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期袁绍兵力推测
巅峰期的袁绍有多少兵力?先说结论,保守估计巅峰期的袁绍有战兵30万。注意,这不是号称是我的。个人估计袁绍都记清幽兵四州,其中冀州最为完整,清幽兵三州均没有全部占领。此外,袁绍还控有衍州、河内的一部分以上地区。在东汉末年能为袁绍提供多少兵力,我们将通过现有史料进行推测。三国志袁绍传称,公元199年,袁绍在消灭公孙瓒后重数十万。有朋友觉得这个数字是号称就像曹操在赤壁时称自己有水军80万众,但陈寿这段记载其实还真不是吹牛。我们往下看,袁绍从中精选精锐士兵10万,骑兵1万,用于南下与曹操决战,尽管是语记载袁绍南下只动用了不足5万,骑兵8000,但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后来曹操在官渡大胜时,就有杀哨卒8万,斩首七万余级等记载,卒能印证袁绍南下的兵马有十万之众。另一个可以证明袁绍人口兵力众多的记载来自三国志崔琰传。公元204年,曹操攻克袁氏在冀州的大本营魏郡邺城后,统计了冀州的户籍人口。在查看了冀州的在册户籍数后,曹操激动地对冀州别驾从事崔琰说,左岸户籍可得30万众,故为大州也。对于这句可得30万众,我们一般理解为曹操可以在冀州征得30万兵,参看后来三国时期各国的兵民比例,蜀记记载,蜀汉灭亡时,全国有28万户,男女94万口,10万军队。东吴灭亡时,全国有52万户,男女230万口,23万军队,基本都保持在1比10的兵民比放到冀州上来,那么此时的冀州就有300万人口。当然,曹操的征兵策略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冀州每户抽一人为兵,那么冀州可能有30万户。按照东汉平均每户有五口人的情况来计算,此时的冀州有150万在册人口。再极端一点的话,参考百万青州黄巾军中有30万人可以投入作战,那么冀州也可以有100万在册人口。要知道此时的冀州可是经历了元朝数年大战和天灾,百废待兴的冀州。袁绍统治时期的冀州人口只会更多能动员的兵力也会更多。当然并不是说袁绍一定会动用这么多的兵马打仗,只是说袁绍集团有能动员这么多兵马的潜力,但是冀州就胜兵如此,加上袁绍在青州、幽州、并州等地的人马,说袁绍有兵数十万绝非危言耸听。我们再来看并州,袁绍的外甥高干担任并州刺史,按照我们之前视频内容中的推测,高干所能掌控的滨州领土有上党、西河、太原等郡,虽然并不完整,但高干的兵马也不少。天昭传提到,公元204年时,高干左有恒山之险,又有大河之固,带甲五万,北阻强胡,这里的代价指的就是士兵,可见占据不完整的并州的高干手中也有5万常备兵力,当然这5万人里应当包括了并州的南匈奴、乌桓各部的胡人雇佣兵。袁绍的长子袁熙控制大部分青州,无论人口还是兵力,青州都肯定在并州之上,袁绍的次子袁熙控制幽州的西南部,考虑到后来袁熙手下的大将鲛楚张南、反叛后驱帅朱俊、太守令长,整合了幽州的兵力,陈兵数万,可见袁熙的实力亦不容小觑,不过应当多不过高干在并州的兵马。最后我们推测袁绍在并州、青州、幽州的常备兵力有15万,至于冀州,只要袁绍愿意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全力压榨的话,可以达到曹操所说的可得30万众甚至更多,但袁绍完全没必要这么做,所以冀州的常备兵力我们也按15万来算。至于袁绍在河内、东郡等地的人口和兵力,由于太少就忽略不计了,那么巅峰期的袁绍就有战兵30万。
《袁绍兵力攻略:多因素剖析其巅峰实力》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袁绍势力曾盛极一时。那么,巅峰期的袁绍究竟有多少兵力呢?
首先,冀州是袁绍的重要根基。从三国志崔琰传可知,曹操攻克邺城后,冀州户籍可得30万众。参考三国其他国家兵民比例,冀州人口众多,即便保守估计,也能为袁绍提供可观兵力。若每户抽一人为兵,按东汉平均每户五口计算,冀州有150万在册人口,潜力巨大。
青州方面,袁绍长子袁熙控制大部分地区。青州人口和兵力在并州之上,虽具体数字难明,但实力不容小觑。
幽州西南部由袁绍次子袁熙掌控。后来其手下大将整合兵力陈兵数万,实力亦不容轻视。
并州刺史是袁绍外甥高干。公元204年,高干带甲5万,北阻强胡,可见其手中常备兵力。
综合来看,冀州常备兵力保守按15万算,青州、幽州、并州推测常备兵力共15万,再加上袁绍在其他地区可动员的兵力,巅峰期袁绍有战兵30万,实力强劲。这也让我们看到袁绍在当时逐鹿中原的雄厚资本,以及其在乱世中崛起的重要支撑。
袁绍兵力,冀州,青州,幽州,并州,东汉末年,三国志,户籍人口,兵民比例,常备兵力
[Q]:袁绍巅峰期兵力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A]:综合考虑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的兵力情况,冀州按15万算,其他三州共15万,得出袁绍巅峰期有战兵30万。
[Q]:冀州兵力是怎么估算的?
[A]:参考三国志崔琰传,结合三国兵民比例及不同征兵策略推测,冀州常备兵力按15万算。
[Q]:青州兵力情况如何?
[A]:袁绍长子袁熙控制大部分青州,人口和兵力在并州之上,但具体兵力未明确给出。
[Q]:幽州兵力有多少?
[A]:袁绍次子袁熙控制幽州西南部,后来其手下整合兵力陈兵数万,实力不容小觑。
[Q]:并州兵力呢?
[A]:袁绍外甥高干担任并州刺史,公元204年带甲5万,北阻强胡。
[Q]:袁绍在河内、东郡等地的兵力为何忽略不计?
[A]: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和兵力太少,对整体兵力影响不大。
[Q]:曹操说的冀州可得30万众是什么意思?
[A]:一般理解为曹操可以在冀州征得30万兵。
[Q]:袁绍集团实际打仗会动用这么多兵力吗?
[A]:不一定,只是说袁绍集团有能动员这么多兵马的潜力。
《袁绍兵力攻略:多因素剖析其巅峰实力》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袁绍势力曾盛极一时。那么,巅峰期的袁绍究竟有多少兵力呢?
首先,冀州是袁绍的重要根基。从三国志崔琰传可知,曹操攻克邺城后,冀州户籍可得30万众。参考三国其他国家兵民比例,冀州人口众多,即便保守估计,也能为袁绍提供可观兵力。若每户抽一人为兵,按东汉平均每户五口计算,冀州有150万在册人口,潜力巨大。
青州方面,袁绍长子袁熙控制大部分地区。青州人口和兵力在并州之上,虽具体数字难明,但实力不容小觑。
幽州西南部由袁绍次子袁熙掌控。后来其手下大将整合兵力陈兵数万,实力亦不容轻视。
并州刺史是袁绍外甥高干。公元204年,高干带甲5万,北阻强胡,可见其手中常备兵力。
综合来看,冀州常备兵力保守按15万算,青州、幽州、并州推测常备兵力共15万,再加上袁绍在其他地区可动员的兵力,巅峰期袁绍有战兵30万,实力强劲。这也让我们看到袁绍在当时逐鹿中原的雄厚资本,以及其在乱世中崛起的重要支撑。
袁绍兵力,冀州,青州,幽州,并州,东汉末年,三国志,户籍人口,兵民比例,常备兵力
[Q]:袁绍巅峰期兵力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A]:综合考虑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的兵力情况,冀州按15万算,其他三州共15万,得出袁绍巅峰期有战兵30万。
[Q]:冀州兵力是怎么估算的?
[A]:参考三国志崔琰传,结合三国兵民比例及不同征兵策略推测,冀州常备兵力按15万算。
[Q]:青州兵力情况如何?
[A]:袁绍长子袁熙控制大部分青州,人口和兵力在并州之上,但具体兵力未明确给出。
[Q]:幽州兵力有多少?
[A]:袁绍次子袁熙控制幽州西南部,后来其手下整合兵力陈兵数万,实力不容小觑。
[Q]:并州兵力呢?
[A]:袁绍外甥高干担任并州刺史,公元204年带甲5万,北阻强胡。
[Q]:袁绍在河内、东郡等地的兵力为何忽略不计?
[A]: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和兵力太少,对整体兵力影响不大。
[Q]:曹操说的冀州可得30万众是什么意思?
[A]:一般理解为曹操可以在冀州征得30万兵。
[Q]:袁绍集团实际打仗会动用这么多兵力吗?
[A]:不一定,只是说袁绍集团有能动员这么多兵马的潜力。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