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士兵家书:战国晚期珍贵的历史遗珍

share
我今天给大家读两篇秦国士兵的家书。没错,这就是目前考古发现最古老的家书,而且是写在木牍上。1975年呢在湖北云梦县发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小墓葬,奇怪的是保存的很好,开关后呢除了一具尸骨外,还发现了两块写满字的木牍。通过研究发现,墓主人是战国晚期的一个普通的秦国人,他的名字呢叫钟。这两块木牍就是当时的家书,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只能把文字写在竹简和木牍上。那么这个叫钟的墓主人手里拿的这两块木牍,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他的两个在外当兵的兄弟寄来的。一人寄来一块儿,一个叫黑夫,一个叫。经推测,这两个兄弟呢已经战死在外,他们的哥哥钟去世后,就带着这两封家信一块下葬了,或许是表示这两个兄弟的怀念。咱们先看一下黑蝠写的内容,我就用白话文跟大家读吧,因为这个文言文可能很多人听不懂。今天是2月14日,黑夫和金恭祝大哥安好。母亲身体还好吧,我们兄弟俩都挺好的,前几天我们两个因为作战没在一起,今天终于又碰面了。黑夫再次写信,来的目的是请家里赶紧给我们准备点钱来,再让母亲做几件夏天穿的衣服送来。记得请母亲比较一下安陆的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给我们做好夏天穿的衣服,和钱一起带过来。要是家乡的丝布贵,那只带钱来就行,我们自己在这边买布做衣服。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淮阳之战,进攻这座叛逆之城,不知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所以母亲给我们用的钱不要太少,收到信后,请马上给我们回信,记得告诉我们,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如果没送到,也跟我们说一声。大王说了,只要有文件,就不会耽搁人家送文书来,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信和衣物寄到南方军营时,千万别弄错了地方。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再问问应济济,我们和他商量的事怎样了,定下来没有?还有待我们向西洋吕英贬李严铮两位老先生问好,他们身体还硬朗吧,经特别惦记他的新媳妇和愿一切都好吧。新媳妇儿要好好照顾老人,别和老人置气,大家尽量吧。以上就是黑夫的信,稍微有点啰嗦,下面是经的信经的内容就简短了很多,现在是经在衷心问候大哥,家里家外的和睦就全靠大哥了。自从我们出外征战之后,母亲还好吧,跟以前一样硬朗吧。跟黑夫住在一起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直都是很健康的,钱和衣服的事希望母亲能寄个五六百钱来,不要仔细挑选,品质好的,至少要二丈五尺。我们借了袁博的钱,而且都用光了,家里要是再不寄钱来,就要出人命了。急急急。我非常惦记新媳妇儿和愿他们都还好吧。新媳妇儿,你要尽力照顾好爹娘,我出门在外,愿就拜托大哥来教育管束了。如果要打柴,一定不要让他去得太远,大哥一定要把他替我看好了。听说新帝城中的百姓大都掏空了,替我问候姑姑,她和他的儿子颜还好吧?为我求神祭拜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签,那是因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缘故。别想多了,新地城中有盗贼蜂拥而至,大哥一定不要去那里。急急急好,哥俩的家书读完了,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啊?
在古代战争背景下,士兵家书对家人至关重要。了解秦国士兵家书背后的故事,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亲情的珍贵。这些家书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情感的寄托。在那个没有现代通讯的时代,一封家书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牵挂。对于士兵们来说,家书是他们与家乡联系的唯一纽带,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亲人的深情。而对于家人来说,家书则是他们了解士兵近况的重要途径,每一次阅读都充满了担忧与期待。通过研究这些家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战争环境、士兵的生活状况以及人们的情感世界。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感受古人的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家书也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感恩亲情的陪伴。在现代社会,我们虽然有便捷的通讯工具,但亲情的珍贵依然不变。我们应该更加用心地去关爱家人,传承这份深厚的情感。
秦国士兵,家书,木牍,战国晚期,淮阳之战,爵位文书,丝布,新媳妇儿,安陆,袁博
[Q]:秦国士兵家书是在哪里发现的?
[A]: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的。
[Q]:家书的主人是谁?
[A]:墓主人是战国晚期叫钟的秦国人,家书是他在外当兵的兄弟黑夫和经寄来的。
[Q]:黑夫在信里要家里做什么?
[A]:准备钱,做夏天衣服,比较安陆丝布价格后决定是否带布。
[Q]:经写信主要说了什么?
[A]:问候大哥,让母亲寄钱和衣服,惦记新媳妇儿和愿。
[Q]:黑夫提到的淮阳之战情况如何?
[A]:即将投入,不知持续多久,充满未知和意外。
[Q]:他们为什么着急让家里回信?
[A]:想知道官府授予爵位的文书是否送到。
[Q]:信和衣物寄到哪里?
[A]:南方军营。
[Q]:黑夫和经对新媳妇儿有什么嘱托?
[A]:照顾好爹娘,黑夫让别和老人置气,经拜托大哥教育管束愿。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