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明帝刘庄:强硬手腕治国,开创繁荣局面
他是下令西天取经的首位皇帝,42章经自此传入中国。他通过强硬的政治手腕,创造了久违的繁荣局面。并且治理黄河一千多里,九百多年未曾掘地,更是争夺西域,击败匈奴,使隔绝65载的西域复通大汉。此人便是东汉初期的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刘秀建立东汉的第三年,与光烈皇后殷丽华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刘庄。少年时期的刘庄聪明睿智,深谋远虑,仅仅十岁便已通晓春秋。公元39年,光武帝刘秀下令清查田地以及人口数量,并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多位官员,从而引起了一系列武装反抗,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期间,一个不明来历的人物向陈留官吏递交了一封书信,上面写有河南和南阳不可问,陈留官吏便把此书呈交给光武帝。但是汉光武帝也很疑惑不可问的原因,年仅11岁的刘庄便向光武帝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河南是当今的地域,南阳是皇帝的帝乡,有人是在以此警告官员不可督察,所以此书恰恰说明两地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刘秀于是听取刘庄的分析,彻查真相,果然如此。自此以后,更加青睐刘庄,这也说明刘庄极具政治天赋。四年后,有人起兵造反,占据了元武城,刘秀便派出大将张公等人率兵围剿。可是叛军虽被围困于城内,但因粮草充足,导致臧宫始终不能破城。就在刘秀与众臣商议破城之法时,15岁的刘庄献出一计,主张臧宫不要围城太紧,应该给叛军留出突围的机会,刘秀因此再次听取刘庄的建议,叛军果然分散突围,最终全被臧宫消灭。也就是这一年,刘庄通过优秀的表现被刘秀立为太子,刘秀还让名儒桓荣成为太子的老师。少年刘庄在桓荣的教导之下,学通了尚书,他还非常尊敬这位老师,继位之后不仅经常亲临探望,而且每到府门之前都要放下皇帝的派头下车步行,甚至还会按照师生的礼仪就位听讲。包括在桓荣去世之时,刘庄更是脱下皇帝的衣服亲自送葬,绝对是位尊师楷模。刘庄继位之后,展现了十分强硬的政治手腕,首先就是表现在严防外戚,他一改光武帝时期的柔道,所有的舅舅最高不过九卿,后妃的外戚,凡有显贵者,都要裁掉一人充当门卫。就连刘秀的女儿想给儿子求个郎官,刘庄都是宁愿拿出1000万钱送给外甥,然后拒绝对方的请求。他又根据光武帝生前的意思,划出28将于云台,但对自己的岳父马援却不予收入,其实是在告诉满朝文武,自己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和约束外戚,所以刘庄一朝从未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其次,刘庄对官员的严苛程度在两汉的所有皇帝当中并不多见,曾有一名小吏误解了西域供体的数量,刘庄查明账本之后,便亲自持杖责打小吏。比如有人求情方才息怒。而面对一名小吏的过错都要亲力亲为的刘庄。对待位高权重的大臣则是更加严厉,尤其是对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外戚和大臣。比如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的窦林,因为贪赃枉法被刘庄下狱致死,就连功臣窦荣也因管教不严而遭到罢官。其次是限制以及打击宗室,尤其对待同姓诸王比较严格。比如自己的十个儿子虽然均被封王,但是他们的封地相比于西汉时期就要小得很多。刘强是光武帝的长子,曾是东汉的开国太子,后因母亲被光武帝疏远而主动让位。刘庄的母弟刘荆便在刘庄执政期间妄图刘强造反,而刘强根本没有篡位之心,随即将此事上报刘庄,刘庄不但没有追究,甚至只字不提,刘荆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保命,刘庄继续四处探查篡夺造反之事,结果又被告发,刘荆因为过于害怕自投监狱,不过刘庄依然没有追究。可是刘庄越是如此,刘荆就越发害怕,最终在惶恐之下自杀身亡。还有楚王刘英也曾造反,刘庄看在两人的关系曾经不错,不忍诛杀,但在之后发现了与刘英共谋的人员名单,其中既有大臣也有诸王,刘庄因此大兴牢狱,株连多人,满朝文武为之震恐。刘庄对待公卿大臣虽然严苛,但是对待百姓却是非常的仁慈。他曾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和徭役,责令官员劝阻谋财,治理重灾,甚至还把公田赐予平民,自己则是提倡节俭,不尚奢侈。而且刘庄还是东汉第一位行幸各地的皇帝,曾在公元61年下诏清耕。在西汉平帝时期,黄河决口泛滥,但因战乱,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所以刘庄于公元69年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随后带领十万士卒和百姓克服各种艰难,修筑了一千多里的黄河大堤。黄河在此后的九百多年很少决堤,成为了刘庄执政的重要政绩。而且各种惠民政策也让东汉初期的两千多万人口,经过刘庄20年的统治激增为3400万。这种繁荣局面与之后的汉章帝统治,史称明章之治。在光武帝重建汉朝之后,匈奴分成了南北两部,南匈奴因为主动归附被刘秀册封,北匈奴则是一如既往的对立于汉朝。又因刘庄在执政时期与北匈奴交恶,导致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动摇,刘庄因此与匈奴重新开战,同时与北匈奴对西域展开争夺。公元73年春天,刘庄命窦固和耿秉等人出击北匈奴,匈奴呼衍王在天山大败,班超又率36人先后击败了亲匈奴势力。北匈奴又在一年之后,在今天의新疆巴里坤湖大败东师,重置西域都护,与汉朝隔绝이65年的西域。至此,北匈奴被彻底消灭,为汉朝控制西域打下了基础。有一次,刘庄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头顶闪烁着白光,降临于宫殿。梦中的刘庄正要开口询问,金人便腾空而起,向西方飞去。后来有位博士告诉刘庄,梦中的金人可能就是西域的佛陀。刘庄于是派人出使天竺,问佛道法,史称永平求法,使者最终在天竺求得四十二章经。由于佛经是由白马驮回,汉明帝便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可惜上天过于吝啬一位明君的寿命,刘庄年仅48岁便溘然离世。
《东汉明帝刘庄攻略:领略治国智慧与繁荣盛景》
在东汉历史上,明帝刘庄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凭借强硬的政治手腕,创造了繁荣局面。治理黄河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一千多里的大堤修筑,让黄河九百多年少决堤。争夺西域、击败匈奴更是彰显其雄才大略,使西域复通大汉。
刘庄严防外戚,限制其权势,舅舅最高不过九卿,杜绝了外戚干政。对官员严苛,小吏犯错也会亲力责打,贪赃枉法的大臣严惩不贷。对待宗室也严格,同姓诸王封地缩小。然而,他对百姓仁慈,多次减免赋税徭役,赐予公田,提倡节俭。
其在位时的一系列举措,与汉章帝统治共同构成明章之治。他还因梦金人派人求法,引入佛教,建白马寺。跟随攻略,深入了解刘庄的治国之道,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
东汉明帝刘庄,政治手腕,治理黄河,争夺西域,明章之治
[Q]:汉明帝刘庄是如何治理黄河的?
[A]:公元69年,刘庄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带领十万士族和百姓修筑了一千多里的黄河大堤,此后九百多年黄河很少决堤。
[Q]:刘庄在对待外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A]:刘庄一改光武帝时期的柔道,严防外戚。所有舅舅最高不过九卿,后妃外戚有显贵者裁掉一人当门卫,刘秀女儿为儿子求郎官被拒,还将岳父马援排除在云台28将之外,杜绝了外戚干政。
[Q]:刘庄对官员的态度是怎样的?
[A]:刘庄对官员严苛,曾因小吏误解西域供体数量亲力持杖责打,对待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外戚和大臣更加严厉,如窦林因贪赃枉法被下狱致死,窦荣因管教不严遭罢官。
[Q]:刘庄在限制宗室方面有什么表现?
[A]:刘庄对待同姓诸王比较严格,自己的十个儿子虽都封王,但封地比西汉时期小很多。
[Q]:刘庄是如何处理刘荆和楚王刘英造反之事的?
[A]:刘荆妄图刘强造反,刘强上报后刘庄未追究,刘荆继续探查造反之事被告发后自投监狱,刘庄仍未追究,最终刘荆惶恐自杀。楚王刘英造反后,刘庄起初不忍诛杀,后因发现共谋名单大兴牢狱株连多人。
[Q]:刘庄为什么要派人出使天竺求法?
[A]:刘庄梦见高大金人后,经博士告知,认为金人可能是西域佛陀,于是派人出使天竺问佛道法,史称永平求法。
[Q]:刘庄的哪些举措促成了明章之治?
[A]:刘庄治理黄河、争夺西域、严防外戚、对官员百姓的治理方式等一系列举措,与汉章帝统治共同构成了明章之治。
[Q]:刘庄在尊师方面有哪些事迹?
[A]:刘庄在桓荣教导下学通尚书,继位后常探望桓荣,到其府门前下车步行,按师生礼仪听讲,桓荣去世时刘庄脱下皇帝衣服亲自送葬。
《东汉明帝刘庄攻略:领略治国智慧与繁荣盛景》
在东汉历史上,明帝刘庄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凭借强硬的政治手腕,创造了繁荣局面。治理黄河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一千多里的大堤修筑,让黄河九百多年少决堤。争夺西域、击败匈奴更是彰显其雄才大略,使西域复通大汉。
刘庄严防外戚,限制其权势,舅舅最高不过九卿,杜绝了外戚干政。对官员严苛,小吏犯错也会亲力责打,贪赃枉法的大臣严惩不贷。对待宗室也严格,同姓诸王封地缩小。然而,他对百姓仁慈,多次减免赋税徭役,赐予公田,提倡节俭。
其在位时的一系列举措,与汉章帝统治共同构成明章之治。他还因梦金人派人求法,引入佛教,建白马寺。跟随攻略,深入了解刘庄的治国之道,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
东汉明帝刘庄,政治手腕,治理黄河,争夺西域,明章之治
[Q]:汉明帝刘庄是如何治理黄河的?
[A]:公元69年,刘庄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带领十万士族和百姓修筑了一千多里的黄河大堤,此后九百多年黄河很少决堤。
[Q]:刘庄在对待外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A]:刘庄一改光武帝时期的柔道,严防外戚。所有舅舅最高不过九卿,后妃外戚有显贵者裁掉一人当门卫,刘秀女儿为儿子求郎官被拒,还将岳父马援排除在云台28将之外,杜绝了外戚干政。
[Q]:刘庄对官员的态度是怎样的?
[A]:刘庄对官员严苛,曾因小吏误解西域供体数量亲力持杖责打,对待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外戚和大臣更加严厉,如窦林因贪赃枉法被下狱致死,窦荣因管教不严遭罢官。
[Q]:刘庄在限制宗室方面有什么表现?
[A]:刘庄对待同姓诸王比较严格,自己的十个儿子虽都封王,但封地比西汉时期小很多。
[Q]:刘庄是如何处理刘荆和楚王刘英造反之事的?
[A]:刘荆妄图刘强造反,刘强上报后刘庄未追究,刘荆继续探查造反之事被告发后自投监狱,刘庄仍未追究,最终刘荆惶恐自杀。楚王刘英造反后,刘庄起初不忍诛杀,后因发现共谋名单大兴牢狱株连多人。
[Q]:刘庄为什么要派人出使天竺求法?
[A]:刘庄梦见高大金人后,经博士告知,认为金人可能是西域佛陀,于是派人出使天竺问佛道法,史称永平求法。
[Q]:刘庄的哪些举措促成了明章之治?
[A]:刘庄治理黄河、争夺西域、严防外戚、对官员百姓的治理方式等一系列举措,与汉章帝统治共同构成了明章之治。
[Q]:刘庄在尊师方面有哪些事迹?
[A]:刘庄在桓荣教导下学通尚书,继位后常探望桓荣,到其府门前下车步行,按师生礼仪听讲,桓荣去世时刘庄脱下皇帝衣服亲自送葬。
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