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皇帝唐宣宗李忱:装傻充愣背后的皇位争夺战

share
他是中国历史上城府最深的皇帝,也是一位三十多年的资深傻子,竟然依靠装傻充愣成功躲过了数次杀身之祸,甚至以阴治阴,在汹涌黑暗的斗争当中取得皇位。此人便是有着小太宗之称的晚唐皇帝唐宣宗李忱。说到历史上最会装傻的皇帝,唐玄宗李晨不仅吸取了汉文帝刘恒的表演精髓,其演技甚至更加的炸裂。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宦官立有平乱之功而地位显赫,更是因为掌控着禁军兵权,势力达到了不可抑制的地步,立君废君简直形同儿戏。李晨的原名叫做李毅,出生于唐宪宗在位的元和五年,史书记载年幼之时持重寡言,但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不会,也就是呆头呆脑,很不聪明,所以唐宪宗对于这样的儿子并不在意,何况他的出身也很卑微,他的母亲正是本是一位贵妃的侍女,唐宪宗一时兴起便临行了正室,从此之后就怀上了李晨,是唐宪宗的第13个儿子,也正是因为卑微的身份,使得李晨母子活得战战兢兢。这就要说到唐宪宗的嫡妻郭氏,也就是手段极为狠毒的郭贵妃,大唐政权之所以能够延续下去,名将郭子仪可谓居功至伟,而郭贵妃不仅是郭子仪的孙女,而且还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德宗的外甥女以及唐玄宗的表妹,所以郭氏凭借显赫的家世成为了太子李纯的太子妃。李纯继位是为唐宪宗之后,把儿子李恒立为太子。然而宪宗皇帝却以各种理由多次推掉了郭贵妃立后的请求,主要是怕耽误自己宠幸后宫的其他美女。以郭贵妃的角度来看,他之所以想当皇后,完全是为了稳固李恒的太子之位。因为李恒在众位皇子当中排行老三,其身份并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这是李恒身边的第一隐患。其次,二皇子李运在朝中有着诸多势力的支持,而且为人非常的精干,同样也是太子之位的一大威胁。所以郭贵妃冲破了脑袋也想上位。就在郭贵妃的数字请求被拒之后,宫内就连续发生了两起惊天大案先,是唐宪宗的长子离奇身亡,然后又是唐宪宗的突然暴毙。至于两桩大案的真实原因,在当时并不知晓,但是有人怀疑是郭贵妃下的黑手。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郭氏则由贵妃上升为皇太后,此后便把唐宪宗的次子李恽以及支持他的全部势力清除殆尽。由此可见,郭氏的手段完全不亚于影视剧中的毒辣。但是这与身份卑微且不入眼的李晨母子又能有何关系?其实正是在德行之前所侍奉的贵妃,正是这位手段极其狠毒的郭氏。他一方面担心被郭氏记恨,一方面担心儿子李晨成为下一个铲除目标,所以母子二人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几乎已经低调至了极点。一天,年少的李晨梦见自己乘龙上天,感觉非常拉风,便把这场快乐的美梦告诉了母亲。结果正是听后大惊,害怕引起郭氏的注意,进而惹来杀身之祸,于是嘱咐李晨不许向任何人提及。就在此后,皇宫出现了李晨的一段传言。史书记载为与重疾沈坠,互有光辉,烛身决然而兴,正身拱一如对臣僚如鳌以为心急。意思是说李晨得了一场大病,有光照在身上,就会一跃而起,然后端正身体,做出向大臣拱手作揖的姿势,正是则说自己的儿子得了疯病,当时有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但是唐穆宗却并不相信,甚至还亲自探望确认,然后说道,这是我家的英明人物,怎会疯了?随即便把李晨封为光膀。只是这个封号总是感觉有些讽刺的意思。没过多久,唐穆宗突然中风驾崩,他年仅16岁的长子唐景宗继位,但是仅仅过了两年便被宦官杀死,随后次子唐文宗开始执政。李晨的身份则由皇兄变成了皇叔,唐文宗经常拿李晨作为娱乐项目,一次唐文宗大摆酒宴,李晨也在宴席之中,在众人把酒言欢时,他却呆头呆脑的一言不发,唐文宗便拿他开涮。谁若能让光叔开口说话,就重重有赏。可是众臣几乎用尽了各种招数,却没有一人能让李晨开口,人们愚孝之后也就作罢。不过此时还有一人存有疑心,此人便是唐文宗的弟弟李炎。因为在他看来,李晨的反应根本不像傻子,似乎更像是在隐忍着百般屈辱。在李炎继位成为唐武宗后,开始抓住一切时机让人试探,李晨甚至有意将其置于死地。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晨居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让唐武宗更加确定李晨是在装疯,而他能够装疯卖傻几十年,其背后的目的便是夺取天子之位,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对手,李炎于是决定亲自试探。一天,唐武宗邀请诸王一起骑马踏雪,李晨却在夜晚返回坠马,而包括唐武宗在内的所有人却假装不知,唐武宗认为李晨一定会被冻死在冰天雪地,怎想第二日便收到消息,李晨居然安然无恙的返回了府中。这就更加印证了唐武宗的猜疑,干脆派人把李晨扔进茅坑淹死。其实李晨根本没死,有人在危机时刻将其救下。据民间传言,李晨在获救之后逃到了江西百丈山下的百丈寺,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一传言也很快的流入了唐武宗的耳中,据说之后的灭佛运动就与此事有着很大的关系。公元846年,唐武宗因为服用所谓的丹药过量而病入膏肓,李晨随即被人找到并带回宫中。此人正是宫内的太监总管,求功也正是当年把他从茅坑救出之人。可是求公母真是出于同情才去施救吗?他在这一时间将李晨找回,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原来裘公武和马元志等宦官早已为控制皇权做了准备。只要等到唐武宗驾崩,然后再把傻子李晨推上皇位,他们就能控制天子,发号施令,这便是李晨为何能够几次脱险的真正原因。唐武宗死后,李忱顺利继位,是被唐玄宗求公,武和马元志终于如愿以偿,可是没过多久,两人才发现,这场堪称完美的巨大阴谋,在唐玄宗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唐玄宗继位依然保持着傻子模样,而且对马元志和求公武尤为恭敬,几乎事事都要请教他们的意见。根据记载,唐玄宗在继位之前,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都会研究贞观政要,尤其钻研不为之计和治国之策。就在继位之后的某天,唐玄宗向马元志唯唯诺诺的提出,感觉自己非常惧怕宰相李德裕,马元志则表示愿意帮助皇帝免其相位,结果李元钰在第二天就被一道圣旨罢免了相职。其实唐玄宗早已料定马元志如此,因为马元志以一桩宫中丑闻差点被李德裕整死,而唐玄宗现在表面看去是个傻子,实际已经开始治理朝政,他判断两人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于是决定利用马元志除掉李德裕,以达到逐步收回权力的目的。就这样,唐玄宗通过装傻充愣,悄无声息的掌握了部分实权,而此时的马元智和裘公武还全然不知。当时的宣宗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就是太庙祭祖。而他继位之前的四任皇帝唐穆宗是他的哥哥,其他三位都是他的侄子,如果祭拜他们,就是在说明自己得位不正。于是唐玄宗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之际,他在众臣面前声称梦见父皇宪宗是被谋杀,然后嚎啕大哭,非要查明真相,众人以为宣宗又在发疯并被阻拦,结果不久之后果然查明是郭惠妃和唐穆宗指使宦官谋杀了唐宪宗。这样一来,唐穆宗就是弑父篡位,剩下三位自然也是得为不正,四位皇帝从此被移出太庙,而宣宗一脉则是代表了皇位正统。同时也有理由对宦官集团展开清理,期间共有一千多名宦官被清理出局。这时的马元植和秋龚武才恍然醒悟,原来所有人都是唐玄宗的一盘棋子,自己才是真正的傻子。宣宗收回权力之后,开始着手整顿吏治,严明法度,体贴百姓,减轻赋税,在军事方面大破北低,稳定北方,使腐败的晚唐呈现出了中心的小康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唐宣宗李忱凭借装傻充愣成功逆袭。他出身卑微,母亲是侍女,在郭贵妃的阴影下小心翼翼。面对皇位争夺,他巧妙伪装,骗过众人。比如,他装疯躲过多次杀身之祸,唐武宗的试探也未能识破。继位后,他展现出卓越的治国才能,整顿吏治,稳定北方,开创大中之治。这启示我们,在困境中要学会隐忍,等待时机,以智慧和谋略实现目标。
晚唐皇帝,唐宣宗李忱,装傻充愣,皇位争夺,郭贵妃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