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赏银那些事儿

share
最近看到不少账号在聊这个话题啊,先登就是古代功臣第一个爬上城门楼子的那个人。哎,大功要赏,那赏多少呢?我看一下号上啊,有说五千两的,哎呦,有说一万两的。好家伙,我寻思这是哪个朝代呀?这么阔气能给那么多。然后啊继续往下翻了一下,哎,明朝咱老朱家什么时候那么富裕了?那再看下去是哪位大爷那么豪横啊,一桥之地,如松抗倭援朝打丰臣秀吉的时候,在平壤城下开的价嘛。好嘛,原来是这事儿,那可真是一个人敢写,一群人敢听。就这位李成良的大公子,他打架是厉害没毛病,但大话也是真敢说。就他那个天价悬赏,的确啊史料里面有记载,跟那些账号里面说的差不多。有讲5000的有奖1万的,但不管多少啊,都是白给。为啥呀?因为咱们李公子之后压根就没给兑现,不但没有给足自己一拍脑袋下的承诺,还把手工从先登的戚家军头上给暗箱操作给了自己的手下,从而作为导火索,还激起了之后的记者兵变,许多戚继光当年从南方带过来的这兵,都惨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具体数量从朝廷公布的160多,到两朝平壤录中记载的1300余口,再到朝鲜宣祖实录里面骇人听闻的3300多位,说法很多,争议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在李如松的天价忽悠悬赏,再到急诊兵变后,戚家军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了。所以你看啊,明明这就是一桩惨案,愣是在网上成为了先登可以拿中奖的例子。哎呦,你说难受不难受?其实吧仔细想想,这赏银的数量就非常不科学。当时大明的一个兵丁一年的俸禄也就十八两。与之对比,就算刚才那些版本里面低的那个五千两,那也是近300年的工资呀。就好比你现在上班,作为基层员工,也不是那种什么经理啊、副总啊能参与分红的。你得干多大事儿,公司才能给你300倍的年薪,是吧?更何况啊你明代后期那种惨不忍睹的财务状况,就是想每次工程这么撒钱,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而且网络上的这种误传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就但凡古代干将先登都有那么多赏钱。但冷静下来想想,这城他还分大小呢,你登个小县城四五米高度的桥,跟你登上元大都物平壤城能是一回事吧。所以古代攻城时候的赏银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水准,今天就给大家说道说道。这里啊主要以清代为例,那为什么呢?大清举例子呢,哎因为唐宋太远,而明朝的货币类型又不是一而贯之的,中前期用的是保超,也就纸币。隆庆年间以后,民间才慢慢开始普及银两,所以统计起来比较困难。并且明清之间啊因为距离很近,知道清朝的明朝的啊也就差不了多少了。那么我们来看啊,以清朝前期云梯工程为例,第一个攻入府城的赏银2502,周城二百两,县城1502。第二个攻入府城的赏银二百两,攻入州城的150辆,攻入县城的一百两,如此类推,阶梯式递减。这公路今的前五名哎都有奖励。你看这就非常的科学,不同难度不同对待。与工程类似的还有水战海战之中的登船奖励。比如登一等船啊,第一个人赏银一百两,二等船八十两,三等船六十两,根据船的大小来定的。那么登一等船的第二个人80辆,二等船40辆,三等船40辆,也是一路这么递减下去。当然特殊情况也有特殊对待,比如在康熙年间与台湾正式之间交锋的时候,赏银就飙升了数倍,变成了第一名越过船者赏银五百两,第二名300两,第三名二百两。然而即使如此,也跟现在网上说的什么五千、一万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其实在历朝历代,用金钱来作为奖励的数额,他都不会特别大。并不是说啊嘲讽抠门,而是如果功劳太大,只赏银子就显得太low了。像在明代,因为在关键战役中先登或者有过数次先登战机的,都会被授予都司、总兵官等武职。而在清代也是,比如刚才说到的康熙年间和正式的战斗中,除了银子,还有第一名越过船者以参将用,第二名以游击用,第三名以都司用,以及在其他战役中对于先登陷阵的战功卓著者授予巴图鲁之类的称号。也就鳌拜那个甚至将其举足抬旗,提升全家以及后代的身份地位,这些啊都是远高于金钱带来的激励效果。所以啊就别老盯着这个传说中的5000和1万两的就激动。先不说这些都是李如松拍脑袋还没兑现的事儿,那就算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那些如同超人一般经常能够先登的牛人,在升职、在嗅觉面前,有多少人还看得上那么点物质上的奖励呢?
### 古代攻城攻略:深入了解攻城背后的奖励机制
在古代战争中,攻城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且关键的任务。而其中的赏银机制更是引人关注。
首先,以清代为例,在云梯工程中,第一个攻入府城赏银2502,州城二百两,县城1502 ,后续依次递减,前五名皆有奖励。水战海战中的登船奖励也类似,根据船的等级不同,赏银也有差异。
在明代,关键战役中先登或多次先登者会被授予都司、总兵官等武职。清代在一些特殊战役中,先登者除赏银外,还有官职任用,如康熙年间与台湾交锋时,第一名越过船者以参将用等。
然而,网络上流传的一些高额赏银说法往往不准确。比如李如松在平壤城下的悬赏,虽有记载,但未兑现,还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所以,了解古代攻城赏银机制,能让我们更真实地认识历史,避免被不实传说误导。
古代攻城,赏银,先登,戚家军,李如松,清代,云梯工程,登船奖励,升职,称号
[Q]:古代攻城赏银的标准是怎样的?
[A]:清代云梯工程中,第一个攻入府城赏银2502,州城二百两,县城1502 ,后续依次递减,前五名皆有奖励。水战海战登船奖励根据船的等级而定,如登一等船第一个人赏银一百两等。
[Q]:明代先登者有什么奖励?
[A]:在关键战役中先登或多次先登者会被授予都司、总兵官等武职。
[Q]:清代特殊战役中先登者有何奖励?
[A]:如康熙年间与台湾交锋时,第一名越过船者以参将用,第二名以游击用,第三名以都司用,还有战功卓著者授予巴图鲁之类称号。
[Q]:李如松的悬赏是怎么回事?
[A]:李如松在抗倭援朝打丰臣秀吉时,在平壤城下开了天价悬赏,但之后未兑现,还引发了戚家军相关悲剧。
[Q]:古代攻城赏银数额都很大吗?
[A]:不是,历朝历代用金钱作为奖励数额通常不会特别大,除赏银外还有官职等其他奖励。
[Q]:为什么以清代为例讲攻城赏银?
[A]:唐宋距离远,明朝货币类型不统一,统计困难,明清距离近,了解清朝的赏银情况对了解明朝也有帮助。
[Q]:网络上关于古代先登赏银的说法准确吗?
[A]:不准确,比如李如松的悬赏就没兑现,而且真实历史中赏银数额和网上传说差距大。
[Q]:先登者除了赏银还有其他好处吗?
[A]:在明代会被授予武职,清代在特殊战役中先登者会有官职任用,还有的会被授予巴图鲁之类称号,提升全家及后代身份地位。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