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武官任职情况解析

share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沮授郭图这样的人就应该是谋士,不能当将军。谋士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官职,二者可不是有你没我的对立关系。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因为沮授曾给袁绍出谋划策,他就是一个单纯的谋士,不能当将军,不能领兵打仗。沮授可以说是袁绍手下第一大将,他的职位是监军、奋威将军。由于他兼统内外,威震三军,权力实在太大,所以郭图、淳于琼这帮人才要向袁绍进言,分沮授的兵权,剥夺他的部曲。沮授、郭图、淳于琼等人都参与了公元200年2月进攻白马的战役。当然,沮授是士人,他的确不需要像吕布、张辽这样的武人一样亲自带队冲锋陷阵。可以说,沮授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在战场上斩将先登的武将,而是儒将。不过儒将就一定不能上战场杀敌吗?当然不是。南郡之战时,吴军的总指挥周瑜就亲自跨马冲阵,但也因此被流矢射中,不得不回营养伤。大部分情况下,将领还是要坐镇相对安全的地方指挥打仗。不过正所谓刘氏面前人人平等,刘备所任命的军师中郎将庞统在攻打雒城时,意外中箭身亡,庞统是荆州名士,被司马徽称为南州士之冠冕。他这种级别的人物,攻城肯定不需要自己亲自带队先登爬城墙,奈何运气不佳,倒在了弓箭之下。当然也不是当了将军就得领兵打仗,蜀汉的糜竺被刘备任命为安汉将军,安汉将军在蜀汉将军中的地位很高,还在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之上,不过糜竺本人雍容敦雅,没有统兵谋略,刘备待之以上宾之礼,给予他无人可比的赏赐和待遇,但不让他统帅军队。冀州牧韩馥在把冀州出让给袁绍以后,袁绍表奏韩馥担任奋威将军,但不给韩馥分派一兵一卒,也不设置官署。与糜竺的情况不同,袁绍不给韩馥兵员,就是要故意压制他。另外,领兵打仗的人也不一定要担任武官。史书中经常提到某某人是某某大将,这个大将只是笼统的称呼,未必就有将军号。《三国志·明帝纪》记载,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说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众所周知,诸葛亮当时是蜀汉的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益州牧,早就不是军师将军了,但说他是蜀汉大将、名将没有任何问题。最后再来讲讲两个汉末三国时期,士人做武官,武人做文艺的代表。我们所熟悉的凉州名士贾诩早年就做过武官。董卓进京后,他曾短暂地在董卓的太尉府里做掾属。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贾诩就被董卓外放,担任洛阳周边八关都尉之一的平津都尉。而贾诩很有可能跟随董卓参与了发生在190年11月的攻打河内太守王匡的战役,之后,贾诩又被分配到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手下担任校尉。与他同为校尉的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可都是清一色的凉州大老粗,郭汜更是盗马贼出身,作为知识分子的贾诩沦落到跟他们在一块儿,可见他在董卓麾下其实混得并不好。武人出身的吕布也曾担任过文职,他得丁原赏识,做丁原的主簿,主簿是府主手下负责掌管文书的高级文秘,一般都由亲近之人担任。而丁原对吕布大见钦待,显而易见,丁原是准备提拔重用吕布,很可惜,吕布认为投靠董卓及其背后的袁家,可以让自己的仕途更加海阔天空,于是他干掉了丁原,自己出人头地。
### 汉末三国武官任职全解析
在汉末三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武官的任职情况复杂多样,充满了故事与玄机。

就像沮授,很多人觉得他是谋士,可他其实是袁绍手下的第一大将,担任监军、奋威将军。他权力极大,兼统内外、威震三军,这也招来了郭图等人的算计,想分他兵权。

再看周瑜,身为儒将,却亲自跨马冲阵,结果被流矢射中。这说明儒将也并非不能上战场杀敌。还有庞统,虽地位高,但攻城时意外中箭身亡。

蜀汉的糜竺被任命为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却因没统兵谋略,不被允许统帅军队。冀州牧韩馥被袁绍表奏为奋威将军,却被故意压制,不给兵员和官署。

另外,贾诩早年做过武官,在董卓麾下却混得不好。而吕布曾担任文职,为求仕途背叛丁原。

了解这些,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那个时期武官们独特的经历和复杂的职场生态,对理解三国历史很有帮助。
汉末三国,武官,谋士,将军,权力,战役,士人,武人,文职,仕途
[Q]:沮授在袁绍手下担任什么职位?
[A]:沮授的职位是监军、奋威将军。
[Q]:周瑜作为儒将有亲自上战场杀敌吗?
[A]:周瑜亲自跨马冲阵,在南郡之战时被流矢射中。
[Q]:庞统是怎么死的?
[A]:庞统在攻打雒城时意外中箭身亡。
[Q]:糜竺为何不被刘备允许统帅军队?
[A]:糜竺本人雍容敦雅,没有统兵谋略。
[Q]:韩馥被袁绍表奏担任什么职位后受到压制?
[A]:韩馥被表奏担任奋威将军后受到压制。
[Q]:贾诩在董卓麾下的情况如何?
[A]:贾诩在董卓麾下混得并不好。
[Q]:吕布曾担任过什么文职?
[A]:吕布曾担任丁原的主簿。
[Q]:郭图等人为何要向袁绍进言分沮授的兵权?
[A]:因为沮授兼统内外,威震三军,权力实在太大。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