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何如此卑微?皇帝软弱,忠臣蒙冤,命运多舛
为什么说南宋的皇帝都是软骨头?岳飞与金军作战,前线大捷,可宋高宗却下发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退,导致刚刚打下的领土被金军抢占,有人说南宋不配拥有这些忠臣,毕竟这些臣子们都比皇帝有骨气,也有人说南宋不是在赔钱,就是在赔钱的路上,打胜了也赔钱,打败了也赔钱,那么南宋为何如此卑微呢?公元1127年,金朝军队大举南侵,攻破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及大量皇室成员和朝臣,史称靖康之变。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因不在京城而幸免。金兵撤退后,赵构从开封南下,在应天府登基建立了南宋,从那时起,赵构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时不时被清军追杀。最终,在宋军水军的拼死抵抗下,金人完颜宗弼才无奈宣布搜狐行动结束,撤兵回北方。尽管如此,南宋的日子并不好过,金人一直虎视眈眈,1129年金军再次发兵渡江,企图彻底消灭南宋。他们攻入建康,宋军惨败,健康失守。然而,岳飞率领岳家军奋起反击,终于收复了健康。就在这一年,南宋内部发生了一场政变,苗阜和刘正彦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退位,立了两岁的赵府为帝,其后来的宋建宗这场政变持续不到一个月便以失败告终,宋高宗重新掌握了权力,然而赵构不久后便去世,年仅两岁。接下来,南宋的命运依然风雨飘摇。30年,宋将韩世忠在长江的黄天荡与金军展开激战,韩世忠仅以8000人之力围困金军十万大军长达48天,结果宋军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这一战被称为黄天荡大战。同一年,金太宗扶持宋朝将臣刘裕为维齐皇帝,统治河南、陕西一带。在南宋内部,秦桧成为了关键任务,1131年,秦桧南归,不久便被封为宰相,他主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义和方针,但这一策略并未得到宋高宗的认可,不久之后,秦桧被罢免。然而,南宋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1132年宋军讨伐韦齐,却以失败告终。1134年,岳飞开始了他的北伐,岳家军35000人如猛虎下山,大败魏齐,收复了襄阳等六军。与此同时,吴玠在仙人关之战中也打破金军。金军见势不妙,决定再次南清。金军联合维齐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但在岳飞、韩世忠等宋军将领的顽强抵抗下,金军最终撤退。到了1137年,宋金双方开始为议和做准备金军,抓获了韦齐皇帝刘豫并将其废除,维齐政权灭亡。次年,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国与金国达成了第一次合议,南宋同意取消自己的国号,成为金的藩属国,并每年纳贡。这一合意虽然暂时带来了和平,却也为南宋埋下了隐患。1140年金人撕毁了合约,完颜宗弼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南宋再次征服南宋。这一次,岳飞联合黄河南北的中意民兵,被金军进行六面包围,取得了郾城大捷和尹昌大捷,甚至打到了汴京附近。然而宋高宗却在关键时刻接连下达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无奈撤军,宋军收复的土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1141年,金人意识到南宋难以通过武力征服,转而寻求和谈,而赵构因为害怕岳飞迎回宋徽宗、宋钦宗,导致自己地位不保,向金国称臣,这也是南宋在战场取得优势,却反向战败国称臣。金国还要求割让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娟个25万两便以岳飞的人头为议和条件,东兴合意最终达成。很快,跃飞就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最后被宋高宗赐死,年仅39岁。自此之后,南宋与金国实现了短暂的和平。宋高宗重用秦桧,维持着苟且偷安的局面,秦桧则结党营私,大肆迫害主战派官员张继、敏光、赵鼎、胡铨等人被贬至海南岛,南宋的朝政因此更加腐败。1155年,秦桧病逝,享年66岁。宋高宗开始清除秦桧的党羽,赦免了之前被迫害的忠臣,试图重新掌握皇权,这段时期被称为绍兴更化。然而,南宋的危机并未结束,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撕毁合约,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分东路、西路、中路和海路四路,大举南侵。宋江、余韵文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保住了南宋的江山。1187年,宋高宗赵构去世,享年81岁,在位35年。随后,宋高宗的养子赵氏继位,史称宋孝宗。宋孝宗继位后,平反了岳飞的冤案,积极整顿吏治,裁撤冗官,惩治贪污,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一度呈现出繁荣安定的局面,这段时期被称为乾淳之治。然而,宋孝宗在1199年为了给高宗守孝三年,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赵墩,史称宋光宗。宋光宗继位后,身体一直不好,大权落入了皇后李凤娘手中,李凤阳滥用权力,大肆提拔亲属,导致黎氏一族掌握了大量财富,甚至独霸后宫,不允许其他女子与他争宠,宋光宗因此抑郁成疾病情不断恶化。随着宋光宗病情加重,赵汝愚、韩侂胄等大臣用力家王赵括即位,史称宋宁宗。宋宁宗时期,韩侂胄独掌大权他主张抗金,得到了辛弃疾、陆游等抗战派的支持。1206年,韩侂胄发起了北伐,然而这次北伐几乎全军覆没,史称开喜北伐。金国要求宋朝交出战争的罪魁祸首,韩侂胄被杀,首级被送往金国。同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的威胁开始显现。1208年,宋金再次议和,这次宋朝由称臣改为称国父,并送大量岁币给金国。晚年的宋宁宗由于身体原因,很少去后宫妃嫔处,转而*于道教修炼。1224年,宋宁宗病逝,享年57岁。在位30年,由于宋明宗的八个亲生儿子都夭折了,史明远等大臣拥立赵云为帝,史称宋理宗。此时,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南宋朝廷中一些人出于对金朝的仇恨,主张与蒙古结盟,共同灭金,恢复中原。1232年,蒙古派遣使者来到南宋,双方达成了合作,决定夹击金国。1233年,宋军出兵攻占了邓州、唐州等的,切断了金哀宗的逃跑路线。同年10月,宋蒙联军攻打金哀宗聚首的蔡州。1234年,蔡州城被攻破,金哀宗自缢而死,金国灭亡。金国灭亡后,宋理宗将金哀宗的遗骨奉于太庙,以告魏、辉、金二帝的在天之灵。然而,宋盟之间的合作并未持续太久。同年,宋蒙因争夺河南爆发了大战,这场战争中,南宋损失惨重,数万精兵丧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史称端平入洛。这次事件给了蒙古一个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自此全面爆发,宋理宗逐渐厌倦了朝政,开始追求享乐,建造奢华的功德寺,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朝政也逐渐落入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等人的手中。1258年,蒙古全面入侵南宋,金大宗隐瞒军情,导致边防全线吃紧,同年,蒙古大汗蒙哥在都市攻城时受伤身亡,蒙古军被迫撤退,这一战被称为钓鱼城之战。然而南宋的危机并未解除。1264年,宋理宗赵昀去世,其子赵祺继位,史称宋度宗。宋度宗即位后,表现得极为无能,智力低下,终日*于后宫,与妃嫔们饮酒作乐,完全忽视了国家大事。1278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包围襄阳,次年又围攻樊城,贾似道再次隐瞒军情,导致襄阳和樊城被围困三年,形势极为危急,1273年,蒙古军终于攻破了襄阳和樊城,南宋的防线彻底崩溃。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去世,年仅三岁的赵显继位,史称宋恭帝。这时,南宋的江山已经风雨飘摇,蒙古铁骑大举南下,局势已经失控,宋宋王朝的统治陷入瘫痪。1275年,蒙古军攻克了南宋的重要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兵临建康城下。同年,宋蒙在丁家州爆发了激烈大战,宋军统帅贾似道临阵脱逃,宋军惨败。这一战被称为丁家州之战,贾似道因此被贬。贾似道被贬后,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此后,蒙古军从健康分三路向临安进军。随着蒙古铁骑的逼近,大批南宋官员开始逃跑,宋朝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蒙古军攻占,宋恭帝被迫奉上传国玉玺并呈上降表,南宋灭亡。同年,宋度宗之子张氏在福州被拥立为帝,史称宋端宗。在蒙古军的追击下,宋端宗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1278年,年仅九岁的宋端宗因病去世,其弟赵昺在冈州被拥立为帝,史称宋怀宗。同年,南宋忠臣文天祥战败被俘,军17天,令此不降。1279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派人进攻赵昺的朝廷,最终南宋在崖山海战中全军覆没,元军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宋军。陆秀福背着年仅九岁的赵昺跳入大海,以身殉国,其他船上的大臣龚俊和将士听闻这一消息后,也纷纷投海殉国。文天祥在三年后被杀。至此,152年的南宋王朝彻底灭亡。而在崖山海战中幸存下来一个姓陈的小兵,这个小兵生了两个女儿,其中的次女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名为朱重8,也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南宋的灭亡不仅是赵宋王朝的终结,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王朝的结束。南宋的灭亡为元朝的建立铺平的道路,而南宋政权的失败也反映出在外敌强大压力下,统治阶层的内部腐败和无能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在南宋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了元朝的统治时期,蒙古贵族统治者将中原大地纳入了他们庞大的帝国版图。然而,南宋的文人和士大夫在战乱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特别是他们在灭亡前夕表现出的不屈精神,成为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也为中华文化的延续注入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壮感。
南宋历史错综复杂,对于想深入了解的人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下面这份攻略将为你拨开迷雾,带你清晰了解南宋时期的关键节点与重要事件。首先,南宋初期,靖康之变后赵构建立南宋,却面临着金兵的不断侵扰。岳飞的出现曾给南宋带来希望,他率领岳家军多次大捷,然而宋高宗却因种种原因连发12道金牌召回岳飞,致使收复之地得而复失。此后,南宋与金国多次议和,每次都伴随着割地、赔款等屈辱条件。这背后,是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以及皇帝对自身地位的担忧。再看南宋后期,蒙古崛起成为新的威胁。南宋在与蒙古的战争中,虽有过抵抗,但因内部腐败、权臣弄政等问题,最终走向灭亡。比如贾似道隐瞒军情,导致襄阳、樊城失陷,南宋防线崩溃。了解南宋历史,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王朝在内外交困下的兴衰历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它提醒我们,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清明的政治、团结的君臣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通过梳理这段历史,我们能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也能从古人的智慧与勇气中获得启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南宋、皇帝、岳飞、金军、议和、灭亡、忠臣、腐败、战争、历史
南宋历史错综复杂,对于想深入了解的人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下面这份攻略将为你拨开迷雾,带你清晰了解南宋时期的关键节点与重要事件。首先,南宋初期,靖康之变后赵构建立南宋,却面临着金兵的不断侵扰。岳飞的出现曾给南宋带来希望,他率领岳家军多次大捷,然而宋高宗却因种种原因连发12道金牌召回岳飞,致使收复之地得而复失。此后,南宋与金国多次议和,每次都伴随着割地、赔款等屈辱条件。这背后,是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以及皇帝对自身地位的担忧。再看南宋后期,蒙古崛起成为新的威胁。南宋在与蒙古的战争中,虽有过抵抗,但因内部腐败、权臣弄政等问题,最终走向灭亡。比如贾似道隐瞒军情,导致襄阳、樊城失陷,南宋防线崩溃。了解南宋历史,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王朝在内外交困下的兴衰历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它提醒我们,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清明的政治、团结的君臣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通过梳理这段历史,我们能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也能从古人的智慧与勇气中获得启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南宋、皇帝、岳飞、金军、议和、灭亡、忠臣、腐败、战争、历史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