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金圣叹版推背图的几处重大问题

share
如果我说网络上流传的推背图是一本伪书,你信吗?这本相传是袁天罡李纯风推算大唐国运,一不小心推出上千年的旷世奇书,版本众多,其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金圣叹注解的推背图版本。然而,这本推背图几乎可以肯定是一本清末根据历代民间手稿汇总并自行增补,最后假借袁天罡、李淳风之名所做的,甚至和金圣叹都没有毛线关系。今天我就来细数一下金圣叹版推背图的几处重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袁天罡、李淳风的官职。金版推背图第一页右下角写明唐司天监袁天罡、李淳风传,而根据唐代史书记载,司天监这个官职是在唐肃宗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58年设置的,而袁天罡的生卒年是公元602年到公元670年,也就是说李淳风死后88年才有了司天监这个职位,那书中的司天监、李淳风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呢?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作者金圣叹的,在金版推背图的字序最后癸亥年,也就是说这本注解是癸亥年完成的。金圣叹的生卒年是1608年到1661年,这五十多年里,天干地支排列是癸亥的只有1623年,这一年金圣叹只有15岁。根据记载,金圣叹自幼家贫,九岁才开始接受教育,酷爱水浒传,并在1641年,也就是他34岁那年,写了第一部自己的评注水浒传的点评。那么15岁的金圣叹应该是刚刚结束启蒙教育,怎么可能就写出那么复杂的推背图注解呢?并且癸亥年之后,作者的署名是金匮。15岁那年,金圣叹还在用自己的本名精彩。所以啊,这也算是伪书的另一个佐证吧。第三处问题,民间一直流传金版推背图的原本藏于台北故宫之中,然而成为当地文学馆馆长的温长风先生证实,馆藏品里并没有相关援助,这也算是打脸打得厉害了,并且如此一来,所谓的原本就成了一个无头公案。第四处问题,作为一本宣称唐代出现的书籍,里面出现了许多清代以后才出现的成语,比如47象里面的匹夫有责,再比如56象里的海疆万里和21象里的南辕北辙。其中成语南辕北辙最早文字记载出现于文天祥,文山集中,匹夫有责、海疆万里,这些都是晚清时期才出现的词汇。第五处问题啊就是内容清古重金金版推背图对于道光到民国期间这短短几十年用了凄象进行描述,而对于整个唐代的289年也只用了七象。如果这真的是一本唐代所写的书籍,怎么可能对本朝的事件一笔带过,却对一千多年后那几十年情有独钟,浓墨重彩呢?其他几处问题因为过于学,这就不详细展开了。那么既然流传最广的金版推背图错漏百出,那真正的推背图又是怎么回事呢?
### 解读推背图:一本充满争议的预言奇书
推背图,这本号称由袁天罡和李淳风推算大唐国运的奇书,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坚信它的神奇预言,有人则认为它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伪书。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推背图,看看它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推背图的版本问题。其中,金圣叹注解的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然而,这本推背图几乎可以肯定是清末根据历代民间手稿汇总并自行增补,最后假借袁天罡、李淳风之名所做的,甚至和金圣叹都没有太大关系。

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一下金圣叹版推背图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袁天罡、李淳风的官职。金版推背图第一页右下角写明唐司天监袁天罡、李淳风传,但根据唐代史书记载,司天监这个官职是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才设置的,而袁天罡的生卒年是公元602年到公元670年,也就是说李淳风死后88年才有了司天监这个职位。这显然存在矛盾,让人不禁对书中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作者金圣叹。在金版推背图的字序最后是癸亥年,意味着这本注解是癸亥年完成的。金圣叹的生卒年是1608年到1661年,在这五十多年里,天干地支排列是癸亥的只有1623年,而这一年金圣叹只有15岁。据记载,金圣叹自幼家贫,九岁才开始接受教育,15岁时应该刚刚结束启蒙教育,怎么可能写出如此复杂的推背图注解呢?并且癸亥年之后,作者的署名是金匮,而15岁的金圣叹还在用自己的本名精彩。这一系列的疑点都表明,金版推背图很可能是伪书。

第三处问题是关于金版推背图的原本。民间一直流传其原本藏于台北故宫之中,但当地文学馆馆长温长风先生证实,馆藏品里并没有相关原本,这无疑是对流传说法的有力打脸,也让所谓的原本成为了一个无头公案。

第四处问题是书中出现的成语。作为一本宣称唐代出现的书籍,里面却出现了许多清代以后才出现的成语,比如47象里面的匹夫有责,56象里的海疆万里和以及21象里的南辕北辙。其中成语南辕北辙最早文字记载出现于文天祥的《文山集》中,匹夫有责、海疆万里都是晚清时期才出现的词汇。这充分说明这本书并非唐代所写。

第五处问题是内容的比例失衡。金版推背图对于道光到民国期间这短短几十年用了较多篇幅进行描述,而对于整个唐代的289年却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如果这真的是一本唐代所写的书籍,怎么可能对本朝的事件一笔带过,却对一千多年后那几十年情有独钟,浓墨重彩呢?

综上所述,流传最广的金版推背图错漏百出,其真实性令人质疑。那么,真正的推背图又是怎样的呢?这恐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希望通过今天的解读,能让大家对推背图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再被一些不实的说法所误导。
推背图,伪书,袁天罡,李淳风,金圣叹,官职,成语,内容,原本,佐证
[Q]:金版推背图中关于袁天罡、李淳风的官职存在什么问题?
[A]:金版推背图第一页右下角写明唐司天监袁天罡、李淳风传,但司天监是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才设置的,袁天罡生卒年是公元602年到公元670年,李淳风死后88年才有司天监这个职位。
[Q]:为什么说金圣叹版推背图注解的作者存疑?
[A]:金版推背图注解是癸亥年完成,这五十多年里天干地支排列是癸亥的只有1623年,此时金圣叹15岁,自幼家贫九岁才接受教育,刚结束启蒙教育,不太可能写出复杂注解,且癸亥年后署名金匮,15岁时他还本名精彩。
[Q]:金版推背图原本藏于台北故宫的说法是真的吗?
[A]:不是,当地文学馆馆长温长风先生证实馆藏品里并没有相关原本。
[Q]:金版推背图中出现清代以后的成语说明了什么?
[A]:说明这本书并非唐代所写,比如47象里的匹夫有责,56象里的海疆万里,21象里的南辕北辙,这些都是晚清时期才出现的词汇。
[Q]:金版推背图在内容比例上有什么问题?
[A]:对于道光到民国期间短短几十年用了较多篇幅描述,而对于整个唐代289年只用了很少篇幅。
[Q]:推背图还有其他版本吗?
[A]:推背图版本众多,文中主要讨论的是金圣叹注解的版本。
[Q]:如何判断推背图的真实性?
[A]:可以从书中官职设置与历史记载是否相符、作者情况、原本是否存在、出现的词汇年代、内容比例等多方面判断。
[Q]:如果推背图是伪书,为何还流传这么广?
[A]:可能是其预言性质引发人们兴趣,加上一些人对其缺乏深入研究和考证,导致以讹传讹。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