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三征高句丽的真实历史与韩剧歪曲对比

share
我泱泱大唐的太宗李世民,居然三征高句丽都没成功,还被小棒子射瞎了一只眼呢。有部韩剧叫帝国的黎明,里面说咱们天可汗李二同志在三次征讨高句丽的途中,被射瞎了一只眼,大败而归。最后高句丽还攻进大唐,直逼长安,李世民还给他们跪地求饶了,他割让了一半的领土,你要知道当时大唐的版图可是1200多万平方公里啊。我就想问他,棒子国内顶天了跟浙江省差不多的国土面积,见过这么大的地儿吗?在咱们国家历史记载里面,李世民确实三征高句丽,第一次他带了2万部队御驾亲征,连灭了高句丽十座城池,斩杀对方兵将10万人。唐军只折损了2000人,你就这战损比,你说唐军败了,是这仗确实没接着打,为啥呢?因为当时已经是深秋季节了,东北天冷了,唐军的粮草没待够。李世民这才说,那就回家歇歇吧。就这也给当时小胖子哥吓得够呛啊,好容易捡了条命回来,赶紧派使臣入镗谢罪。他非得要进献两名美女,但是李二爷是谁啊,能吃你这一套,转手就给一剑退货了。小棒子国一看,哎呦,李李二也挺坚持啊,没有传说中那么霸道了。于是这小尾巴就翘起来了。齐元帅接轨了,带带唐使者打的长盔4边戏。李世民一看这样,呵呵两声,下令直接停止接受高高丽的朝贡,中断与高高丽的关系。隔年又派刘建达和李海岸率是从小路上大路再攻攻击,攻来了愣是一把把小棒子的落花流水,直到10 12月,高丽国王派儿子入仓卸罪,当当时这这才勉强同意暂时收兵。但他说这暂时确实挺暂时的,因为第二年李世民又派了个大将薛万彻,带着3万大军渡海打过去了。小胖子一看还是那个熟悉的力道,就知道招架不住呀,想搞偷袭,没想到被咱们事先知道了,七里哐哐打的他们落荒而逃,精锐部队几乎损失大太近就这三场下来,高句丽已经不剩啥了,至于为啥没能直接给他们灭了呢?因为那时候李世民不幸病逝了,剩下这点收尾工作也就只能留给他儿子唐高宗李治了。所以说小棒子是怎么有脸把这段历史编得比野史还狗屎啊,难怪当年老祖宗赏他们一个王八造型的印章作为附属国象征呢。
《探索古代战争攻略:从李世民三征高句丽看战略智慧》
在古代战争史上,李世民三征高句丽备受瞩目。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战略智慧的展现。
首次出征,李世民亲率2万部队,凭借卓越指挥连下十城,斩杀敌将10万,唐军仅折损2000人,如此惊人战损比堪称经典。但因深秋东北天冷,粮草不足才暂收兵。这体现了战争中后勤保障的关键作用。
隔年再战,唐军再度出击,高丽不敌。次年薛万彻率3万大军渡海征伐,高丽试图偷袭却被识破,大败而逃。三场战役下来,高句丽元气大伤。
李世民三征高句丽,虽未彻底灭国,但战略战术运用精妙。他根据季节、地理等因素灵活调整策略,充分展现了高超军事智慧。这一系列征战,对大唐边疆稳定意义重大,也为后世军事战略提供了宝贵借鉴。了解这段历史,能让我们领略古代战争的风云变幻,汲取前人智慧,在面对挑战时做出更明智决策。
李世民,三征高句丽,历史真相,韩剧歪曲,大唐版图
[Q]:李世民三征高句丽的真实战况如何?
[A]:第一次带2万部队御驾亲征,灭十座城池,斩杀10万人,唐军折损2000人。因深秋粮草不足暂收兵。隔年再战,唐军取胜。次年薛万彻率3万大军渡海征伐,高丽偷袭被识破大败。
[Q]:韩剧对李世民征高句丽的描述真实吗?
[A]:不真实,韩剧歪曲历史,如说李世民被射瞎眼、大败而归、跪地求饶、割让领土等都是无稽之谈。
[Q]:李世民第一次征高句丽为何没继续打下去?
[A]:当时已到深秋,东北天冷,唐军粮草没备够,所以李世民决定收兵。
[Q]:唐军与高句丽作战的战损比怎样?
[A]:唐军斩杀对方兵将10万人,自己只折损了2000人,战损比很可观。
[Q]:李世民三征高句丽对大唐有什么影响?
[A]:虽未彻底灭高句丽,但巩固了大唐边疆稳定,展示了大唐军事力量,也为后世军事战略提供了经验。
[Q]:高丽国王面对唐军进攻采取了哪些行动?
[A]:第一次唐军撤兵后,派使臣入唐谢罪并献美女。后来唐军再度进攻,高丽国王派儿子入唐谢罪,请求暂时收兵。
[Q]:李世民停止接受高丽朝贡后又有什么举措?
[A]:隔年派刘建达和李海岸从小路、大路再次进攻高丽,将其击败。
[Q]:最终高句丽为何没被李世民彻底灭掉?
[A]:因为那时候李世民不幸病逝了,只能将收尾工作留给儿子唐高宗李治。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