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和饺子:历史渊源、区别与各地叫法
馄饨和饺子是不是一个东西?开头先说一个饺子的谣言,说饺子本来是一种药,相传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做长沙太守的时候,为了治疗百姓耳朵被冻住,发明了一个叫驱寒矫耳汤。这个啊是属于民间故事,是非常有问题的。张仲景这个人生卒年是公元154年到公元219年。也就是说从张仲景三十多岁开始,他经历了黄巾之乱、18路诸侯讨董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张仲景去世的那年,也就是刘备自立汉中王的那年。哎,很多人就惊讶了,这三国演义里面华佗出镜率很高,但张仲景怎么从来没看到过呀?别说三国演义了三国志里面还有华佗的传记但也没有张仲景啊。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张仲景这个人很迷正史上没有太多记载但又确有其人。而说饺子跟张仲景的故事有问题就是因为东汉末年长沙太守这个职位从孙坚到漳县到邯璇就压根没有张仲景这号人物。而饺子的存在也远远不止张仲景至今的1800年而是2500年前就有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1978年在山东滕县的薛国古城考古工作中就出土了一个青铜器皿里面整整齐齐的放了三排三角形的食物算起来大概有三十多个差不多够我吃一顿了而且是三角形的边缘还略带圆形那就和现在的饺子很像了。考古工作者趁着他分化之前赶紧拍下照片为这个珍贵的考古发现保留了影像记录。薛国是春秋战国的一个小国距离孔子的老家曲阜很近。所以可以想象一下孔子他老人家可能也是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跟那72个学生上课的这还只是考古方面的文献方面也有很芒说东的时候有一种食物饼饼饼。说这个啊要说一个题外话古人对于面食的叫法呢都很忙只要是面食都叫饼。面条最早的称呼就叫汤饼。从构思角度来说饼儿饼儿就是像耳朵一样的面食大概率呢就是饺子了。西汉时候对于面皮里面塞现的这种情况在杨雄方言一书里面写到丙未之屯之前也说过饼的意思就是面食这句话翻译过来呢就是这种面食称之为屯。西汉和东周都是远早于张仲景的年代。可以看出馄饨也好饺子也罢这两样事物的存在至少就在2000年以上。而饺子和馄饨长期以来啊都是纠缠不休的。现代人我们区分的挺明白饺子皮是圆形的馄饨皮是方形的饺子皮厚馄饨皮薄。但其实这两种食物作为都是在面皮里面包馅的东西是经历了一个同源异流的发展过程。三国时期张译所写的广雅一书里面提到有一种形如月牙的馄饨你看啊这名字直接就叫馄饨了但形如月牙但是形状却是饺子的样子。到了南北朝在北湖路里面引用了盐之推的话还是这么一句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业。而此时啊饺子这个名字啊还远远没有被发明出来。到了唐代馄饨和饺子依然是不分的并且又多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劳完可能是因为它在水里面非常的牢怎么煮都不会过所以叫这个名字。酉阳杂志中就记载了两种吃法一种叫陇上老丸一种叫汤中牢丸其中又加了一句汤中牢丸味汁粉饺。北方人嘛脚和脚都是一个发音。可见在这个时候啊已经有了蒸饺和汤饺不同的做法。到了宋代饺子和馄饨被逐渐区分开来。在大宋的书里面比如孟良路武林旧事之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将这种食物非常严格的区分为了馄饨和饺子。饺儿主要盛行在北方保留了原来名字的馄饨的在南方继续演变。就像我们的方言一样北方语系的方言比较统一互相之间就算口音有所不同但基本也听得懂南方的方言差别就比较大了所以说饺子基本就没有第二种称呼。而馄饨在南方的话就是五花八门了江浙叫馄饨湖北叫包面江西叫清汤福建叫扁食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当然也有人说抄手和馄饨明明是两样玩意儿。我个人觉得吧这也就是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至少我都吃过四川也去过不少次了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所以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展的一个过程。即使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民间美食也是一样。那么到底你是更爱吃饺子还是更爱吃馄饨呢?不管你喜欢吃啥都别忘记点关注我以后天天吹牛增加点素材呗。
**《馄饨与饺子:全面攻略,带你深入了解这两种美食》**
馄饨和饺子,这两种美食常常让人混淆。其实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从历史渊源来看,饺子可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馄饨也至少有2000年历史。
在做法上,饺子皮厚且圆,馄饨皮薄呈方形。饺子有蒸饺、汤饺等做法,馄饨则有多种吃法。
各地叫法更是五花八门,北方饺儿盛行,南方馄饨演变多样,江浙叫馄饨,湖北叫包面,江西叫清汤,福建叫扁食,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
了解这些,能让你在品尝时更懂它们。无论是口感还是文化内涵都值得细细品味,快来享受这两种美食带来的独特体验吧!
馄饨,饺子,历史,区别,做法,各地叫法,演变,民间故事,考古,文献
[Q]:饺子和馄饨起源于什么时候?
[A]:饺子至少有2500年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馄饨存在至少2000年以上。
[Q]:饺子和馄饨在历史记载上有什么特点?
[A]:饺子跟东汉医圣张仲景的故事存疑,正史上关于张仲景记载不多但确有其人;馄饨历史记载相对饺子也较少。
[Q]:三国时期馄饨是什么样的?
[A]:三国时期张译所写的广雅一书提到有一种形如月牙的馄饨,形状却是饺子的样子。
[Q]:南北朝时馄饨有什么描述?
[A]:南北朝时,北湖路引用盐之推的话,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业。
[Q]:唐代馄饨和饺子是什么情况?
[A]:唐代馄饨和饺子不分,还多了新名字叫劳完,酉阳杂志记载了两种吃法。
[Q]:宋代饺子和馄饨有什么变化?
[A]:宋代饺子和馄饨被逐渐区分开来,在大宋的书如孟良路武林旧事中有体现。
[Q]:北方和南方对饺子和馄饨的叫法有哪些?
[A]:北方饺儿盛行,南方馄饨叫法多样,江浙叫馄饨,湖北叫包面,江西叫清汤,福建叫扁食,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
[Q]:考古发现对研究饺子有什么帮助?
[A]:1978年山东滕县薛国古城考古出土类似饺子的青铜器皿食物,为饺子历史提供实物依据。
**《馄饨与饺子:全面攻略,带你深入了解这两种美食》**
馄饨和饺子,这两种美食常常让人混淆。其实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从历史渊源来看,饺子可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馄饨也至少有2000年历史。
在做法上,饺子皮厚且圆,馄饨皮薄呈方形。饺子有蒸饺、汤饺等做法,馄饨则有多种吃法。
各地叫法更是五花八门,北方饺儿盛行,南方馄饨演变多样,江浙叫馄饨,湖北叫包面,江西叫清汤,福建叫扁食,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
了解这些,能让你在品尝时更懂它们。无论是口感还是文化内涵都值得细细品味,快来享受这两种美食带来的独特体验吧!
馄饨,饺子,历史,区别,做法,各地叫法,演变,民间故事,考古,文献
[Q]:饺子和馄饨起源于什么时候?
[A]:饺子至少有2500年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馄饨存在至少2000年以上。
[Q]:饺子和馄饨在历史记载上有什么特点?
[A]:饺子跟东汉医圣张仲景的故事存疑,正史上关于张仲景记载不多但确有其人;馄饨历史记载相对饺子也较少。
[Q]:三国时期馄饨是什么样的?
[A]:三国时期张译所写的广雅一书提到有一种形如月牙的馄饨,形状却是饺子的样子。
[Q]:南北朝时馄饨有什么描述?
[A]:南北朝时,北湖路引用盐之推的话,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业。
[Q]:唐代馄饨和饺子是什么情况?
[A]:唐代馄饨和饺子不分,还多了新名字叫劳完,酉阳杂志记载了两种吃法。
[Q]:宋代饺子和馄饨有什么变化?
[A]:宋代饺子和馄饨被逐渐区分开来,在大宋的书如孟良路武林旧事中有体现。
[Q]:北方和南方对饺子和馄饨的叫法有哪些?
[A]:北方饺儿盛行,南方馄饨叫法多样,江浙叫馄饨,湖北叫包面,江西叫清汤,福建叫扁食,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
[Q]:考古发现对研究饺子有什么帮助?
[A]:1978年山东滕县薛国古城考古出土类似饺子的青铜器皿食物,为饺子历史提供实物依据。
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