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齐国兴衰:五国伐齐引发的连锁反应

share
在战国中期,齐国实力很强。上期讲其灭宋得罪各国,五国合纵攻齐之势形成,一场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战争拉开帷幕。齐国此前因灭宋之举,将各国纷纷得罪,由此引发了五国合纵攻齐的局面,一场对战争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战争就此展开。上期已阐述齐国灭宋这一事件,此行为致使其与各国关系恶化,进而引发了后续一系列变故。而这场五国伐齐的战争,对齐国之后的国运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把齐国从战国七雄之首的高位,狠狠拉下马,沦为一个在诸国中毫不起眼的小透明。自此之后,在众多强国之中,唯有赵国还能在军事层面上与秦国勉强抗衡一番。公元前285年,秦国为在天下占据先机,率先派遣蒙骜率领军队征伐齐国河东地区,秦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九座城池。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齐国终于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派遣苏秦设法去瓦解各国组成的联军。苏秦本就身负管理外交事务的职责,在这种紧急状况下,他理应积极施展手段来化解危机。然而,他却只是给赵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洋洋洒洒地阐述了一通大道理。可在当时那般紧迫的局势下,仅仅写信讲道理又怎能解决实际问题呢?虽说信中的道理条条在理,可终究是毫无实际效用,根本无法改变齐国面临的困境。同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首先攻取了齐国的灵丘,以此地作为进一步进攻齐国的重要据点。齐国眼见局势已发展到几乎无可挽回的地步,于是决定放手一搏。齐国集结全国军队,任命处子为将领,前往地上迎战五国联军。齐王却在此时下达一道极为昏庸的命令,如果处子出兵迎战却不能取胜,便要将其全族诛灭,甚至还要刨开他的祖坟。将领出征打仗,胜负本就难以预料,在战争尚未打响之际,就用如此残酷且决绝的方式去威胁将领,这无疑会让处子心生畏惧,行动变得畏首畏尾。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齐军又怎能赢得胜利呢?战败自然是难以避免的结果。齐军战败之后,处子驾驶一辆马车逃离战场,从此不知所踪,仿佛从历史的舞台上彻底消失了。当然,对于他的生死存亡,在这段历史进程中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实际上,战争发展到这个阶段,已演变成一场各方势力之间的利益博弈之战。五国联军成功打败齐国主力之后,各国的想法各不相同。大多数国家并不打算直接灭掉齐国,他们参与这场战争,更多的是想从齐国获取一些好处,捞到些许便宜,之后便各自收兵回国。之前所提及的瓜分齐国的说法,不过是在战争前期,为了激励各方势力参与战争而抛出的诱饵罢了。毕竟齐国乃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想要轻易将其灭掉谈何容易。就拿之前齐国灭掉宋国的事件来说,那次行动所引发的动荡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所以,在获取了各自想要的好处之后,各国便纷纷选择撤军。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与众不同,那就是燕国。燕国因之前齐国伐燕的仇恨,一直耿耿于怀,坚决要灭掉齐国,全然不顾及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各种后果与影响。这便是我们上上期所讲述的齐国伐燕事件所引发的一连串后续结果。燕国的复仇之心极为强烈,并付诸实际行动,乐毅率领燕军继续向齐国发起猛烈进攻。面对燕军的攻势,齐国派遣嘎子统帅残余的军队退守到秦州,此地位于临淄以西,齐国企图凭借此地的地理优势来保守临淄。达子对齐王建言,在当下这般危急的形势下,唯有打开府库,拿出更多的赏金赏赐给士兵,以此来激励士兵们的士气,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然而,齐王却固执己见,不肯听从达子的建议。最终,齐国军队再次战败,达子也在这场战争中不幸战死。这便是秦州之战的大致经过。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秦国的御史,在目睹了整个战争的全过程之后,他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凭借燕王的贤能去讨伐齐国,足以洗刷先王所遭受的耻辱。如果燕国与赵国能够联合为一体,那么秦国也难以单独与这样的联盟相抗衡。至少在秦国自身的认知当中,他们清楚自己还无法凭借一国之力去对抗两个实力较为强劲的国家。燕国军队在攻破临淄之后,可以顺势获取齐国的大量财宝,这些财宝足以让燕国在经济上得到极大的充实,同时也能让燕国的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燕昭王为了彰显对乐毅的嘉奖与认可,亲自前往前线慰劳军队,并封乐毅为昌国君。此后,乐毅率领燕军在齐国境内持续作战长达五年之久,先后成功攻破齐国七十余座城池。这一系列的胜利,几乎将齐国的上上下下彻底翻了个遍,齐国的国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在讲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再来顺带交代一下苏秦的结局。当乐毅率军攻破齐国之时,苏秦在齐国的种种行为也随之暴露无遗。齐湣王认为苏秦乃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于是下令将苏秦处以车裂之刑。遭受如此酷刑,苏秦的生命就此终结。齐湣王在齐国战败之后,先是慌慌张张地逃到了魏国。魏国国君出于各种考虑,对他还算客气,不仅让出宫殿供他居住,还以礼相待。毕竟齐湣王曾经身为齐国国君,如果对齐国的未来发展还有一丝期待,那么魏国国君自然不敢轻易得罪他,说不定哪一天齐国又能恢复往日的强盛,反过来对魏国造成威胁。但是,齐湣王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困境,依然傲慢无礼,他的这种态度让魏国的百姓极为不满,最终将他赶出了魏国。齐湣王无奈之下,又辗转前往邹国和鲁国。然而,这两个国家的国君都因忌惮齐国的势力,不敢接待他。在四处碰壁之后,齐湣王又灰溜溜地回到了齐国境内。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一直隐藏在幕后的楚国突然现身。楚国派遣将军淖齿率领军队前来,声称要帮助齐湣王。齐湣王看到楚国出兵相助,竟还天真地打算借助楚国的力量去对抗燕国。他完全没有察觉到楚国的险恶用心,甚至还任命淖齿为齐国丞相。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出兵,怎么可能怀有好心呢?楚国心心念念的是拿回之前被齐国侵占的淮北之地,并且妄图操控齐国的局势,将齐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当淖齿表明自己的意图之后,齐湣王果断拒绝,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淖齿残忍地杀死在了莒城。在这一系列变故之后,整个齐国的领土上,就只剩下即墨和莒这两个地方还在齐国的掌控之中。齐湣王死后,他的太子田法章也被迫开始了东躲西藏的生活。他为了躲避灾祸,特意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逃到了当时莒城太史的家中充当佣人。太史家中有一个女儿,她偶然间看到田法章相貌不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贵族出身的田法章,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必然与普通百姓有着明显的差异,再加上他可能容貌英俊,气质出众,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太史女儿的目光。太史女儿对田法章心生爱慕之情,时常从家中拿出食物和衣物给他,一来二去,两人便逐渐走到了一起,产生了感情。齐湣王死后,齐国国内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众人都意识到齐国不能一直没有国君,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继承人。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田法章的行踪最终还是被齐国的贵族们发现了。贵族们经过商议之后,一致决定拥立田法章为齐国的新王,这便是历史上的齐襄王。田法章成为齐王之后,并没有忘记曾经在他落魄之时给予他帮助的太史女儿。他心怀感恩之情,将太史女儿接入宫中,并立她为王后。这位王后在史书上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记载。齐国后期的政权基本掌握在齐襄王和田法章王后的手中。虽说田法章王后作为女性当政者,在治国理念上可能相对偏于保守,但换个角度来看,她的统治也为齐国百姓带来了难得的几十年安定生活。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兴衰变迁之后,齐国仿佛在废墟中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之光,而燕国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也逐渐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潭。齐国作为曾经的大国,其深厚的底蕴在此时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一场新的反击或许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 战国风云:五国伐齐全解析
在战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齐国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齐国曾因灭宋之举,将各国纷纷得罪,由此引发了五国合纵攻齐的局面。这场战争对齐国的国运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把齐国从战国七雄之首的高位,狠狠拉下马,沦为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透明。

公元前285年,秦国率先派遣蒙骜率领军队征伐齐国河东地区,秦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九座城池。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齐国急忙派遣苏秦设法去瓦解各国组成的联军。然而,苏秦却只是给赵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阐述了一通大道理,毫无实际效用。

同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首先攻取了齐国的灵丘,以此地作为进一步进攻齐国的重要据点。齐国眼见局势已发展到几乎无可挽回的地步,于是决定放手一搏。齐国集结全国军队,任命处子为将领,前往地上迎战五国联军。齐王却下达一道极为昏庸的命令,如果处子出兵迎战却不能取胜,便要将其全族诛灭,甚至还要刨开他的祖坟。这无疑会让处子心生畏惧,行动变得畏首畏尾,齐军战败自然是难以避免的结果。

齐军战败之后,处子驾驶一辆马车逃离战场,从此不知所踪。战争发展到这个阶段,已演变成一场各方势力之间的利益博弈之战。五国联军成功打败齐国主力之后,各国并不打算直接灭掉齐国,他们参与这场战争,更多的是想从齐国获取一些好处,捞到些许便宜,之后便各自收兵回国。但是,燕国却因之前齐国伐燕的仇恨,坚决要灭掉齐国。

乐毅率领燕军继续向齐国发起猛烈进攻,齐国派遣嘎子统帅残余的军队退守到秦州,此地位于临淄以西,齐国企图凭借此地的地理优势来保守临淄。达子对齐王建言,在当下这般危急的形势下,唯有打开府库,拿出更多的赏金赏赐给士兵,以此来激励士兵们的士气,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然而,齐王却固执己见,不肯听从达子的建议。最终,齐国军队再次战败,达子也在这场战争中不幸战死。这便是秦州之战的大致经过。

秦国的御史在目睹了整个战争的全过程之后,认为凭借燕王的贤能去讨伐齐国,足以洗刷先王所遭受的耻辱。如果燕国与赵国能够联合为一体,那么秦国也难以单独与这样的联盟相抗衡。燕昭王为了彰显对乐毅的嘉奖与认可,亲自前往前线慰劳军队,并封乐毅为昌国君。此后,乐毅率领燕军在齐国境内持续作战长达五年之久,先后成功攻破齐国七十余座城池。

在讲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再来顺带交代一下苏秦的结局。当乐毅率军攻破齐国之时,苏秦在齐国的种种行为也随之暴露无遗。齐湣王认为苏秦乃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于是下令将苏秦处以车裂之刑。

齐湣王在齐国战败之后,先是慌慌张张地逃到了魏国。魏国国君对他还算客气,不仅让出宫殿供他居住,还以礼相待。但是,齐湣王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困境,依然傲慢无礼,他的这种态度让魏国的百姓极为不满,最终将他赶出了魏国。齐湣王无奈之下,又辗转前往邹国和鲁国。然而,这两个国家的国君都因忌惮齐国的势力,不敢接待他。在四处碰壁之后,齐湣王又灰溜溜地回到了齐国境内。

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一直隐藏在幕后的楚国突然现身。楚国派遣将军淖齿率领军队前来,声称要帮助齐湣王。齐湣王看到楚国出兵相助,竟还天真地打算借助楚国的力量去对抗燕国。他完全没有察觉到楚国的险恶用心,甚至还任命淖齿为齐国丞相。当淖齿表明自己的意图之后,齐湣王果断拒绝,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淖齿残忍地杀死在了莒城。

在这一系列变故之后,整个齐国的领土上,就只剩下即墨和莒这两个地方还在齐国的掌控之中。齐湣王死后,他的太子田法章也被迫开始了东躲西藏的生活。他为了躲避灾祸,特意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逃到了当时莒城太史的家中充当佣人。太史家中有一个女儿,她偶然间看到田法章相貌不凡,心生爱慕之情,时常从家中拿出食物和衣物给他,两人便逐渐走到了一起。

齐湣王死后,齐国国内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众人都意识到齐国不能一直没有国君,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继承人。田法章的行踪最终还是被齐国的贵族们发现了。贵族们经过商议之后,一致决定拥立田法章为齐国的新王,这便是历史上的齐襄王。田法章成为齐王之后,并没有忘记曾经在他落魄之时给予他帮助的太史女儿。他心怀感恩之情,将太史女儿接入宫中,并立她为王后。齐国后期的政权基本掌握在齐襄王和田法章王后的手中。虽说田法章王后作为女性当政者,在治国理念上可能相对偏于保守,但换个角度来看,她的统治也为齐国百姓带来了难得的几十年安定生活。

齐国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兴衰变迁之后,仿佛在废墟中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之光,而燕国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也逐渐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潭。齐国作为曾经的大国,其深厚的底蕴在此时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一场新的反击或许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战国中期,齐国,五国伐齐,苏秦,乐毅,齐湣王,田法章,燕国,楚国,秦州之战
[Q]:五国合纵攻齐的原因是什么?
[A]:齐国灭宋得罪了各国,引发五国合纵攻齐。
[Q]:苏秦是如何应对五国联军的?
[A]:苏秦给赵王写信讲道理,未起到实际作用。
[Q]:处子为何战败?
[A]:齐王以灭族刨祖坟威胁处子,使其畏首畏尾。
[Q]:乐毅在齐国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A]:乐毅率军在齐国打五年,攻破七十余城。
[Q]:齐湣王死后,齐国的局势如何?
[A]:太子田法章东躲西藏,后被立为齐襄王,齐国只剩即墨和莒。
[Q]:楚国出兵对齐国是何目的?
[A]:楚国想拿回淮北之地并操控齐国。
[Q]:秦州之战中齐国为何战败?
[A]:齐王不肯打开府库发赏金激励士气。
[Q]:燕国为何坚决要灭掉齐国?
[A]:燕国要报齐国伐燕之仇。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