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谁胆子最大?程昱率700兵困守孤城

share
曹操手下谁胆子最大?提名程昱。说他胆大,是因率700兵困守孤城。曹操评价城御之胆过于贲于这事儿还得从建安五年春开始说起。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等将攻打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自己引兵至黎阳,准备渡河南下。虽然我们都知道曹操后来率军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打了场漂亮仗,但他依然无力阻挡袁绍大军南下,故而只能放弃黄河沿线的领土,迁徙白马、烟县等地的民众,撤退至官渡,而渡河南下后的袁绍,势必会占领从黄河至官渡这片区域内的大片领土,控制主要城市,确保自己的补给线畅通。曹操已经率主力退守到官渡了,那么守卫其他地区的将领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袁绍具体占据了哪些城池,史书没有交代,但我们可以推测,曹操把白马烟县的民众都迁走了,这些地区袁绍当然不要白不要。濮阳作为东郡的郡治,紧挨着黄河,袁绍应当一并占去了。官渡之战时,泰山郡和豫州鲁国都有叛乱,战后曹操还在仓亭打败了袁绍的仓亭军,可见衍州东北部基本上也沦陷了。纯英雄曾运粮于乌巢,乌巢在封丘县,那么其周边肯定也是袁绍的后花园。这么看来,兖州被袁绍占了一半时,任镇威将军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市的城御,屯兵于济阴郡鄄城县。早在公元192年,曹操为兖州世家大族们迎作兖州牧时,他就把治所从山阳郡的昌邑迁到了鄄城。假如你是袁绍,当你渡过了黄河,你要不要打鄄城呢?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打。一来这是黄河沿线的大县,是沟通山东半岛和河北平原的交通要道。二来,鄄城是兖州的周至,曹操的起家之地,镇守这里的又是曹操的大将程昱,拿下鄄城意义非凡。第三,鄄城很好打。程昱虽然是兖州都督、镇威将军,可当时他手下的守军只有700人,袁绍有十万大军,分派几千人去攻城,不要太轻松。曹操也担忧鄄城兵力不足,无法抵御袁绍的攻击。他曾派人通知程昱,打算给他增兵2000,但程昱的答复居然是,我不要。理由说的很清楚,袁绍拥有十万大军,自认为所向无前,他看到我这里兵力少,轻易不会来攻打曹老板如果要给我增加兵力,那袁绍可就要来攻了,而且是攻之必克让我们白白的损失力量,程昱的想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人们往往不会刻意去踩路边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的小蚂蚁,但这也是在赌,赌袁绍不是个强迫症,毕竟有的人没事就爱踩一脚蚂蚁。袁绍渡河后,鄄城这个位置就成为了突出部,谁能保证袁绍一定不会打这里呢?事实证明,程昱堵对了,整个官渡之战期间,袁绍都没有打鄄城的主意。程煜带着七百壮士在敌后熬过了大半年。曹操当时还对贾诩说道,程昱的胆识超过了战国时期的勇士孟贲和夏玉,接下来我要说点阴谋论了,曹操的本意是想借袁绍之手干掉程煜,毕竟曹操一直都是兖州牧,但因为在兖州的人缘不好,不得不让兖州人程昱担任兖州都督,替自己管理兖州,可兖州是曹操的兖州,不是程昱的兖州,如何处理程煜职权过重、尾大不掉的问题呢?让他在与袁绍的战斗中阵亡,那再好不过了。所以曹操选择把白马等县的民众迁走,却让程昱坚守鄄城抵抗袁绍。如果曹操真担心程御兵少,你直接给他增兵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提前派人询问意见呢?毕竟没有人会嫌兵多吧。所以曹操的关照实际上是说,我这只有2000元军,你爱要不要?当然了,这就是一个脑洞,不会有人真的这样想吧。
在历史的长河中,官渡之战无疑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其中,曹操手下程昱以700兵困守孤城,展现出非凡胆识。那么,在这场战役中,还有哪些关键细节和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呢?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战役背景。袁绍派遣大军南下,曹操虽解白马之围,但仍无力阻挡其势,只能退守官渡。此时,鄄城的战略地位凸显,它不仅是黄河沿线大县,更是沟通要道,曹操起家之地,由程昱镇守。

程昱面对袁绍十万大军,仅率700兵坚守。曹操担忧其兵力不足欲增兵2000,程昱却拒绝。他深知袁绍自恃强大,见兵力少不会轻易来攻,增兵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事实证明,程昱赌对了,整个官渡之战期间,袁绍都未打鄄城主意。

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些阴谋论。曹操因在兖州人缘不好,让程昱管理兖州,却又担心其职权过重。于是,有人猜测曹操有意借袁绍之手除掉程昱,才会在迁走白马等县民众时,让程昱坚守鄄城。

这场战役充满了智慧与谋略的较量。对于我们而言,从中可以汲取许多经验。比如,在面对强大对手时,要冷静分析局势,像程昱一样,准确判断对方心理,做出明智决策。同时,也能看到权力斗争在历史事件中的微妙影响。

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应对挑战,官渡之战都能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它提醒我们,要善于洞察局势,把握关键,方能在复杂环境中立足。
曹操、程昱、袁绍、官渡之战、鄄城、胆识、阴谋论、兖州、兵力、历史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