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文人与武林高手的传奇一生

share
提到酒仙,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我们的印象中,诗人总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弱不禁风的感觉,跟那些武林侠客没有半点关系。但你知道吗?李白不仅能文,而且是位不折不扣的武林高手。李白自小狂傲,争强好斗,这也许跟他的家庭背景有着一定关系,因为他的父亲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基本符合大多数富二代的形象。其实在我国古代,商人的地位一直很低,即使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唐代也不例外,而且唐代还有规定,如果三代之内有人经商,其本人和家属便不能入世做官。所以李白在当时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在雄厚家底的支持下,李白除了不抽烟和烫头,他有这么几个爱好,写诗、喝酒和旅游,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被人所熟知的,就是喜欢大宝剑。曾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在李白的诗句中见字就出现过118次。那么他喜欢剑能不能代表他会耍剑呢?我们知道,李白在一生中游遍了大江南北,身上的钱财也肯定不少,但那时毕竟是古代,治安水平不够发达,山匪贼寇不在少数,他如果没有点身手,独自一人怎敢游山玩水?当然,这样的推断可能有些牵强,不过对于李白的剑术还有一些文字内容。15岁时,李白开始对耍剑情有独钟,与韩荆州书中这样写道,十五号剑术,遍干诸侯。意思是15岁的时候不仅喜欢剑术,而且专门跟那些王侯贵族对着干。曾从兄襄阳少府皓中所描述的李白更是令人胆寒,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意思是为了朋友,曾亲手把人杀死。唐代时期,斗鸡是人们比较常见的消遣活动,很多人也以此为生。既然涉及到利益关系,就难免出现一些地痞流氓来。87年,李白恰好遇到自己的朋友被欺负,一怒之下便拔出宝剑与十几人展开搏斗,杀了其中几人。他的朋友魏浩也证实过这一点,说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由此看来,李白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与十几人正面对抗,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冲动之后,李白为了躲避风头,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写过一首歌颂侠客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于民。这里面便表达了他对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之心。除此之外,李白的师傅也非常了得,此人名叫裴旻,他曾镇守北平郡,曾先后参与对西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据新唐书记载,裴旻官至左金吾大将军,有剑圣之称,李白15岁时与之学剑。要知道,能被公认为第一剑客的人收为徒弟,李白必然是有些能力的,而且在古代,徒弟争气与否直接关系着师傅的连连,作为武将的培民,基本不可能收一个文弱书生为徒。李白也曾收过一个徒弟,名叫五轭,当然,这个徒弟并非学习写诗,而是向李白学习剑术。这个五恶在之后成为了有名的杀手,由此可见,李白不仅会武功,而且是当时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后来他笔下的诗句传到皇宫,受到玄宗赞赏,从而被破例任命为翰林待诏。
《探索李白:从文人到武林高手之路的深度攻略》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白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不仅以其卓越的诗歌才华闻名于世,更有着鲜为人知的武林高手身份。
李白出生于富甲一方商人家庭,虽因商人身份无缘科举,却凭借家底培养了写诗、喝酒、旅游及爱剑等爱好。15岁钟情剑术,“十五观剑术,遍干诸侯”,展现其对剑的热爱与不羁。从“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等描述,可见其为友勇斗的一面。87年为友搏斗杀数人,更印证其高强武艺。
他的师傅裴旻乃剑圣,官至左金吾大将军。能成为裴旻徒弟,李白必有过人之处。他还收徒五轭,五轭后成有名杀手,足见李白在武林的地位。
李白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尽显其侠客之心。其诗歌传至皇宫获玄宗赞赏,被任命为翰林待诏。
深入了解李白,不仅能感受其诗歌魅力,更能领略这位传奇人物在武林的风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李白形象。
李白,武林高手,剑术,侠客行,裴旻,家庭背景,科举,爱好,徒弟,翰林待诏
[Q]:李白为什么被认为是武林高手?
[A]:李白自小狂傲好斗,15岁钟情剑术,有相关诗句及搏斗经历证明,还师从剑圣裴旻。
[Q]:李白的家庭背景对他有什么影响?
[A]:父亲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使他有雄厚家底支持爱好,但因商人身份不能参加科举。
[Q]:李白有哪些爱好?
[A]:写诗、喝酒、旅游,还喜欢大宝剑。
[Q]:李白的师傅是谁?
[A]:裴旻,有剑圣之称,官至左金吾大将军。
[Q]:李白收过徒弟吗?
[A]:收过,名叫五轭,五轭学习剑术,后成为有名杀手。
[Q]:李白的侠客行表达了什么?
[A]:表达了他对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之心。
[Q]:李白为什么能被破例任命为翰林待诏?
[A]:他笔下的诗句传到皇宫,受到玄宗赞赏。
[Q]:李白在古代治安环境下为何敢游山玩水?
[A]:他自身有过硬的本领,从他的经历可推断他具备一定的武力以应对危险。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