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盛世之治、中兴与贞观之治的区别

share
古代的盛世之治、中兴都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李世民开创的是贞观之治,而不是贞观盛世?

治世这个词儿啊,其实是儒家所提出的这么一个概念。我再说另外这么一个词儿,你就知道这治世和盛世的区别了。啥词呢?乱世治世、乱世这俩词儿一听就是对立的。天下动乱,分崩离析,处于动乱,自然就是乱世,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说秦末、东汉、隋末、元末,咱都可以称之为乱世。史记中就记载啊,世世世世以安为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乱世之道,使政通矣。那眼神下来政清人和,那不就是治世吗?跟治世对立的其实还有一个词儿,就是浊世。吕氏春秋中就这么一句话,夫忠于治世易,终于浊世难。这个佛家之中呢将卓氏这个词儿归根于尘世之意,但是在吕氏春秋中呢,就成了这个治世的对立词了。这个治世中的治字呢,用今天的话来讲呢,说的就是政治。政治这词呢当然是从西方那里翻译过来的,在咱们古代啊管这个叫做朝政。在礼记中就说,过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行以防其奸,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说呀这古代的治世,顾名思义就是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在管子一书中也记载,政治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就是古代的治世。历代的古代呢,他们老说什么什么之治啊,也是用此来推崇某个时期的朝政,以此来教化后世。那政治跟治世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上文说了,只要是政兴人和百姓们呢过得比较平和,天下属于太平。这三个条件都达到了,就可以称之为盛世。这几个条件呢靠着皇帝跟大臣们的品性,跟他们的能力是可以达到的。说白了这个就是文治,没有什么硬性的指标。但是古代的盛世那就不一样了。一开始呢古人对盛世这个词儿就纯粹是个形容词。在这个后汉书崔骃列传中呢,就记载了崔篆所写的魏至腹中。这么来说,盛世和田衢与盛世西超千载而垂髻。也就是说你盛世啊必须要有千载传颂的功绩,才能称之为盛世。从宋朝开始,很多的朝臣在奏书跟文章中也开始引用盛世一词。比如明朝嘉靖年间的太常少卿周怡,就在弹劾严嵩的奏疏之中啊,说了这么一句话,仍以为立此成盛世之贼。南宋的高僧呢也在奏中呢这么说过,零污浊之事,岂盛世所以有灾。杜甫也在自己的诗中写下了那句大名鼎鼎的一些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事,可见这盛世一词啊,在古代呢就是对一个朝代心向往之的形容词。到了后来呢,对于古代盛世的评定标准就加上了一些硬性的指标。文治武功方面必须要达到极盛,你才能称之为盛世。这种文治武功呢必须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才能达成,你单方面靠自己的能力跟努力是不一定能完成的。比如说这个大名鼎鼎的开元盛世,当时唐朝的粮食充盈,据史料记载呢,那会儿一斗米呢是十三文,京师地区的一斗米呢也就不到20文,百姓的生活呢相对也是平和安定。唐玄宗呢提倡节俭,三品以下的大臣,包括自己后宫之中这些后妃以下的人都不能佩戴金玉这些东西,很多宫女呢还都被遣散,以此来节省宫廷的开支。这个唐玄宗跟他的大臣呢还安抚百姓,任用贤能,下令呢寻找前朝遗失的书籍典章,据说有近5万册的前朝遗书被找回。对外征讨呢唐朝也是战功赫赫,比如唐玄宗派兵跟其他番邦一起覆灭了后突厥汗国,契丹呢也多次被唐朝打败。开元时期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还是文化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圣字。那么自然这开元也就被推崇成了盛世。那么李世民开创了为什么叫贞观之治呢?我刚才说了啊,这种盛世的文治武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唐初的人口不到300万户,只有隋末时期的3分之1。隋朝时期人口最多的是890万户,大约是4600万人。李世民纵然文治武功卓越,但是隋末留下的那些个窗上啊,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愈合的。从乱到治,这就已经是一个很不容易达成的事儿了。古代的盛世啊,你肯定要有几代的积累才能达到的。你想想隋末的人口减少了3分之2,多少人都流离失所,冻死的冻死,饿死的饿死,别管是李渊在位还是李世民在位,估计那会儿很多田地还都荒芜着,没人种的,你把百姓能安抚下来去耕种,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其他的各种什么城池的损坏呀,沟渠的这个堵塞呀,驿站的失修啊,都需要你重新去弄。李世民再有文治武功,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恢复从而达到极盛的。想达到开元盛世的那些数据,在这种前提之下,客观条件是不允许的。唐初从李渊、李世民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历经好几代的积累,人口才突破了五千多万。在旧唐书中记载啊,天宝13年大唐的户数为981万户,人口呢约为5288万,比唐初的人口增加了三倍多。这就是古代的盛世和治世的区别,一个是人力可为,另外一个呢是人力可为,再加上前代的积累。中兴这个我想大家比较好理解,就是一个王朝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衰败之后,克服了种种困难和压力,使这个王朝从衰落之中恢复而来,这就可以称之为中兴。比如说明朝的嘉靖皇帝刚继位就励精图治,有了一番中兴的局面,史称嘉靖中兴。但是后20年呢,这嘉靖皇帝又都给你还回去了。
《古代盛世、治世、中兴全解析攻略》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盛世、治世与中兴是独特的篇章。治世乃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之时,像管子所说‘政治所兴在顺民心’。盛世则需文治武功极盛,如开元盛世,粮食充盈、对外战功赫赫。中兴是王朝衰败后复兴,如嘉靖中兴。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因唐初历经战乱,人口锐减、百废待兴,虽他文治武功卓越,但短时间难达盛世标准。了解这些,能助你深入洞悉历史发展脉络,感受不同时期的独特魅力。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探寻文化根源,都有极大帮助,让你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得更明白、更畅快。
古代盛世,治世,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评定标准,人口,文治武功,功绩,积累
[Q]:什么是治世?
[A]:治世是儒家提出的概念,指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
[Q]:什么是盛世?
[A]:一开始古人对盛世纯粹是形容词,后来评定标准加上文治武功极盛等硬性指标,要有千载传颂的功绩。
[Q]:盛世和治世有什么区别?
[A]:治世靠皇帝和大臣品性、能力达到政兴人和、天下太平即可;盛世需文治武功极盛且有客观条件,往往要有几代积累。
[Q]:什么是中兴?
[A]:中兴是一个王朝经历长时间衰败后,克服困难压力从衰落中恢复。
[Q]:为什么李世民开创的是贞观之治而不是贞观盛世?
[A]:唐初人口少,隋末留下诸多创伤,从乱到治不易,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盛世标准,需几代积累。
[Q]:古代盛世的评定标准后来有什么变化?
[A]:后来加上了文治武功方面必须达到极盛等硬性指标。
[Q]:文中提到的开元盛世有哪些表现?
[A]:粮食充盈,物价低,百姓生活平和安定,唐玄宗提倡节俭,任用贤能,找回大量前朝遗书,对外征讨战功赫赫。
[Q]:明朝嘉靖中兴后来怎么样了?
[A]:嘉靖皇帝刚继位励精图治有中兴局面,但后20年又衰败回去了。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