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幽州刺史部人口情况及相关郡国人口分析
幽州刺史部位于东汉帝国东北部,周边外族林立致财政赤字高,东汉朝廷常挪用冀州、青州两亿多赋税给幽州供血。这种情况直到汉灵帝末年刘渝担任幽州幕后才得到缓解。按《后汉书》,郡国制至汉顺帝永和五年时,幽州刺史部包含11个郡级行政单位,90个县级行政单位。乐浪郡大致位于今天朝鲜半岛的北部,有18线61492户,257050人,平均每户4.18人,平均每县14280.56人。涿郡是幽州人口第一大郡,有期限102218户,633754人,平均每户6.2人,平均每县90536.29人。代郡有11线20123户,126188人,平均每户6.27人,平均每县11471.64人。上古郡有八县10352户,51204人,平均每户4.95人,平均每县6400.5人。广阳郡有五县44550户,280600人,平均每户6.3人,平均每县56120人。渔阳郡有9县68456户,435740人,平均每户6.37人,平均每县48415人。右北平郡有泗县9175 53475人,平均每户5.83人,平均每县13368.75人。辽西郡有五县14150户,81714人,平均每户5.77人,平均每县16342.8人。以上八个郡的人口记载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郡国志中有关幽州的辽东郡、辽东属国玄、屠、骏三郡的人口情况,就存在了误记、漏记的情况。我们先看辽东郡郡国,这里提到辽东郡有十一县,64158户,81714人。有意思的是,隔壁辽西郡的人口数字同样是81714,辽西郡有五个县,14150户,总人口超过8万,这样的人口规模是正常的,但辽东郡有着辽西两倍多的县城和四倍多的户数,人口数却和辽西完全一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辽东郡应该有多少人呢?比较简单的推测方式就是将辽东郡的户数乘以当时的户均人口,我们这里直接取个整数5,那么辽东郡就有超过32万人,平均每县近3万人。当然这个数字只是我们推测出来的,仅供参考。按郡国志记载,玄屠俊有六县1594户,43163人。很明显,玄屠俊的户籍数存在问题,如果玄屠俊只有不到1600户的话,那么玄屠俊的户均人口就有27.08人,远超幽州平均水平。经过计算,太守发现,当把玄屠俊的户数由1594调整为8594时,玄屠俊的户均人口可以达到5.02人,比较接近幽州平均水平。所以太守个人在这里把玄屠俊的户数修正为8594。最后说说辽东属国。郡国志只提到了辽东属国有六个县,没有记载他的户口数。辽东属国是东汉朝廷设立的,用来安置内附的乌丸人的。因此,我们无法在汉书地理治理找到有关辽东属国的人口记载,缺少参照,我们就很难确定辽东属国到底有多少人。如果参照林郡、辽西郡的现居户数和人口数来推算,那么辽东属国就差不多有17000户,近10万人。当然,我们这只是乱猜的,如果无视掉记载错误的问题,那么幽州的总户数就是396263,总人口数为2044602,而我们先前也说过了,玄屠俊的户数和辽东郡的人口数肯定是要高于郡国,这里的记载的辽东属国也肯定还有不少人。所以我们推测当时幽州的在册户数在40万以上,人口数也超过230万。幽州的人口数高于东汉人口第二大郡汝南郡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能不能达到人口第一大郡南阳郡的244万人的段位,就见仁见智了。
《东汉幽州刺史部探秘:解锁人口与财政密码》
在东汉时期,幽州刺史部地处帝国东北部,位置偏远且周边外族众多,财政赤字问题严峻,常依赖挪用冀州、青州赋税维持。这一状况直到汉灵帝末年刘渝任职才有所缓解。
郡国制下,幽州刺史部包含多个行政单位,各郡人口数据有详有略。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北部,人口分布有其特点。涿郡作为人口大郡,展现出独特规模。代郡、上古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等也各具人口特征。
然而,郡国志中部分郡的人口记载存在问题。辽东郡与辽西郡人口对比异常,引发对辽东郡真实人口的推测。玄屠俊的户籍数也需调整,以符合合理户均人口水平。辽东属国因缺乏明确记载,人口推算只能借助参照其他郡。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能更深入了解东汉幽州刺史部的人口状况,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取有关东汉时期幽州地区的丰富信息,感受那个时代的地域特色与人口格局。
东汉、幽州刺史部、郡国、人口、财政、辽东郡、玄屠俊、辽东属国、户数、推测
[Q]:东汉时幽州刺史部为何财政赤字高?
[A]:地处偏远,周边外族林立,导致财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
[Q]:汉灵帝末年什么情况得到缓解?
[A]:刘渝担任幽州幕后,相关情况得到缓解。
[Q]:汉顺帝永和五年时幽州刺史部含多少行政单位?
[A]:包含11个郡级行政单位,90个县级行政单位。
[Q]:乐浪郡位置及人口情况如何?
[A]:大致位于今天朝鲜半岛北部,有18线61492户,257050人等。
[Q]:涿郡作为幽州人口第一大郡有啥特点?
[A]:有期限102218户,633754人,平均每户6.2人等。
[Q]:辽东郡与辽西郡人口对比有啥问题?
[A]:辽东郡户数和县城多但人口与辽西郡一致,不合理。
[Q]:玄屠俊户籍数有啥问题?如何解决?
[A]:原户籍数使户均人口过高,调整户数为8594使其合理。
[Q]:为何难以确定辽东属国人口数?
[A]:郡国志未记载其户口数,且无法在汉书地理治理找到参照。
《东汉幽州刺史部探秘:解锁人口与财政密码》
在东汉时期,幽州刺史部地处帝国东北部,位置偏远且周边外族众多,财政赤字问题严峻,常依赖挪用冀州、青州赋税维持。这一状况直到汉灵帝末年刘渝任职才有所缓解。
郡国制下,幽州刺史部包含多个行政单位,各郡人口数据有详有略。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北部,人口分布有其特点。涿郡作为人口大郡,展现出独特规模。代郡、上古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等也各具人口特征。
然而,郡国志中部分郡的人口记载存在问题。辽东郡与辽西郡人口对比异常,引发对辽东郡真实人口的推测。玄屠俊的户籍数也需调整,以符合合理户均人口水平。辽东属国因缺乏明确记载,人口推算只能借助参照其他郡。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能更深入了解东汉幽州刺史部的人口状况,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取有关东汉时期幽州地区的丰富信息,感受那个时代的地域特色与人口格局。
东汉、幽州刺史部、郡国、人口、财政、辽东郡、玄屠俊、辽东属国、户数、推测
[Q]:东汉时幽州刺史部为何财政赤字高?
[A]:地处偏远,周边外族林立,导致财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
[Q]:汉灵帝末年什么情况得到缓解?
[A]:刘渝担任幽州幕后,相关情况得到缓解。
[Q]:汉顺帝永和五年时幽州刺史部含多少行政单位?
[A]:包含11个郡级行政单位,90个县级行政单位。
[Q]:乐浪郡位置及人口情况如何?
[A]:大致位于今天朝鲜半岛北部,有18线61492户,257050人等。
[Q]:涿郡作为幽州人口第一大郡有啥特点?
[A]:有期限102218户,633754人,平均每户6.2人等。
[Q]:辽东郡与辽西郡人口对比有啥问题?
[A]:辽东郡户数和县城多但人口与辽西郡一致,不合理。
[Q]:玄屠俊户籍数有啥问题?如何解决?
[A]:原户籍数使户均人口过高,调整户数为8594使其合理。
[Q]:为何难以确定辽东属国人口数?
[A]:郡国志未记载其户口数,且无法在汉书地理治理找到参照。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