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齐桓公的霸业兴衰之路

share
天下有道,则征伐自天子处。天下无道,则征伐自诸侯处。那如果天子没有能力来匡正天下,就得有人来替他做这个事情。第一个替天子行使这个权利的是谁啊?齐桓公。上期我们说了,齐国呢,经过管仲的改革,然后国力蒸蒸日上。那么齐桓公呢,就开始准备实现他的霸业了。首先啊,他得立威,他找的第一个目标是谁啊?鲁国。这个道理呢,也简单啊,一他离得近,管仲制定的国策,其中就有****进攻。二呢就是当年鲁国支持的是公子鸠啊,去跟桓公啊争位,那桓公得报仇。所以在齐桓公继位的第二年,就开始攻打鲁国。这场仗啊,打的不太顺啊,但是这场仗呢,非常出名,就是咱们语文课本上的曹刿论战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场仗啊,齐国没有打赢,一是因为啊,这个曹刿足智多谋,第二点啊,也反映出当时齐国的军力还不是十分强大,因为啊,刚刚改革,它需要一定的时间。那这个时候,鲁国发现齐国打不赢它,哎,它接着呢,它就去攻打宋国去了。我们要知道啊,当时宋国鲁国那也是大国,期间啊,宋鲁两次交战。那在宋鲁交战的时间,齐国啊,趁机发展,桓公二年灭掉谭国。三年后,齐国邀请宋、陈、蔡诸国在北杏会盟,以帮助宋国平定宋国内乱。因为在此之前,宋国爆发了内乱。同时呢,当时也召了遂国,那遂国没有去,齐桓公呢,找了个借口,就把遂国也给灭了。在这个时候啊,大家看到啊,齐桓公已经能号召不少诸侯了。在这年冬天,齐鲁两国会盟,在会盟期间啊,这个鲁国的将领曹沫突然就冲了出来,挟持齐桓公,逼迫齐桓公归还之前齐国占领鲁国的土地。齐桓公当时答应了,咱们想想,这刀架脖子上,你不答应也不行。但是事后啊,齐桓公想反悔,就不给人家了。但是管仲劝齐桓公说,咱不能贪这点蝇头小利,失信于天下诸侯,你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答应的,既然答应人家了,就要做到。那桓公就听了管仲的劝,归还了鲁国的土地,以取信于天下。桓公六年,这个宋国呀,它违背了北杏之盟,齐桓公呢,又邀请陈、曹两国一起伐宋,然后啊,同时他还邀请了周天子,于是周天子派兵三国联军一起伐宋,宋国屈服。我们看啊,到这个时候,周天子也得看桓公的脸色,就是我喊你来,你得来给我面子,这叫啥?春秋版的奉天子,一讨不臣。同年,郑国内乱,郑厉公复位,他为了安全,就找齐国为依靠。第二年,齐桓公邀宋、陈、卫、郑、许、曹等国会盟。史书对这段的记载叫做齐始霸也。当时,周天子赐桓公为侯伯,就是诸侯之长,黄河下游诸侯纷纷归附齐国。那在齐国称霸的时候,南方楚国也同时崛起,同时,它的势力也渗入中原,先攻蔡,又侵郑。楚国的历史跟发展,后面我们讲楚国的时候会单独说道。那这个时候,楚国已经是个大国了,对中原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其实春秋争霸,脉络很简单,我们简单来概括就是中原霸主领着兄弟们打楚国,这是南边,楚国北边。同时,燕国也不断受到山戎的侵扰。那齐桓公就带领诸侯帮助燕国讨伐山戎,一直打到孤竹国附近,得胜而归。南方,帮助中原各国抵抗楚国的入侵。公元前659年,楚国入侵郑国。齐桓公邀请宋、郑、曹、邾等国会盟,一起救郑国。三年之后,桓公又邀请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讨伐楚国的小弟蔡国。就当时,楚国都蒙了,这齐国要干嘛呀?就说就跟我杠上了。然后,楚国派使者跟齐桓公去交涉,他说,君在北海,寡人在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何故也。咱俩还离十万八千里,老跟我过不去干啥呀?桓公就说,你不向天子朝贡,大罪。楚国无话可说,只能认罪。之后,齐桓公不断调节诸侯内部的矛盾,稳定周王室的内乱。我们看齐桓公,他的争霸,很少灭掉人家的国家,而是帮助小弟对抗外敌,稳定内部,尊重周王室。你不尊重周王室,我就干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尊王攘夷。齐桓公三十五年,齐国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会盟。当时,周天子专门派使臣给齐桓公赐祭肉。那按照规定,天子赐肉,桓公是要下阶来跪拜的。当时使臣说,这个桓公啊,年纪大了,而且劳苦功高,不用下阶跪拜。但是桓公还是坚持下阶跪拜。桓公恪守礼法,给予天子充分的尊重。同年秋天,桓公又与各国订立盟约。凡我同盟之人,订立盟约,同归于好。之后,重申天子禁令:一不可壅塞泉水,二不可多藏粮谷,三不可更换嫡子,四不可以妾为妻,五不可妇人干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葵丘之盟,也是桓公霸业的巅峰。我们看桓公,他就是以身作则,我自己得先立得正,你看,处处占个理,我尊重天子,帮扶弱小,尊周氏,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所以孔子才会说,桓公正而不谲。对吧,晋文谲而不正。那桓公的霸业,在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表现在什么地方?当时有几个国家受到了戎狄的入侵,而南方的楚国也一直在扩张,后来还灭了弦国。齐国当时都没有加以干涉,证明齐国这个时候,随着人才的凋零,国力也随之下降,就不太行了。尤其是管仲的去世,再加上桓公暮年,宠幸小人,齐国的国力也就不复当年了,他想管他也管不了了。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桓公几个儿子为了争位,互相攻打,齐国一片内乱。桓公的尸体放在那两个多月,才入殓,叫做什么停尸不顾,束甲相攻,齐国的霸业也就从此结束了。好,那这一期我们就讲到这,正说历史,这个我专门做了个合集,大家喜欢看就加合集,就不用在我主页里来回翻找了。
# 春秋霸业攻略:齐桓公的崛起与称霸之路
在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齐桓公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管仲的辅佐,成就了一番霸业。

齐桓公继位后,面临着诸多挑战。他首先选择鲁国作为立威的目标,虽因曹刿论战初战不利,但随后齐国在宋鲁交战时趁机发展,灭掉谭国,又通过北杏会盟等举措,逐渐壮大势力。

在争霸过程中,齐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他帮助燕国讨伐山戎,抵御楚国入侵,还多次会盟诸侯,调解内部矛盾,稳定周王室。葵丘之盟更是他霸业的巅峰,他恪守礼法,赢得各方尊重。

然而,随着管仲去世和桓公暮年宠幸小人,齐国国力逐渐衰退。最终,齐桓公去世后,诸子争位,齐国陷入内乱,霸业终结。

对于想要了解春秋历史的人来说,齐桓公的霸业是一段不可错过的精彩篇章。它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领导者的智慧与谋略。通过研究齐桓公的经历,我们能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无论是在团队管理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齐桓公,霸业,尊王攘夷,春秋争霸,会盟,鲁国,楚国,管仲,周天子,葵丘之盟
[Q]:齐桓公为什么要先攻打鲁国立威?
[A]:一是鲁国离齐国近,二是当年鲁国支持公子纠与桓公争位,桓公要报仇。
[Q]:齐国与鲁国的战争中,齐国为何失败?
[A]:一是曹刿足智多谋,二是齐国刚改革,军力还不够强大。
[Q]: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策略是怎样的?
[A]:尊重周王室,帮扶弱小对抗外敌,稳定内部,不尊重周王室就讨伐。
[Q]:葵丘之盟有什么重要意义?
[A]:是桓公霸业的巅峰,重申天子禁令,展现了桓公对礼法的尊重。
[Q]:齐国后来为什么走向衰落?
[A]:管仲去世,桓公暮年宠幸小人,人才凋零致国力下降。
[Q]:齐桓公在与楚国交涉时,依据什么指责楚国?
[A]:楚国不向天子朝贡。
[Q]:齐桓公称霸过程中进行了哪些会盟?
[A]:北杏会盟、邀宋臣魏政等会盟、葵丘会盟等。
[Q]:郑国为什么找齐国为依靠?
[A]:郑国内乱,郑厉公复位后为求安全,所以找齐国依靠。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