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爵等凉州叛军攻入长安后的局势变迁

share
我们之前提到,李爵等凉州叛军于公元192年六月攻入长安掌控朝廷。李爵、郭范、樊畴等人一开始军职都是校尉,六月二日大赦天下后,李爵升为杨武将军,郭范升为杨烈将军,樊畴等人升为中郎将。七月,李爵派樊畴前往眉县安葬董卓残存尸骨,董卓族人骨灰也下葬。但董卓下葬当天,天气恶劣,墓穴被雷击坏,棺木飘出,多次下葬均因墓穴积水未能成功,最后只得硬着头皮将棺木下到积水墓穴中。七月十三日,李爵等人升太尉马密堤为太傅陆尚书氏。八月,安排马密蒂与太仆赵骑时节安抚关东诸侯。九月,李爵升为车骑将军,封池阳侯贾节,领司隶校尉一职,郭范升任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畴升任右将军封万年侯,张继升任震东将军封平阳侯,段威升任宁吉将军。李珏等人成就少不了贾诩帮助,想给贾诩封侯,贾诩推辞。之后李爵等人又想任命贾诩担任尚书仆业,贾诩也推辞,最后李珏等人任命贾诩做尚书,主持官员选拔举荐。汉少帝刘卞被董卓废为弘农王,后被毒死,其王妃唐姬宁死不从再嫁,李爵抓到唐姬想娶她,贾诩告知刘协,刘协拜唐姬为弘农王妃。李珏推荐李儒担任侍中,刘协拒绝,李厥为李儒开脱,李儒最终没能当上侍中,史书中也再无其记载。李如在历史上名气不高,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董卓女婿、盟主,董卓靠其奇谋妙计走上人生巅峰。
《李爵等凉州叛军相关历史攻略》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爵等凉州叛军于公元192年六月一日攻入长安,掌控了朝廷局势。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动,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叛军入城后的官职变动备受关注。李爵、郭范、樊畴等人起初都是校尉,在六月二日宣布大赦天下后,李爵自升为杨武将军,郭范升为杨烈将军,樊畴等人升为中郎将。到了七月,李爵又派樊畴前往眉县安葬董卓残存的尸骨。然而,董卓下葬当天,天气极为恶劣,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不断,墓穴被天雷击坏,雨水泥沙灌进墓中,棺材飘出。樊畴等人多次尝试下葬,都因墓穴积水而失败,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将棺木下到积水墓穴中。

七月十三日,长安朝廷这边也有变动,李爵等人升太尉马密堤为太傅陆尚书氏。八月,马密蒂与太仆赵骑时节被安排去安抚关东诸侯。九月,李爵更是摇身一变,升为车骑将军,拥有开府治事的权利,还封了池阳侯贾节。同时,他又领司隶校尉一职,其老搭档郭范升任后将军封美阳侯,与李郭二人一同攻打长安且出力颇大的樊畴升任右将军,封万年侯。此外,李国二人的老同事张继升任震东将军,封平阳侯,但因被安排出屯弘农郡,离开了长安,失去了把持朝政的机会。从这些官职变动可以看出,董卓旧部已开始互相排挤、争权夺利。

值得注意的是,李珏等人能有当时的成就,少不了董卓军团中的智商担当贾诩的帮助。李爵等人想给贾诩封侯,贾诩坚决推辞,认为自己当初劝反攻长安是为了保命,不算功劳。之后李爵等人又打算任命他担任尚书仆业,贾诩也因自身名望不高而推辞,觉得担任此职无法让人们信服,且对国家无益。最后,李珏等人任命贾诩做了尚书,主持官员的选拔举荐。贾诩在任期间,做了很多扶危济困的事,尽力维系社会安定,缓和李爵等凉州诸将间的矛盾。但由于他城府极深,行事风格与凉州诸将格格不入,李爵等人对他又亲近又忌惮。

在这期间,还有关于汉少帝刘卞及其王妃唐姬的故事。刘卞被董卓废为弘农王,后被毒死。刘辩死前劝唐姬自爱,唐姬回到故乡颍川后,父亲唐茂想让她再嫁,她宁死不从。李爵等人超掠颍川时抓到唐姬并带到长安,李爵贪恋其美色想娶她,唐姬不从。后来贾诩告知天子刘协,刘协将唐姬迎接到后花园,拜其为弘农王妃。李珏没能霸占成功,心中不爽,便推荐奉命毒杀弘农王刘辩的李儒担任侍中。天子刘协自然不希望杀害亲哥哥的李儒担任近臣,下诏要给李儒加罪,李厥则为李儒开脱,称是董太师指使,李儒最终没能当上侍中,之后史书中也再无关于他的记载。李如在历史上名气不高,并非董卓军团核心人物,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成了董卓的女婿、盟主,董卓凭借他的奇谋妙计走上人生巅峰。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些事件的细节和背后的人物关系都值得细细研究。通过梳理这些内容,能更好地理解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人物命运的起伏。
李爵,凉州叛军,长安,董卓,官职变动,贾诩,唐姬,李儒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