤祥,关系,铁帽子王,避讳,恩典,先例,陵寝,钱财,名利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