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103年历史

share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103年历史,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晋帝司马邺被杀。此时已从中原南逃至健康的司马懿曾孙司马睿便得知晋愍帝司马邺的死讯后,司马睿便在建康登基称帝,重建晋廷,史称东晋时为晋元帝。公元319年,晋元帝司马睿在位期间,为得到南北士族的支持,便引众王氏家族的王导和王敦兄弟,王导主内,掌握内政,王敦主外,掌握兵权,最终导致大权旁落,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公元321年,晋元帝为了夺回大权,便引用刘奎与凋谢等人与王室门阀势力抗衡,公元322年,王敦以清君侧为名发动起义,在唐帝王导的暗助下,王敦率军攻入建康,杀害凋谢等人,史称王敦之乱,至此,朝政大权尽归王敦掌控,晋元帝被彻底架空,成为傀儡。公元320年,在位六年的晋元帝司马睿忧愤而死,终年47岁,其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公元324年,晋明帝成王敦病危之际,平定王敦之乱,夺回朝政大权,并停止追究王敦党羽的罪责,还全力重用王敦之弟王导,稳定了东晋的局势。公元325年,在位六年的晋明帝司马绍病逝,年仅27岁,同年,其子四岁的司马衍继位,是为晋成帝,由其母与太后临朝听政,与太后之兄余亮主政。公元327年,于亮执政期间,因执意征调刘明统率苏峻入京,最终造成了苏峻之乱。同年,苏峻以讨伐余亮为名,联合组约起兵反叛,并攻入建康,执掌东晋朝政。吕亮随即逃至旬阳,投奔了江州刺史温峤。公元328年,于亮在旬阳与温峤等人起兵讨伐苏峻,同年,苏俊战败被杀,东晋再次转危为安。公元342年,司马炎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马越继承帝位,司马炎不久病逝,年仅22岁。司马炎在位期间没有比较大的政绩,但是他的书法造诣很深,代表作鲁吕铁被收进宋代淳化阁帖。公元344年,在位两年的晋康帝司马钰病逝,年仅23岁,同年,其子两岁的司马丹即位,是为晋武帝,由其母皇太后楚算子摄政,在位期间先后派遣楚侯和殷浩等人多次北伐,但均未成功。公元347年,割据川蜀的成汉皇帝李氏因荒淫无道导致国事衰弱,大司马桓温随即上书出台后请求伐蜀,同年,桓文率军灭亡成汉,收复属地,自此桓文威名大振。公元354年,桓文率军北伐前秦,但被前秦皇帝苻秦击退。公元356年,桓温率军北伐瑶乡,并成功收复洛阳。公元361年,在位17年的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年仅19岁。同年,楚太后拥立晋成帝长子司马奕即位,是为晋安帝。公元365年,晋哀帝司马丕因吃长生不老药而重都去世,年仅25岁。晋哀帝司马丕没有子嗣,皇太后又拥立晋哀帝之地司马奕即位,是为晋惠帝。桓温掌握朝政,有意废掉司马奕,自立为皇帝。公元351年,洹文以晋废帝司马奕不能生育为由,逼迫楚太后将在位六年的司马懿废除,改立晋元帝幼子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公元372年,晋简文帝司马昱殷受桓温迁至,在位仅八个月便忧愤去世,终年53岁。公元,其子十岁的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桓温继续把持朝政。公元373年,桓温兵士享年62岁,兵权交给环虫手里,楚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公元376年,楚太后归政于晋孝武帝司马曜,但军政大权被谢安为首的陈郡谢氏把持,公元377年,谢安招募流民军队,组成了赫赫有名的北府兵。公元373年,前秦天王苻坚发兵百万攻打东晋,此战东晋在谢安指挥下大胜,史称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东晋趁北方大乱之机,收复了巴蜀及中原大片失地,一直打到黄河北面的邺城。公元396年,晋孝武帝司马曜隐于宠姬张贵人酒后戏言,结果被张贵人用被子活活捂死,终年35岁,在位24年。同年,其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晋安帝时期,东晋皇权急剧衰落,朝廷之败,将军们纷纷自立,不再受军民约束,朝内大权也旁落至大臣之手,各地叛乱频发,国家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公元404年,东晋政局再掀波澜,权臣桓玄击败由司马尚之率领的朝廷军队,随后攻陷都城建康,自封丞相与太尉,独揽大权,成为东晋的实际统治者。不久又迫使晋安帝禅位。桓玄在晋、康称帝,建立楚国,史称桓楚。同年,以刘裕为首的一众将领起兵勤王,成功击败桓楚军队,最终桓玄战败被杀,晋安帝得以复位。但此时的东晋皇权已遭重创,刘裕则逐渐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公元409年起,刘裕开始北伐,进攻南燕,屡战屡捷,此年彻底消灭南燕。此后,刘裕势如破竹,平定荆江,吞并御江二州,西征巴汉,灭侨属,攻陷江陵与襄阳,最终统一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刘晋、全晋晋。在刘煜掌控之中,他个人统治了多达22个州。公元416年,刘钰再次挥师北伐,分四路大军一举攻克长安,并俘虏后秦皇帝姚红,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及汉水上游的广大地区纳入囊中。公元418年,刘裕因功勋卓著被封为宋宫,并接受九锡之礼,地位尊崇。公元419年,刘裕派人是杀晋安帝,终年37岁,在位23年,随后拥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公帝。公元420年,刘煜废黜进攻帝,篡位称帝,改国号为宋,是为宋武帝,史称刘宋或南朝宋。至此,南方率先进入南朝时期,而北魏拓跋焘在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后,北方则进入北朝时期。
东晋历史纷繁复杂,掌握关键节点能助您深入了解。从司马睿建东晋,到王敦之乱、淝水之战,再到刘裕崛起,各阶段有其独特故事。了解东晋政治格局演变,士族与皇权博弈,以及对外军事行动,能让您清晰把握这段历史脉络,感受时代风云变幻。比如王敦之乱如何打破权力平衡,淝水之战为何成为东晋关键转折点,刘裕怎样一步步改变东晋命运。知晓这些,您将对东晋历史有更透彻认知,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想了解魏晋文化的朋友,都能从中收获满满。
东晋王朝,历史,司马睿,王敦之乱,淝水之战,刘裕
[Q]:东晋是如何建立的?
[A]:西晋灭亡后,司马懿曾孙司马睿南逃至建康,得知晋愍帝死讯后登基称帝,重建晋廷,史称东晋。
[Q]:王敦之乱是怎么回事?
[A]:晋元帝为得士族支持引入王导、王敦兄弟,后王敦以清君侧为名发动起义,攻入建康,大权落入王敦之手,史称王敦之乱。
[Q]:淝水之战对东晋有何影响?
[A]: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胜前秦,趁北方大乱收复巴蜀及中原大片失地。
[Q]:刘裕在东晋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A]:刘裕多次北伐,消灭南燕等割据势力,逐渐掌握东晋大权,最终篡位称帝,建立刘宋。
[Q]:东晋时期皇权与士族是怎样的关系?
[A]:为获支持,皇权常与士族合作,如司马睿引王氏兄弟,导致大权旁落,后期皇权衰落,士族势力膨胀。
[Q]:晋明帝如何平定王敦之乱?
[A]:在王敦病危之际,晋明帝出兵平定叛乱,夺回朝政大权,停止追究王敦党羽罪责,重用王导稳定局势。
[Q]:东晋有哪些重要的北伐行动?
[A]:桓温、殷浩等人多次北伐,桓温还灭亡成汉,但部分北伐未成功。
[Q]:东晋末年政局为何动荡不安?
[A]:晋安帝时期皇权衰落,将军自立,朝内大权旁落,各地叛乱频发,国家陷入动荡。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