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唐战神李绩的传奇一生
他与李靖并列为大唐战神凌烟阁24功臣之一,72岁依然统兵远征,消灭了唐朝的最大劲敌,他一生虽然效力过六位老板,却依然被公认为忠义之臣,并在凶险的宫斗之中屹立不倒。我们本期视频就来了解大唐战神李靖的传奇一生。李记出生于594年的隋朝,自茂公曹州理湖人及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此时的李继名叫徐世勣,史书记载其家多同蒲,激励数千中,是真正的富豪家庭。但是少年时期的徐世纪并未享乐于富二代生活,而是准备加入一股势力进行反隋战争,就这样,17岁的徐世纪参加了当时由翟让带领的瓦岗寨。当时运河之上经常会有运输着大量财物的官司船屡,徐世勣则建议不要骚扰附近的乡人,应该劫掠运河上的那些船只。瓦岗寨在他的建议之下一夜暴富,并且很快发展到了一万多人。616年,隋朝名将张须陀准备攻打翟让,翟让因为之前与张须陀有过几次交手,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所以面对张须陀的此次进攻深感惧怕。22岁的徐世纪和已经加入瓦岗寨的李密则是建议迎敌。瓦岗军最终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将2万随军全部歼灭。通过此战,徐世基认为李密是夺取天下的英雄,李密于是在徐世勣等人的拥护下,接任了瓦岗寨的首领。徐世基23岁那年,河南以及山东等地因为突发大水,爆发饥荒,再加上朝廷赈灾不利,每天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徐世勣即便向李密进言,攻夺溧阳的粮仓。李密一级下令之后,徐世勣带领5000士兵渡河突袭,最日便成功占领了粮仓,然后放粮赈灾,李密因此民心归附,几天之内发展了二十多万士兵。然而随着瓦岗寨的势力日益壮大,李密开始变得骄傲自满,众将离心离德,最终被隋朝权臣王世充打败,走投无路之下投靠了唐朝李渊。徐世基与李密失联之后,接管了所有地盘,后来徐世勣听说李密已经投靠了李渊,认为瓦岗寨的这些地盘也该随着李密归附唐朝,于是将现有州界的具体情况全部记录,并书记于李密,让他本人献给李渊获取公保。李渊听说之后,对他非常欣赏,夏诏封他为黎阳总管和上柱国,然后次行为李。从此,25岁的徐世基名叫李世纪。619年11月,河北军阀窦建德攻占了李阳,李世基的父亲与众人被俘,已经撤离的李世基为了父亲的安危,只能返回投降。窦建德将其父亲作为人质,要求李世纪继续镇守溧阳。不久,李世基因为打败王世充所部取得了窦建德的信任,并且说通了窦建德亲征河南。其实此时的李世基依然心系唐朝,他准备这次机会杀掉窦建德就回父亲。但是在他即将行动时,窦建德因为妻子生产改变计划,导致李世纪的行动暴露,李世基只能带领十几人回归唐朝。不过他的忠义打动了窦建德,他的父亲并未受到任何伤害。李世基的此次归唐是他战神之路的开始,他追随秦王李世民四处征战,先后平定了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以及李世石等多方势力,为唐朝的稳定立下了诸多战功。李世民在626年因为楚、魏之争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因为不愿参与政治斗争,保持中立,李世民继位之后,将他拜为定州都督。李世纪35岁那年,李世民决定由李靖作为统帅攻打东突厥。李世纪被授为行军大总管,统帅十万军队。东突厥的协利可汗错误的判断了唐军的行军速度,没想到李靖居然带领三千精兵宿星夜袭。协利可汗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仓皇北撤,然而唐军的另一支小队早已拦截于白岛,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北部,领兵的正是大总管李世基。突厥被唐军打得溃不成军,协力可汗只能西讨铁山,并且收拢数万残部之后向唐朝求和,唐朝于是派出使者出使安抚李世基,认为使者的初始必定让东突厥放松戒备,这是对其用兵的大好时机。而李靖当时也恰有此意,两人于是一拍即合,连夜分部出发。协力可汗没想到李靖再次来袭,于是带领部队向沙漠逃去,结果又遭李世纪的堵截,最终五万多人被俘。637年,43岁的李世纪被封为英国公。他在任职于宾州期间,让突厥不敢侵犯李世民,曾把李世纪比作长城。之后,李世民的几个儿子各自拉拢党羽,对太子之位展开了明争暗斗,李世基与当年玄武门事变的态度一样,依然保持独立,远离宫斗。643年,太子李承乾因为企图谋反被废,晋王李治成为了当朝太子,49岁的李世纪被封为太子詹事,同年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两年后,李世民决定出兵征讨高句丽。李世纪率领6万人马在幽州与各路唐军汇合,然后声东击西,直抵辽东城下,并且通过12天的围攻,斩杀敌军一万多人。李世纪又参与了安史城之战,曾建议李世民在攻克之时,将城内的高沟里百姓全部坑杀,然而这也迫使安史城内军民展开了全力抵御,导致唐军在入冬之前久攻不下,李世民最终只能班师回朝。649年,李世民大限将至,卧病不起,他担心李治在他死后无法控制战功赫赫的李世纪,于是决定将其贬为外官。然后让李治继位之后在召会重用,以此获得李世纪的中心。55岁的李世纪知道这是帝王之术,于是立刻启程出任叠州都督。李治在继位之后,又将其册封为尚书左仆谒。因为李世纪需要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所以从此改名为李绩。李绩61岁那年,高宗李治准备将武则天立为皇后,长孙无忌等大臣坚决予以反对,李季则故意称病,置身事外。李治于是向他暗中询问,李绩则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要过问他人?武则天因此成功上位。而李绩虽然在武则天得势之后深得信任,但他依然与武则天保持距离,这也让他能在危机四伏的朝廷斗争之中屹立不倒。11年后,掌管高句丽国势的全南生被两位兄弟联合攻打,全南生于是决定归附唐朝,同时恳请唐朝出兵援助。72岁的李记再次统兵,并且连把高沟篱12城,随后经过一个月的战斗,一举攻陷了高句丽首都,高句丽至此灭亡。唐军此战共获176座城池,李绩被加授为太子太师。公元669年,76岁的李记身患重病,他豁然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拒绝一切治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开怀畅饮,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一个潇洒的结局。李济的去世让李治非常悲痛,不仅赐其棺木,还允许陪葬于昭陵,然而,武则天却在15年后削除其所有官爵,并且掘开坟墓,砍碎棺椁,他的姓氏也被恢复为徐姓。然而武则天为何不顾李济之恩如此狠毒?我们下期讲解李济之子李敬业的历史故事。
### 探秘大唐战神李绩的传奇征战路
李绩,这位大唐时期的传奇人物,与李靖同列凌烟阁24功臣,一生战功赫赫。
他年少投身反隋,在瓦岗寨崭露头角,凭借智慧劫掠运河船只助其壮大。面对隋朝名将张须陀的进攻,他与李密巧妙迎敌,用诱敌深入之计大获全胜。此后,他又在困境中为瓦岗寨夺得粮仓,赢得民心。
归唐后,他追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多次关键战役,平定多方势力,为唐朝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在与东突厥的战斗中,他与李靖默契配合,重创敌军。
面对复杂的宫廷斗争,他始终保持独立,远离纷争。无论是太子之位的争夺,还是武则天立后的风波,他都巧妙应对,屹立不倒。
72岁高龄时,他再度统兵远征,灭亡高句丽,为唐朝开疆拓土。他的一生,是忠诚与智慧的传奇,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大唐战神,李绩,凌烟阁24功臣,征战历程,忠义之臣
### 探秘大唐战神李绩的传奇征战路
李绩,这位大唐时期的传奇人物,与李靖同列凌烟阁24功臣,一生战功赫赫。
他年少投身反隋,在瓦岗寨崭露头角,凭借智慧劫掠运河船只助其壮大。面对隋朝名将张须陀的进攻,他与李密巧妙迎敌,用诱敌深入之计大获全胜。此后,他又在困境中为瓦岗寨夺得粮仓,赢得民心。
归唐后,他追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多次关键战役,平定多方势力,为唐朝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在与东突厥的战斗中,他与李靖默契配合,重创敌军。
面对复杂的宫廷斗争,他始终保持独立,远离纷争。无论是太子之位的争夺,还是武则天立后的风波,他都巧妙应对,屹立不倒。
72岁高龄时,他再度统兵远征,灭亡高句丽,为唐朝开疆拓土。他的一生,是忠诚与智慧的传奇,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大唐战神,李绩,凌烟阁24功臣,征战历程,忠义之臣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