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究竟是曹魏的车骑将军还是征西车骑将军?

share
有朋友问张郃到底是曹魏的车骑将军还是征西车骑将军?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还是因为相关史料记载比较模糊。我们来看三国志张郃传原文,张郃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后班师回京,待征西车骑将军。在不断据的情况下,这个征西车骑将军号确实有些不伦不类。我们知道汉魏以来有征西将军号,有车骑将军号,但二者合体还是头一例。东晋史学家常璩认定张郃担任的就是征西车骑将军,所以在他的著作华阳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征西车骑将军张郃由子午的记载。如此说来,魏帝曹叡确实是为张郃发明出了这么一个车骑将军号。可问题在于,三国志的三少帝纪里明确提到了张郃是以车骑将军的职位配享曹魏太庙的。张郃于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中箭身亡。史书有关张郃的升迁记载止于那句拜征西车骑将军,且没有提到张郃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将军,那么三少帝纪的记载似乎能够说明张郃是当过车骑将军的。同样,在《晋书》的宣帝纪和《晋书》《宋书》的天文志里,张郃的职位都被记为车骑将军,可与三少帝纪互为佐证。如此说来,张郃生前确实做到了车骑将军。这种说法与张郃本传相冲突吗?其实并不冲突,古人写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现在来给陈寿原文的拜征西车骑将军断句,在征西和车骑之间加个顿号。那么这句所表述的就是张郃先后被拜为征西将军、车骑将军,李谦,征西将军、车骑将军。因为从征西将军迁为车骑将军,陈寿索性省略了征西后面的将军二字。这种情况在史书中很常见,比如三国志吕乂传说,吕乂兼新都绵竹令,新都和绵竹是广汉郡的两个县,这里肯定是说吕乂先后担任这两个县的县令,而不是说吕乂做了新都、绵竹这个县的县令。三辅决录也提到刘备以射援为广汉太守,刘备肯定不会新设一个广汉蜀郡,这里显然是说射援先被任命为广汉太守,后转任蜀郡。三国志夏侯惇传里还提到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地位,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夏侯懋当然是先做了安西将军,后任镇东将军。要是认定夏侯懋得了个安西镇东将军号,那也太奇葩了。所以太守以为张郃先拜征西将军,后任车骑将军。这样张郃传、三少帝纪、晋书、宋书之间的记载也就都不冲突了,那么华阳国志的记载就成了孤证。当然,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如果张郃生前真的做到了车骑将军,那就跟曹魏的另一位车骑将军任期冲突了。按明帝纪魏太和4年2月15日,也就是公元230年的时候,曹魏以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为太和七年冬12月,公孙渊升为大司马,江表传在孙权给公孙渊的诏书里也提到,公孙渊在当年是曹魏的车骑将军,也就是说,公孙渊于公元230至233年间担任车骑将军,为张郃死于231年,哪怕张郃是去世的,当年才做到车骑将军,这也与公孙渊的任期重叠了。倘若认定张郃担任的是征西车骑将军,则张郃与公孙渊就不会存在军职上的冲突。太守认为,曹魏或出于统战需要,对外给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车骑将军号,但对内仍以为曹家打工30年的外姓老将张郃为车骑将军,以示荣宠。有人觉得张郃并非士卒,还是降将,能做到未必三公的车骑将军,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但千万不要高估他这个车骑将军的含金量,张郃不开府,没有一同三思,更不能都督地方而为人。虞溥已经告诉我们了,曹魏的车骑将军担任都督的情况下,仪同与四征将军相同。若不为都督,只是持节归四征将军同属仪同,跟四方杂号将军相同。当然了,在朝按文散官之例,车骑将军还是位次三公的张郃一辈子没做过战区都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空降了大将军司马懿、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帅张郃等将,所以张郃官位虽高,但本质上跟司马懿手下其他杂号将军没什么区别。
### 深入解析张郃在曹魏的军职迷雾

张郃,这位在三国历史中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其在曹魏的军职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究竟他是车骑将军还是征西车骑将军呢?这背后的真相可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相关史料记载的模糊性,让我们对张郃的军职判断陷入了困境。三国志张郃传原文中,张郃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后班师回京,待征西车骑将军。这个征西车骑将军号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毕竟汉魏以来虽有征西将军号和车骑将军号,但二者合体还是头一例。

东晋史学家常璩认定张郃担任的就是征西车骑将军,在他的著作华阳国志中,有征西车骑将军张郃由子午的记载。然而,三国志的三少帝纪里明确提到张郃是以车骑将军的职位配享曹魏太庙的。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张郃到底担任过哪些军职呢?

史书有关张郃的升迁记载止于拜征西车骑将军,且未提及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将军。但在《晋书》的宣帝纪和《晋书》《宋书》的天文志里,张郃的职位都被记为车骑将军,可与三少帝纪互为佐证。如此看来,张郃生前确实做到了车骑将军。

那这种说法与张郃本传相冲突吗?其实并不冲突。古人写书没有标点符号,给陈寿原文的拜征西车骑将军断句后发现,张郃先后被拜为征西将军、车骑将军。陈寿省略了征西后面的将军二字,这种情况在史书中很常见。

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如果张郃生前做到车骑将军,会与曹魏另一位车骑将军公孙渊的任期冲突。公元230至233年间公孙渊担任车骑将军,而张郃死于231年,哪怕他当年才做到车骑将军,任期也会重叠。倘若认定张郃担任的是征西车骑将军,则二者不会存在军职冲突。

太守认为,曹魏可能出于统战需要,对外给公孙渊车骑将军号,对内仍以张郃为车骑将军,以示荣宠。不过,张郃虽为车骑将军,但含金量不高,他不开府,不能都督地方,本质上跟司马懿手下其他杂号将军没什么区别。

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深入分析,我们逐渐拨开了张郃军职的迷雾,对三国历史中的这一细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张郃,车骑将军,征西车骑将军,史料记载,三国志
[Q]:张郃到底是曹魏的车骑将军还是征西车骑将军?
[A]:相关史料记载模糊,三国志张郃传、三少帝纪、晋书、宋书等记载存在差异,经分析认为张郃先拜征西将军,后任车骑将军。
[Q]:三国志张郃传原文是如何记载张郃职位的?
[A]:张郃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后班师回京,待征西车骑将军。
[Q]:东晋史学家常璩对张郃军职有什么认定?
[A]:常璩认定张郃担任的是征西车骑将军,在华阳国志中有相关记载。
[Q]:三国志三少帝纪里张郃是以什么职位配享曹魏太庙的?
[A]:三少帝纪里明确提到张郃是以车骑将军的职位配享曹魏太庙。
[Q]:史书有关张郃升迁记载止于哪里?
[A]:史书有关张郃的升迁记载止于那句拜征西车骑将军,且未提到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将军。
[Q]:哪些史书能佐证张郃是车骑将军?
[A]:《晋书》的宣帝纪和《晋书》《宋书》的天文志里,张郃的职位都被记为车骑将军,可与三少帝纪互为佐证。
[Q]:张郃担任车骑将军与公孙渊任期有冲突吗?
[A]:有冲突,公元230至233年间公孙渊担任车骑将军,张郃死于231年,若张郃生前做到车骑将军任期会重叠,认定张郃为征西车骑将军则无冲突。
[Q]:张郃作为车骑将军含金量如何?
[A]:张郃虽为车骑将军,但不开府,没有一同三思,更不能都督地方,本质上跟司马懿手下其他杂号将军没什么区别。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