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与唐朝:关于“中唐一朝盛不及隋”说法的剖析

share
哎,我要疯了。网上有一种说法啊,说隋朝是世界公认的最强朝代,世界公认最强的隋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唐朝建立了二十多年,仓库里还有隋朝时期留下的粮食,甚至有人说中唐一朝盛不及隋唐朝开国二十多年了还在吃隋朝的粮食,我了个老天,这二十多年过了保质期的粮食,也不知道唐朝哪个脑子不好的会去吃?至于世界公认最强,我也不知道是哪个世界公认的,是不是在那个世界里面,海外侨胞住的地方都不叫唐人街,叫随人节啊。这几年啊,隋朝莫名其妙的有点多,这套逻辑呢,也是网上满天飞,说中唐一世盛不及随,这个论点非常炸裂,但是论据就少得可怜了,基本也就两个,一个是刚才说的大唐建立22年了,还在吃隋朝的粮食,另外一个就是隋朝巅峰人口比唐代巅峰时期还多。先说这个唐吃随粮的事儿吧,原文写的是宰相马周说到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哎,好像乍一看不就是这么回事吗?西京长安粮仓里面的东西到今天还没有吃完。但是啊你综合上下文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我们来看啊上下文这里啊就提到了三个地方,一个是洛口仓,一个是东都,一个啊是西京府库。古人用词呢是非常严谨的,对于仓库这个概念啊,一般把储存稻谷的建筑称之为仓储,米的建筑呢叫做饼,存放文书档案的地方呢称作釜,存放财库武器的建筑叫做库。所以啊在这个马州的原话里面说的就是隋朝三个储存点,洛口仓是放粮食的,被李密占据了。东都洛阳存放的呢是布匹,便宜了王世充那小子。西京府库什么意思?也就是长安存放的各类文书、财物和武器,最后都归了李渊,这跟粮食有毛线关系啊?如果说大唐经历了22年,还没动到隋朝留下的这些真金白银,别说啊这都不是黑大唐了,完全是在夸大唐了。因为这正说明了大唐经济情况良好,所以就不需要动这笔储备金嘛。并且马周这段话里面的至今未尽四个字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啊在旧唐书里面,刘世龙传里面就写到,李渊刚刚进长安的时候,就把这个西京府库里的东西呢都赏给了有有的人。然后完后发现自己不够用了。这时候多亏了李世龙,他自己节节就这个时长和布匹的价钱,为为李渊大赚了一笔。随随书中写到大收其利。所以说啊马马对李世民说的这个西京府库的第五年,也有可能啊是马周记混了。所以李渊当时赚来的钱当成了隋朝的遗产。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这大唐吃隋朝粮食的事儿总算是破案了。然后就是说隋唐两代巅峰时期人口的数据对比了,根据隋书地理志,隋朝建立后二十多年,也就是隋炀帝登基后的第五年,隋朝的人口达到了峰值4600万人,而唐代一直经营了140多年,到了中期唐玄宗的时候才终于追上了隋朝的人口达到了5200万的数量。有人说啊,你看唐代用了140年,才赶上了隋代的20年,逐渐隋朝之繁盛。我这种只看数据的行为啊,已经跟耍流氓没有太大区别了。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前,我们来看北齐有2000万左右的人口,南陈那200万到240万,北齐有九百多万,也就是说杨坚继承了这南北朝三国的人口,初期就已经坐拥3200万人了,28年通过生育和人口普查增长1400万,平均一年增长50万也没有非常夸张吧?而相对于隋朝开局坐拥3200万人的大好局面来说,大唐就非常惨啊。隋末烽火连天,直接把大业五年4600万的人口,在十年多的时间里暴跌到1000万,一直到李世民的贞观13年,才逐渐恢复到了1500万左右的人口。可以这么说啊,唐代的人口从李渊武德年间的1000万出头,到唐玄宗开元盛世的5200万,请输入你的问题,整整增长了五倍之多。或者是我数学太残废了,应该是增长了四倍是不是啊?不过这不重要。所以啊从上面两点来看,无论是从唐吃随梁,还是从人口增长的角度来说,中唐一朝盛不及随都是一个伪命题。而从其他角度而言,我们来看,从版图上看,大唐鼎盛时期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的。即使在中后期,唐代依然有600万到8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而隋代呢仅仅只有467万平方公里。而从经济上看,用现在的GDP方式去研究古代也是一个非常耍流氓的行为。过去是无法统计民间生产力的,只能看朝廷的税入,而税入就和赋税的关系很大了。隋朝就是一个收税收的贼猛的时期,那你说不看岁入看什么呢?我们来看粮价,毕竟啊这才是衡量购买力和老百姓生活的标准嘛。南北朝末期和隋初米价呢差不多是500到1000文一代。而唐代安史之乱之前,除了高宗后期和五周年间粮价有过波动之外,其他时间呢基本稳定在200文到400文1代。即使到了中后期,也才400文到800文1代。你看日子是不是比隋朝的老百姓好过多了?而从文化上看呢,那就有点欺负人了,毕竟唐朝的存续时间长,一代一代的传承总能出几个神仙人物。韩愈、李白杜甫、颜真卿、吴道子、李龟年,都是各自领域名垂千古的大神级人物。而从外交方面来说,前面说啊隋朝是世界公认的最强王朝,大多数说这话的人呢都不知道这句话的底层逻辑是啥。来,我告诉你啊,因为万国来朝这个成语是首见于隋书音乐制的。其中就记载了大业二年,也就是杨广登基的第二年突厥起名可汗染绀来东都洛阳朝贺的时候啊,曾经说过每岁正月万国来朝。这个啊其实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具体有多少国?我们来看隋书西域传里面就写到相帅来朝者三十余国,也就三十来个国嘛,你看这牛吹的。那么唐代是怎么样的呢?根据唐六典记载,向唐朝进贡的国家累计达到了三百余家,也就是隋朝的十倍,到了中宗、唐玄宗的时候,虽然不如前面了,但仍然有七十多家。看到了吧,无论从经济、文化、疆域、外交等多个领域来看,谁跟唐都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至于军事,你看我都懒得说了,大唐灭国如喝水,隋朝呢打个高句丽就把自己也打了个半死,真得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我们从客观来说,凭良心说话,毕竟隋朝才三十多年,而大唐289年,拿他们俩做比较呢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是架不住啊,现在的人不但要比,还要反其道而行之,整出这么个中唐一朝盛不及随的概念。别闹了,醒醒吧,咱们聊天吹牛的时候都不敢这么说几个菜呀。
**《隋唐综合对比攻略》**
在历史长河中,隋朝与唐朝常被比较。隋朝初期人口增长可观,杨坚继承南北朝三国人口,28年增长1400万。但隋末战乱致人口锐减。唐朝虽起步艰难,从李渊武德年间1000万出头,到唐玄宗开元盛世达5200万。疆域上,大唐鼎盛1237万平方公里,中后期也有600 - 800万平方公里,隋仅467万平方公里。经济上,隋朝税收猛,唐代粮价稳,百姓生活优。文化上,唐朝存续久,名人辈出。外交方面,隋朝万国来朝三十余国,唐朝进贡国家累计三百余家。军事上,大唐灭国轻松,隋朝打高句丽元气大伤。总之,各方面唐都远超隋,“中唐一朝盛不及隋”是伪命题。
隋朝,唐朝,中唐,人口,疆域,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对比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