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那些花里胡哨的王牌兵种及军队发展变迁
在咱们的历史中,大概只有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拥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兵种名称了。从董卓的西凉铁骑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高顺的陷阵营到曹魏的虎豹骑,从蜀国的白耳兵到王平的无当飞军,其他还有诸如丹阳兵、青州兵、藤甲兵、吴卫军等。你听到过的,你没听到过的,全列出来,绝对不亚于相声贯口里面的报菜名。但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从这些有名有姓的王牌兵种里,我们还真就能分析出这三国整体的军队发展变迁。从黄巾起义到诸侯混战的早期,王牌兵种的特点就是人数少、装备好、训练有素。这个阶段的前三甲董卓的西凉铁骑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都只有几千人的规模,而吕布旗下高顺的陷阵营更是相传只有800人。我们从客观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三支部队不可能都是神仙下凡吧,所以能够在当时所向披靡,主要原因就有两个,其一,诸侯混战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大家的兵力都非常分散不多。其二,早期诸侯的兵马还未经历过轮番大战的洗礼,很多都是聚拢了一帮流民,发点装备就上阵了,这战斗力可想而知。在这种对手又少又菜的前提下,分别和西羌乌丸长期作战的西凉铁骑和白马义从凭着西北东北汉子的骁勇,笑傲江湖也就是情理之中了。而至于高顺的陷阵营,那是纯靠钱砸出来的,东汉末年的时候,重型铠甲绝对是稀有品种,曹操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就20副大将,而陷阵营呢,整整800副,重将这已经不是土豪而是神豪了。甭管对手在兵种上对我有没有克制,莽上去就行了。还有,你以为吕布不想把陷阵营弄成几千人,实在这玩意儿太贵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诸侯国之间的整合,到了中期,也就是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这个阶段。你看800个人的队伍,你就别出来搞笑了,几万人的混战,你装备再精良,也只能当炮灰用。那个时候虽然也有些装备精良的知名兵种,比如曹魏的虎豹骑,还有蜀国被誉为西方上兵的白耳兵。的确他们人数也不多,但是就不能像以前这样随便莽了,他们都是禁卫军的属性,平时保护中军和老板的安全,关键时刻才被投入战场用以扭转局势。所以虽然虎豹骑名声非常的大,但是他的上阵次数其实是非常有限的,都是自己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精锐,轻易可死不得。同时也就在这样的形态下,中后期雇佣兵之风大涨,特别是刘备这种前期屡败屡战,嫡系数量严重不足的,就是雇佣兵最大的爱好者了,手下的藤甲兵、无当飞军、武熙蛮都是花钱雇来的,东吴这边也有著名的陆逊、丹阳兵。以上这些雇佣兵数量都是动辄上万人,早已不是之前的千八百可以比的了,而且不是自己的子弟,这诸侯们用起来那叫一个不心疼。所以你就会发现,在三国的中期战场上最为活跃,建立赫赫威名的都是这帮来自边陲之地的雇佣人员。这些雇佣军都极具特色,南蛮藤甲兵以当地树藤为甲,刀枪不入,还很环保。王平的无当飞军是以南蛮猎户为基础的,擅长林地作战,配合猎户惯用的毒箭陷阱。还有来自南方山地的武熙蛮,在夷陵之战里那种多山的环境中,武熙蛮绝对是全场最亮的仔。但这些部队名字虽然都很响亮,但却无法再像早期的西凉铁骑、陷阵营那样可以无脑莽了,藤甲兵遇到火就直接化成灰了,而无当飞军和武熙蛮这种离开了特殊地形后,战斗力同样是大打折扣的。合理的利用各支部队的特色,才能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否则即使是当年纵横河北大地的白马义从,还不是惨败于隐藏在盾牌后面的工步兵手中嘛。所以,这仗要打得好,其实就得讲究兵种的搭配和制衡,这甚至还能成为战局取胜的关键。说到这儿,我可深有体会了。前几天我收到盟友求助,说他在率土之滨跟敌盟的100万大军在白帝关对峙,他对上敌盟的虎豹骑只能处于挨打状态,不能反击。多亏我机智,赶紧带着30万无当飞军来支援。用工兵克制骑兵的优势,爆发输出带控制扭转局面,最后合力拿下关口,兵种克制加上地缘策略,步步为营,成功拿下总体战。而最后回到三国呢?相比中前期各类特色兵种的粉墨登场,到了三国的大后期,也就是司马昭、杨祜、陆抗、姜维、钟会的那个时代。在超大兵团来回拉锯的大环境下,你这个什么啥啥军就别来了,你会发现越来越少,直至退出历史舞台。我只能说,这兵种也跟人一样,要出名,咱还是得趁早呀。
《三国兵种攻略:掌握特色与搭配,决胜战场》
在三国的战场上,兵种的运用至关重要。了解各兵种特色,合理搭配,能助你克敌制胜。
西凉铁骑,来自西北,与西羌乌丸长期作战,士兵骁勇。在早期诸侯混战兵力分散、对手战斗力弱时,凭借其勇猛可所向披靡。
白马义从,源于东北,同样以骁勇著称。他们在早期战场也能笑傲江湖。
陷阵营则是靠金钱打造,装备精良。虽人数少,但实力不容小觑。
到了中期,像虎豹骑这样的精锐禁卫军,平时保护中军,关键时刻扭转战局,不过上阵次数有限。
刘备手下的雇佣兵如藤甲兵、无当飞军等极具特色。藤甲兵刀枪不入但怕火,无当飞军擅长林地作战。
合理利用兵种特色进行搭配制衡,是取胜关键。比如在率土之滨中,用工兵克制骑兵,能在对战中发挥优势。
总之,熟知三国各兵种特点,巧妙搭配,就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走向胜利。
三国兵种、军队发展、西凉铁骑、白马义从、陷阵营
[Q]:三国早期王牌兵种为何能所向披靡?
[A]:一是诸侯兵力分散,二是对手多为流民,战斗力弱。
[Q]:陷阵营为何人数少?
[A]:因重型铠甲昂贵,组建大规模部队成本太高。
[Q]:虎豹骑上阵次数为何有限?
[A]:它是精锐禁卫军,要保护中军和主公,不能轻易损耗。
[Q]:藤甲兵有什么弱点?
[A]:遇到火就会化为灰烬。
[Q]:无当飞军适合什么作战环境?
[A]:擅长林地作战。
[Q]:三国中期雇佣兵为何兴起?
[A]:一些诸侯嫡系不足,只能依靠雇佣军补充兵力。
[Q]:兵种搭配对战争胜负影响大吗?
[A]:非常大,合理搭配能发挥各兵种优势,是取胜关键。
[Q]:三国后期兵种发展有什么变化?
[A]:超大兵团作战下,特色兵种逐渐减少直至退出舞台。
《三国兵种攻略:掌握特色与搭配,决胜战场》
在三国的战场上,兵种的运用至关重要。了解各兵种特色,合理搭配,能助你克敌制胜。
西凉铁骑,来自西北,与西羌乌丸长期作战,士兵骁勇。在早期诸侯混战兵力分散、对手战斗力弱时,凭借其勇猛可所向披靡。
白马义从,源于东北,同样以骁勇著称。他们在早期战场也能笑傲江湖。
陷阵营则是靠金钱打造,装备精良。虽人数少,但实力不容小觑。
到了中期,像虎豹骑这样的精锐禁卫军,平时保护中军,关键时刻扭转战局,不过上阵次数有限。
刘备手下的雇佣兵如藤甲兵、无当飞军等极具特色。藤甲兵刀枪不入但怕火,无当飞军擅长林地作战。
合理利用兵种特色进行搭配制衡,是取胜关键。比如在率土之滨中,用工兵克制骑兵,能在对战中发挥优势。
总之,熟知三国各兵种特点,巧妙搭配,就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走向胜利。
三国兵种、军队发展、西凉铁骑、白马义从、陷阵营
[Q]:三国早期王牌兵种为何能所向披靡?
[A]:一是诸侯兵力分散,二是对手多为流民,战斗力弱。
[Q]:陷阵营为何人数少?
[A]:因重型铠甲昂贵,组建大规模部队成本太高。
[Q]:虎豹骑上阵次数为何有限?
[A]:它是精锐禁卫军,要保护中军和主公,不能轻易损耗。
[Q]:藤甲兵有什么弱点?
[A]:遇到火就会化为灰烬。
[Q]:无当飞军适合什么作战环境?
[A]:擅长林地作战。
[Q]:三国中期雇佣兵为何兴起?
[A]:一些诸侯嫡系不足,只能依靠雇佣军补充兵力。
[Q]:兵种搭配对战争胜负影响大吗?
[A]:非常大,合理搭配能发挥各兵种优势,是取胜关键。
[Q]:三国后期兵种发展有什么变化?
[A]:超大兵团作战下,特色兵种逐渐减少直至退出舞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