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疆域:同一时期为何表达各异,究竟有多大?

share
这个明朝的疆域非常有意思啊,大家看历史地图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明朝疆域即使在同一时期,各家对于它的表达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明朝的版图,它到底有多大,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对明朝疆域表达最准确的,还是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是我们历史课本引用的那版,这是一种看法。另一种呢就是以白寿彝为代表,大家如果不认识这个人,可以去搜一搜,查一查这个人出过一本特别出名的书,那书名特别长。这派人认为明朝的版图其实跟秦朝差不多,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按照明朝的行政管辖,就是十三布政使司、十四都司和两直隶,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两京 13 省。而整个东北、内蒙、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则会排除在外。因为在那个地方,明朝没有设立行政机构。那如果你按照现在的标准,按照现在的行政单位来算的话,那没错。但是在明朝就不行,因为明朝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制度,就是卫所制。白寿彝他们很多人简单地把卫所按照现代的理解去解释。比如说我们先说行政单位,就像现在的省市,就是州府县嘛,那所属军事系统的卫所就好比驻扎在各地的一个个军营,这是他们的理解。但是明朝对于疆域的管理,恰恰不是按照行政区划来弄的。它分为两个系统,一就是传统的布政使司、府县,二都督指挥使司、卫所。所以我们明白,这个卫所它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地理单位。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负责管辖不属于行政系统的大片明帝国疆域。比如延边的一些卫所,从东北到西北,到西南这些广大地区,明帝国一般是不设立行政单位的,它都是由都司下属的卫所代为管理,比如著名的奴儿干都司,当然这个有点远,咱说个近的万全都司,它主管的就是现在河北张家口那块儿。我们说张家口,就是当时的宣府镇,它都不属于北直隶直接管辖,它属于万全都司下边的隆庆卫。这么说大家明白吧?就是明朝有近一半的疆域,它不属于行政机构管辖。所以绘制地图的时候,就必须分行政、军事两个系统,两大系统最终汇总到皇帝手里,这才是明朝 的全部疆域。洪武年间,除各布政使司、直隶州府绘制辖区地图以外,诏天下都司凡所属卫所城池及境内道里远近山川险易、仓库、邮传、土地所产悉图绘之。洪武 25 年又诏五军都督府再次绘制。到了英宗时期,设置了凌驾于都布按三司之上的巡抚,这才出现了包含行政、军事两大系统的舆地全图。
《探索明朝疆域的奥秘:行政与军事管辖全解析》

明朝疆域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其复杂性令人着迷。了解明朝疆域,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与国家治理。

明朝疆域在同一时期,各家表达不同,大小各异。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种看法以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代表,被历史课本引用,较为准确地展现了明朝疆域。另一种以白寿彝为代表,他们认为明朝版图与秦朝相近,依据是明朝的行政管辖,即十三布政使司、十四都司和两直隶,也就是常说的两京 13 省。这种观点将东北、内蒙、宁夏、甘肃、新疆、西藏排除在外,因为这些地方明朝未设行政机构。

明朝实行特殊的卫所制,这是理解其疆域管理的关键。卫所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地理单位,在多数情况下管辖大片非行政系统的疆域。比如延边的卫所,从东北到西北、西南的广大地区,多由都司下属卫所代管,像著名的奴儿干都司。万全都司主管现在的河北张家口,当时的宣府镇不属于北直隶直接管辖,而归万全都司下边的隆庆卫。

绘制明朝地图需分行政、军事两个系统,最终汇总到皇帝手中,才是完整的明朝疆域。洪武年间,各布政使司、直隶州府绘制辖区地图,天下都司也绘制所属卫所相关地图。洪武 25 年,五军都督府再次绘制。英宗时期,设置巡抚后,才出现包含行政、军事两大系统的舆地全图。

探索明朝疆域的奥秘,不仅能增长历史知识,更能让我们领略那个时代独特的政治智慧与国家治理艺术。
明朝疆域、行政管辖、卫所制、地图绘制、努尔干都司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