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授兵制度:将领世袭领兵的独特军事制度
部将领为何能世袭领兵?汉末乱世,各君主授兵,东吴特允许将领死后子孙继承兵马,此为授兵制度。孙策始授兵,孙权完善,通过授兵扩大立国基础。奉邑税收供军赋,不归将领。部曲一般死后国家收回重授,可给将领儿子或他人。复刻制是赏赐将领不用服徭役的制度,死后归私家。孙氏政权借此笼络诸将,控制部曲纳入国家编制。
**《东吴军事制度全解析:授兵世袭与部曲掌控》**
在东吴的军事体系中,授兵制度独具特色。将领世袭领兵,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考量。
首先,了解一下授兵制度的起源。孙策在江东崛起时,就开始了授兵行为。他击败扬州牧刘游后,获得大量士兵,便分给有功将领。如程普、吕范等,都得到了增兵及马匹奖励。周瑜来到江东后,也被授兵二千及马五十匹。
孙权上位后,大力扶持部曲,完善授兵制。这一举措扩大了东吴的立国基础。将领领兵后,所带之兵成为私人部曲,将领要负责他们的粮饷和装备。对于钱粮来源,若将领是大族子弟还好,否则就有了奉邑制度。
以周瑜为例,南郡之战后,他被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孙权划四县为其奉邑,赋税养活他手中兵士。要注意奉邑和封爵不同,奉邑税收供军赋,不归将领。将领死后,奉邑会重新分配。
部曲一般在将领死后由国家收回重授,可给将领儿子,也可给他人。比如周瑜死后,其兵及奉邑分给了鲁肃,鲁肃死后又给了吕蒙。
还有复刻制,这是国家赏赐给将领不用服徭役的制度,死后归私家。陈武之子陈表就曾得复刻二百家,后上表归还让其为军队效力。
总之,东吴的授兵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是孙氏政权笼络诸将、控制部曲、纳入国家编制的手段,对东吴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吴、授兵制度、世袭领兵、奉邑、部曲、复刻制
**《东吴军事制度全解析:授兵世袭与部曲掌控》**
在东吴的军事体系中,授兵制度独具特色。将领世袭领兵,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考量。
首先,了解一下授兵制度的起源。孙策在江东崛起时,就开始了授兵行为。他击败扬州牧刘游后,获得大量士兵,便分给有功将领。如程普、吕范等,都得到了增兵及马匹奖励。周瑜来到江东后,也被授兵二千及马五十匹。
孙权上位后,大力扶持部曲,完善授兵制。这一举措扩大了东吴的立国基础。将领领兵后,所带之兵成为私人部曲,将领要负责他们的粮饷和装备。对于钱粮来源,若将领是大族子弟还好,否则就有了奉邑制度。
以周瑜为例,南郡之战后,他被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孙权划四县为其奉邑,赋税养活他手中兵士。要注意奉邑和封爵不同,奉邑税收供军赋,不归将领。将领死后,奉邑会重新分配。
部曲一般在将领死后由国家收回重授,可给将领儿子,也可给他人。比如周瑜死后,其兵及奉邑分给了鲁肃,鲁肃死后又给了吕蒙。
还有复刻制,这是国家赏赐给将领不用服徭役的制度,死后归私家。陈武之子陈表就曾得复刻二百家,后上表归还让其为军队效力。
总之,东吴的授兵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是孙氏政权笼络诸将、控制部曲、纳入国家编制的手段,对东吴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吴、授兵制度、世袭领兵、奉邑、部曲、复刻制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