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隋朝末年第一名将张须陀,看他如何征战一生

share
这是一位很少被后人提及的隋朝名将,一生骁勇善战,数败叛军,绝境之下又能绝处逢生。他爱民如子,心系百姓,为了救济灾民甘愿冒死,成为了隋炀帝很少善待的朝廷大臣。他更是一位爱惜部下的好领导,为了营救手下四处险境,甚至为此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我们本期视频就来了解隋朝末年的第一名将张须陀,张须陀出生于公元565年,弘农阌乡县(今河南省灵宝市)人,他的先祖早在三国时期便是吴国官吏,他的前三位也分别在南北朝时期担任过朝廷官员,等到张须陀所在的隋朝时期,张须陀更是成了历史上的著名将领,为隋朝平定了数次农民起义。根据《隋书》记载,张须陀有勇有谋,性格刚烈,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一位打仗能力非常强悍的武将。公元597年,此时正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在位时期,当时的昆州刺史举兵反隋,张须陀于是随军征讨叛军,然后因为出色的表现升任官职,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汉王杨谅认为杨广得位不正,于是在今天的山西太原南部起兵造反。张须陀则跟随隋朝的开国大臣杨素平定叛乱,在镇压杨谅期间又立战功。六年之后,45岁的张须陀已经升任为齐郡通守。当时的隋炀帝因为征伐高句丽而大举征兵,导致百姓无法耕作,粮食价格飞速上涨,多地引发了严重的饥荒,张须陀于是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有人也许会说,作为地方官员,开仓赈灾无可厚非,并没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但是隋炀帝曾经严令不得私开粮仓,而当时的隋炀帝正在征伐高句丽的战场,张须陀若要派人请命,往来时间最少需要一年之久,可是灾情紧急,刻不容缓,张须陀于是决定先斩后奏,冒死放粮。通过这点可以看出,张须陀绝对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他在之后做好了受罚的准备,但是隋炀帝不但没有责罚,反而予以重赏,这也说明此时的张须陀在隋炀帝的心里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当时的隋朝义军四起,许多地方官吏因为镇压失利而弃城逃跑,甚至有人直接开门出迎,张须陀则是誓死效忠国家,竭尽全力地维护隋朝的利益。公元611年,长白山地区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投靠了长白山的反隋义军,义军头领王薄很快拥有了数万之众,并且多次打击了朝廷派出的围剿部队,张须陀于是亲自带兵征讨,王薄听闻之后非常惧怕,于是率众南下转战其他地区,可他就在掉以轻心之际,张须陀居然再次出现,斩首其数千兵士。王薄面对张须陀的攻势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带领剩余士兵北渡黄河,而张须陀也没就此罢手,在临邑斩首了5000叛军才停止追击。公元613年,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杨素之子杨玄感趁机起兵造反,最后造反失败,自杀而亡。隋炀帝随后下令追究了三万多人,其中两万多人遭遇冤死,所有接受过杨玄感救济的百姓全被坑杀。可是隋炀帝的大杀特杀使得各地起义越发严重。王薄又连同其他叛军再次起兵,之后张须陀奉命镇压,首先以水军阻断其物资输送,然后亲自率领2万步骑攻击叛军,王薄联军又遭重创,兵败溃逃。张须陀所获的辎重不计其数,隋炀帝因此专门派人为他画像。张须陀不仅有着出色的用兵能力,他的自身武力其实也非常厉害。王薄联军退兵之后,与其联盟的两万叛军又在同年突袭历城,张须陀因为事出突然,没有准备,仅以五名骑兵与叛军作战,虽然最后身陷重围,但他却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之下,一直拖至援兵入城。史书记载他身中数创,勇气绝伦。虽然没有明确他的击杀记录,但他既然能以区区几人拖延至援军到来,就足以说明他的武力绝伦。我们熟悉的唐朝开国名将秦琼和罗士信,其实曾经也是张须陀的手下。当时北海郡的反隋义军迅速崛起,张须陀认为只有派出骑兵方能获胜,但是这股反军兵威强盛,张须陀手下没人愿意请命出战。就在众人不敢应声之时,并不出名的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挑选部分精兵向叛军发起突袭。叛军果然如张须陀所料,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大败。公元614年11月,张须陀统兵围剿占据在蹲口山的左孝友叛军,左孝友在隋军的紧逼之下率众投降,张须陀因此威震东夏,被任命为河南道十二军的处置讨捕大使。这里的河南道并非河南省,而是包括隋朝时期的河南和山东全省,还有河北、山西、江苏以及安徽四省的部分地区。所以张须陀的掌管地区相当广阔,并且有着升迁官员的权力,秦琼也在张须陀的手下开始了传奇的人生。涿郡人卢明月也是一位农民起义英雄,其队伍经过一年多的转战,各地已经发展到了十万多人,其中还包括很多隋朝的归附军队,所以卢明月的这支队伍有着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积累的物资也是非常的充足。双方614年12月,卢明月的十万大军屯驻在祝阿,张须陀于是率领1万兵马进行征讨。但是此战打得非常艰难,双方于是进入了十几天的相持状态,这样的局面对于张须陀军非常不利,因为他的军队已经出现了粮草用尽的问题,更糟糕的是,张须陀的军队多数为步兵,而卢明月的军队有半数骑兵。张须陀在机动方面完全处于劣势,所以他面临着进无可进退不能退的危险局面。没办法,此时的张须陀只能兵出险招,他派秦琼带领千名精兵隐蔽在树林之内,然后自带兵马假装溃逃,诱敌追击。卢明月军果然上当,带领大量兵马进行追击。秦琼立刻攻入叛军营寨,放火焚烧,卢明月发现中计之后立即回救,结果又被张须陀折返夹击,仅以数百骑兵突围。公元616年,曾经跟随杨玄感造反的李密加入了瓦岗寨,瓦岗寨的翟让在李密的建议下夺取了隋朝粮仓,从而进一步壮大了实力。隋炀帝于是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领万余精锐讨伐翟让。其实翟让本人非常惧怕张须陀,以他的能力完全不是张须陀的对手。但是此时的瓦岗寨已经有了李密,张须陀因为翟让的接连后退而紧追不舍,却没想到李密已经布置了千余伏兵,结果突然遭遇了瓦岗军的前后夹击,损失惨重,他本人经过一番拼杀之后得以突围,但是他的部下依然处在围攻之内,张须陀为了营救部下,先后四次冲入险境,结果在最后一次被李密和翟让等人斩杀。张须陀一死,让隋炀帝失去了最后一层护甲,他的手下再无可以镇压叛军的将领,所以隋炀帝在两年之后被政变处死。
### 隋朝末年名将张须陀攻略

在隋朝末年的乱世中,张须陀无疑是一颗璀璨的将星。他一生骁勇善战,为隋朝平定了数次农民起义,其事迹令人赞叹。

张须陀出生于公元565年,弘农阌乡县人。他的先祖早在三国时期便是吴国官吏,家族底蕴深厚。到了隋朝,他更是凭借自身能力成为著名将领。

公元597年,随军征讨叛军让他初露锋芒,此后不断立下战功。隋炀帝时期,他在多个战役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面对饥荒时,冒死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尽显爱民之心。

在与叛军作战时,他多次以少胜多。比如对阵王薄联军,他先是阻断其物资输送,后亲自率领步骑攻击,重创敌军。面对卢明月的十万大军,他虽处于劣势,但巧用计策,派秦琼突袭敌营,最终取得胜利。

然而,他最终在与瓦岗军的战斗中,因李密设伏而不幸战死。他的死对隋朝影响重大,隋炀帝失去了重要的镇压力量。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张须陀的事迹,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能从他身上学到忠诚、勇敢和智慧,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心系百姓,为正义而战。
隋朝末年、张须陀、名将、农民起义、赈灾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