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稳守江东几十年的传奇君主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他虽无父兄能打,却凭自身能力稳守江东几十年。孙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公元182年生于下邳。孙权出生后,因父孙坚征战,与家人先后迁居九江郡寿春县和卢将军淑县。公元192年,年仅十岁的孙权丧父,其父孙坚征讨荆州刺史刘表示时遭皇族埋伏战死。年幼的孙权由吴夫人抚养,兄长孙策一心建功立业,公元193年投靠袁术,次年为袁术攻打卢将军,扬州刺史刘繇怕被吞并,打起孙权和吴夫人主意。母子二人被孙坚旧部朱治接走供养,后迁往富临县。公元195年,孙策击破刘垚后,派人将孙权和吴夫人接到曲阿,13岁的孙权自此跟随孙策左右。孙权性格大度开朗,崇尚侠义,喜欢招纳贤才,此后还帮孙策处理不少内部事务。孙策曾说自己才能不如弟弟,孙权15岁时,孙策将丹阳、吴郡及会稽三县收兵,孙权被任命为阳县县长,扬州刺史严相举荐其为茂才,茂才即秀才,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孙策与袁术翻脸后,袁术发动六县山贼,孙权率1000兵马对战。战斗中孙权陷入危境,裨补司马周泰以重伤12处代价保护其安全。士兵因周泰举动士气大增,最终破敌。虽战斗因周泰胜利,但周泰拼命保护孙权是因孙权对其出身贫寒之人的知遇之恩,可见孙权用人能力。公元200年,孙策打猎时突遇许贡门客复仇重伤,临死前将江东未来交给孙权,嘱咐周瑜等人尽力辅佐。此时孙权年仅18岁,江东刚被孙策统一,人心各异,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的孙辅和孙皓一个通敌曹操,一个企图篡权,加上重臣被杀,山岳作乱成为孙权上位后要解决的第一大难题。但孙权不惧,以师傅之礼对待张昭,兄弟之情对待周瑜,二人认定能与孙权共成大业便全力辅佐。最后李术被灭,其三万余人部队归顺,宗室动乱平定,六千山岳遭屠戮,剩下万余人被孙权收编。又有诸葛瑾、陆逊及鲁肃等名士加入,江南局势终于稳定。公元203年到208年,孙权三征江夏,终于手刃杀父仇人皇族,孙坚在天之灵得以告慰。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占领江陵后,写信吓唬孙权,称率80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阵营张昭主张投降,但孙权更认同鲁肃和周瑜主战观点。周瑜分析曹军问题后断定曹操没有80万兵马,孙权便命陈普和周瑜与刘备合兵,与曹操决一胜负,最终以5万联兵于赤壁大败曹操20万兵马。公元209年,刘备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二人会面。孙权同意将南郡等地借给刘备,孙刘联盟巩固。公元215年,刘备收取益州后,孙权派诸葛瑾讨还荆州遭拒,孙权大怒,任命吕蒙为将,接连攻下长沙、贵阳和零陵三郡,刘备本想派8万兵马抵抗,曹军却西征汉中。刘备面临巨大威胁,只能与孙权议和,最终把长沙、江夏和贵阳归属孙权。孙权之后进攻合肥,刚到就遭张辽两次突袭,孙权军队被张辽800兵马打得大败,武将陈武战死,孙权在吕蒙、凌统和甘宁等人拼死保护下逃生。公元219年,孙权再次进攻合肥,曹操抽调兵力屯驻扬州,荆州守将关羽趁襄樊兵力薄弱发动襄樊之战。孙权立刻令吕蒙为前部,一举夺取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和武陵三郡,还将关羽擒杀。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十月代汉称帝,史称曹魏,刘备随后建立蜀汉,同年向孙权兴兵问罪,孙权果断派陆逊为大都督迎击,次年大破蜀军,刘备逃回白帝城,三年后病逝。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登基为帝,孙吴王朝正式建立。暮年孙权多有失误,尤其是二宫之争。公元241年5月,孙权长子孙登去世,其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此后,鲁王孙霸因储君问题与孙和发生矛盾,导致朝中大臣、两边战队众多的孙吴元老、公卿大臣或主动或被动卷入这场争斗。他们互相攻讦,势不两立,最终被孙权处置。即便保持中立的陆逊,也被孙权视为党羽。这些人有的被废置闲散之位,有的直接郁郁而终,孙吴政权因此遭到极大削弱,险些分崩离析。这种局面持续八年之久。直到公元250年8月,孙权废除孙和,刺死孙霸,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公元251年,孙权因祭天感染风疾,次年4月病重去世,终年71岁。
《孙权攻略:掌握关键要点,成就霸业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孙权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想要深入了解他的一生,掌握关键要点是必不可少的。
孙权年少时便历经坎坷,父亲孙坚战死,他在兄长孙策的庇护下成长。然而,孙策遇刺身亡后,年仅18岁的孙权肩负起了守护江东的重任。
在用人方面,孙权独具慧眼。他对出身贫寒的周泰施以知遇之恩,使得周泰在战场上拼死保护他,成就了一段佳话。这也充分展现了孙权用人的智慧和魅力。
赤壁之战是孙权军事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面对曹操号称80万大军的威胁,孙权力排众议,坚定地与刘备联合,最终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更彰显了孙权的果敢和谋略。
孙刘联盟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孙权与刘备在合作与冲突中不断博弈,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孙权在联盟中既有借地等巩固联盟的举措,也有因荆州问题与刘备产生矛盾的时候。
二宫之争是孙权暮年的一大失误。这场争斗导致朝中大臣纷纷卷入,孙吴政权险些分崩离析。了解这段历史,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孙权的一生。
继位问题也是孙权人生中的关键一环。他在众多子嗣中权衡抉择,最终确定了继承人,这一过程充满了波折和挑战。
合肥之战中,孙权多次进攻合肥,虽遭遇挫折,但也展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深入了解孙权在这些方面的经历,我们能更好地领略他的霸业之路,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
孙权,江东,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二宫之争,用人,继位,合肥之战
[Q]:孙权是如何登上江东之主的位置的?
[A]:孙权兄长孙策遇刺身亡后,年仅18岁的他肩负起守护江东的重任,凭借自身能力和用人智慧,逐步稳固地位。
[Q]:孙权在用人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
[A]:他对出身贫寒的周泰施以知遇之恩,周泰在战场上以重伤12处的代价保护他,展现出孙权用人的魅力。
[Q]:赤壁之战孙权为何能取胜?
[A]:面对曹操80万大军威胁,孙权力排众议,坚定与刘备联合,加上周瑜对曹军问题的分析,最终以少胜多。
[Q]:孙刘联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A]:孙权与刘备既有合作,如孙权借地给刘备巩固联盟;也有冲突,因荆州问题产生矛盾。
[Q]:二宫之争对孙吴政权有何影响?
[A]:导致朝中大臣纷纷卷入,孙吴政权遭到极大削弱,险些分崩离析。
[Q]:孙权是如何确定继承人的?
[A]:在众多子嗣中权衡抉择,过程充满波折和挑战,最终确定了继承人。
[Q]:合肥之战孙权的表现如何?
[A]:孙权多次进攻合肥,虽遭遇张辽突袭等挫折,但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Q]:孙权早年经历了哪些坎坷?
[A]:父亲孙坚战死,他与家人多次迁居,兄长孙策遇刺身亡,年少时便肩负起守护江东的重任。
《孙权攻略:掌握关键要点,成就霸业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孙权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想要深入了解他的一生,掌握关键要点是必不可少的。
孙权年少时便历经坎坷,父亲孙坚战死,他在兄长孙策的庇护下成长。然而,孙策遇刺身亡后,年仅18岁的孙权肩负起了守护江东的重任。
在用人方面,孙权独具慧眼。他对出身贫寒的周泰施以知遇之恩,使得周泰在战场上拼死保护他,成就了一段佳话。这也充分展现了孙权用人的智慧和魅力。
赤壁之战是孙权军事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面对曹操号称80万大军的威胁,孙权力排众议,坚定地与刘备联合,最终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更彰显了孙权的果敢和谋略。
孙刘联盟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孙权与刘备在合作与冲突中不断博弈,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孙权在联盟中既有借地等巩固联盟的举措,也有因荆州问题与刘备产生矛盾的时候。
二宫之争是孙权暮年的一大失误。这场争斗导致朝中大臣纷纷卷入,孙吴政权险些分崩离析。了解这段历史,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孙权的一生。
继位问题也是孙权人生中的关键一环。他在众多子嗣中权衡抉择,最终确定了继承人,这一过程充满了波折和挑战。
合肥之战中,孙权多次进攻合肥,虽遭遇挫折,但也展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深入了解孙权在这些方面的经历,我们能更好地领略他的霸业之路,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
孙权,江东,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二宫之争,用人,继位,合肥之战
[Q]:孙权是如何登上江东之主的位置的?
[A]:孙权兄长孙策遇刺身亡后,年仅18岁的他肩负起守护江东的重任,凭借自身能力和用人智慧,逐步稳固地位。
[Q]:孙权在用人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
[A]:他对出身贫寒的周泰施以知遇之恩,周泰在战场上以重伤12处的代价保护他,展现出孙权用人的魅力。
[Q]:赤壁之战孙权为何能取胜?
[A]:面对曹操80万大军威胁,孙权力排众议,坚定与刘备联合,加上周瑜对曹军问题的分析,最终以少胜多。
[Q]:孙刘联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A]:孙权与刘备既有合作,如孙权借地给刘备巩固联盟;也有冲突,因荆州问题产生矛盾。
[Q]:二宫之争对孙吴政权有何影响?
[A]:导致朝中大臣纷纷卷入,孙吴政权遭到极大削弱,险些分崩离析。
[Q]:孙权是如何确定继承人的?
[A]:在众多子嗣中权衡抉择,过程充满波折和挑战,最终确定了继承人。
[Q]:合肥之战孙权的表现如何?
[A]:孙权多次进攻合肥,虽遭遇张辽突袭等挫折,但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Q]:孙权早年经历了哪些坎坷?
[A]:父亲孙坚战死,他与家人多次迁居,兄长孙策遇刺身亡,年少时便肩负起守护江东的重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