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切换时间:元旦、立春还是春节正月初一?

share
实属不易,扭转乾坤。从元旦前几天开始,这两句话就开始霸占网络的各个角落了。这时候就有人跳出来说了啊,怎么在元旦说这种话呢?生肖的切换不是在春节吗?然后啊又有一些学过传统文化的人黄雀在后,嘲笑说生肖的变化是在立春,说春节的那不是文盲吗?说实话,生肖这玩意儿我是一直不把它当回事的,毕竟只是占据了人出生年月日时所有信息的8分之1而已。生肖的切换到底是元旦、立春还是春节正月初一,那还得从这几个日子的来龙去脉说。起先说元旦,元旦到底是哪天?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从夏商周开始,夏历的元旦是正月初一,商代是12月初一,周代是11月初一,秦朝是十月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邓平几个人弄了一个叫太初历,重新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并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既然正月初一在民国之前一直是元旦,那春节在民国之前啊,其实就是立春这天。所谓春节就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节日。古籍群芳谱对立春的描述是,立时冶建冶春气始而建立也。所以啊那时候春节指的就是立春。概括来说在民国之前,我们还没有被西方的立法影响。元代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立春。而这个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其实啊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的时辰。天干地支纪日法属于太阳历,也就是二十四节气的范畴。之前我说过不属于农历体系,所以在民国之前,属相的切换是以立春作为分界线的。而从民国开始,我们引入了西方的立法,将公元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把春节定为农历正月初一。可怜我们的立春啊,因为被正月初一抢了春节的头衔,只能默默的成为了一个普通的节气,不再被大多数人重视。如果严格的来说,根据天干地支体系,2021年的立春应该是2月3日,从这一天开始就应该算是辛丑牛年了。然而这百年来的变迁,让天干地支体系除了在一些特殊领域已经不再被人使用。所以包括一些官方的日历,也并没有在立春之后就进行庚子鼠年、辛丑牛年的切换,而是等到了大年初一日历上才显示了辛丑年。当然,这样的形式在我们的除夕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是这么弄的。所以以元旦作为生肖的切换呢的确是错的。而以大年初一作为切换节点是被80%老百姓接受的民俗。而以李立春作为节点则是某些特殊领域的学术概念了。知道就知道也挺好,但也千万别在春节用这个去上纲上线的怼人。虽然说关注我这个账号可以为你聊天吹牛增加点素材,但是大过年的要因为这个被人揍了,我可管不着。
**《生肖切换时间全解析攻略》**

在传统文化中,生肖切换时间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很多人搞不清到底是元旦、立春还是春节正月初一。其实,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变迁。

从历史来看,历朝历代元旦日期不同。夏商周时,夏历元旦是正月初一,商代是12月初一,周代是11月初一,秦朝是十月初。到汉武帝时,太初历重新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并沿用至民国。民国前,春节其实指立春,古籍群芳谱也有相关记载。民国后,引入西方历法,1月1日成元旦,春节为农历正月初一。

对于属相切换,民国前以立春为界,民国后情况就变了。现在多数人以春节正月初一为生肖切换节点,这是被80%老百姓接受的民俗。而立春作为节点更多是特殊领域的学术概念。

大家了解这些知识,一方面能增长文化见识,另一方面在和人交流传统文化时也更有底气,避免因误解产生尴尬。比如在春节讨论生肖话题时,就可以准确说出依据,有理有据地交流,而不是稀里糊涂。总之,深入了解生肖切换时间背后的文化,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生肖切换,元旦,立春,春节,正月初一,传统文化,天干地支,民国,历法,民俗
[Q]:生肖的切换在民国前后有什么不同?
[A]:民国前,属相切换以立春为分界线;民国后,引入西方立法,情况发生了变化。
[Q]:民国前元旦和春节分别指哪天?
[A]:民国前,夏历的元旦是正月初一,春节指的是立春这天。
[Q]:为什么现在多数人以春节正月初一作为生肖切换节点?
[A]:这是被80%老百姓接受的民俗。
[Q]:立春作为生肖切换节点是怎么回事?
[A]:立春作为生肖切换节点是某些特殊领域的学术概念。
[Q]:天干地支纪日法和生肖有什么关系?
[A]: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其实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的时辰,天干地支纪日法属于太阳历,也就是二十四节气的范畴,在民国之前,属相的切换是以立春作为分界线的,与天干地支纪日法相关。
[Q]:民国后春节和元旦的日期是怎么定的?
[A]:民国后,将公元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把春节定为农历正月初一。
[Q]:古籍群芳谱对立春是怎么描述的?
[A]:古籍群芳谱对立春的描述是,立时冶建冶春气始而建立也。
[Q]:官方日历在生肖年份切换上是怎样的?
[A]:官方日历并没有在立春之后就进行庚子鼠年、辛丑牛年的切换,而是等到了大年初一日历上才显示辛丑年。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