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猛将文鸯:极具争议的传奇一生

share
他被众人评价为三国时期第一猛将,18岁时便单枪匹马7进7出敌军阵营杀伤百人,成为历史中被人争论的焦点,之后他又击败胡人,迫使20万人归降。他就是历史中极具争议的人物文鸯。文鸯,公元238年生人,本名文初,字不详,沛国谯郡人即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文鸯所处的年代属于三国鼎立时期,虽然也会发生战争,但是天下大事已经稳定,其规模已经远不如前三国时期。我们都知道三国最精彩的阶段是从公元189年的乱世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朝的这31年,在此期间,天下名将辈出,直到公元220年,大批名士相继去世,后三国时期的60年也就不再像之前那样精彩,所以文鸯的出现就在那个时期显得格外耀眼。文鸯的父亲文钦曾担任曹魏的扬州刺史和前将军,深得大将军曹爽的信任,他也因此仗着曹爽的权势,行为跋扈。之后,曹爽在高平陵政变中被司马懿击败,文钦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公元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魏帝曹方,这一举动引起了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和时任扬州刺史文钦的不满,于是此二人便于公元255年假托太后诏书向司马师讨伐。司马师刚到襄城县,便与曹魏名将邓艾联手,形势对毌丘俭和文钦非常不利,进退两难。此时的文鸯18岁,他以张辽当年用八百士兵大败孙权于合肥的例子告诉父亲,张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就是因为孙权刚到合肥,军心未稳,张辽先发制人,最终取胜。而当下面对司马师亦应如此,文钦听从了文鸯的建议,二人兵分两路向司马师大军进军,当时的司马师眼睛有伤,执意要抱病出战,但是文鸯在外击鼓骚扰了一个晚上,也没等到文钦的汇合,只能在天明后退兵。司马师曾说,第一次敲击战鼓,士兵们的气势最高。但是文鸯鼓噪了一个晚上都没进攻,其士气早已大为衰弱,所以只能撤兵。可是文鸯不想直接走掉,于是亲率十几名骑兵突闯司马师的兵阵之中,对方的兵马错乱后,他方才离去。这里便出现了文鸯最具争议的一幕。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司马师派长史司马率领骁勇骑兵8000,追击文鸯,文鸯居然单枪匹马杀入敌军骑兵之中,杀伤百余人后全身而退,随后退而再攻,来回六七次,打的敌军无人敢进。如果《资治通鉴》记载属实,那么文鸯的实力足以比肩前三国的任何猛将。可这一事迹在禁书中并未记载,而是说司马班率领8000骑兵追敌,多次攻破文钦父子的军阵。因此关于文鸯的七进七出一说,在历史中极具争议性,但是作为禁书,也有顾及司马师颜面而不实记载的嫌疑。可是禁书毕竟在《资治通鉴》之前更接近那个年代。毌丘俭兵败,文鸯随文钦投降吴国,司马师回军之后,因眼球爆出而亡。公元257年,魏国的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反叛司马昭,吴国则派文鸯父子前往魏国淮南支援诸葛诞。可是诸葛诞与文钦不和,文钦被杀,文鸯和其弟文虎因此投靠了司马昭,从背叛魏国投靠吴国之后,又再次回到了魏国。司马昭的手下曾建议杀掉文鸯,但是司马昭认为文鸯是可用之人,不但没有杀之,反而还上表封他为将军赐爵关内侯。不久之后,寿春之战文鸯有功,诸葛诞因叛乱被诛。公元265年,司马炎建晋代魏,文鸯任职平武。泰始五年后,鲜卑的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司马炎对此寝食难安,于公元277年受命文鸯率领三州兵力攻打秃发树机能,秃发树机能战败胡人部落二十余万人归降。文鸯在此战后名闻天下,官至东夷校尉,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要知道,在文鸯之前,晋国胡烈、牵弘、杨欣和苏愉等将领均被秃发树机能所杀,可见文鸯确实骁勇善战。公元291年,八王之乱爆发,司马炎留下的辅政大臣杨骏被皇后贾南风嫉恨,于是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将其杀害。此时的东安王司马繇为了给舅舅诸葛诞报仇,借机诬告文鸯是杨骏同党,文鸯因此被杀,诛灭三族。
### 文鸯攻略:三国传奇猛将的征战之路

文鸯,这位三国时期备受争议的猛将,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文鸯初露锋芒是在与司马师的对抗中。18岁的他,以张辽大破孙权为例,向父亲文钦献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智慧。在战场上,他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骑兵阵中,杀伤百余人后全身而退,还能多次往返冲杀,令敌军无人敢进。此役虽记载存疑,但足以见其勇猛。

后来,文鸯随父经历多次战事。毌丘俭兵败后,他们投降吴国,司马师回军途中眼球爆出而亡。公元257年,诸葛诞反叛,文鸯父子前往支援,却因与诸葛诞不和,文钦被杀,文鸯兄弟转而投靠司马昭。

值得一提的是,文鸯在对抗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时立下赫赫战功。他率领三州兵力,大败秃发树机能,迫使二十余万人归降,由此名闻天下,官至东夷校尉。

然而文鸯的结局令人唏嘘。八王之乱时,东安王司马繇为报舅舅诸葛诞之仇,诬告文鸯是杨骏同党,文鸯最终被杀,还被诛灭三族。

文鸯的一生,是征战的一生,也是充满波折的一生。他的勇猛与智慧,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历经争议,但传奇事迹流传至今,成为后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对于我们而言,了解文鸯的故事,能更深刻地感受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
文鸯,三国,猛将,七进七出,争议,历史,战绩,生平,骁勇善战,八王之乱
[Q]:文鸯在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战绩?
[A]:18岁时单枪匹马7进7出敌军阵营杀伤百人;多次往返冲杀司马师的追兵;率领三州兵力击败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迫使二十余万人归降。
[Q]:文鸯与司马师对抗时采用了什么策略?
[A]:以张辽当年用八百士兵大败孙权于合肥的例子,建议父亲文钦利用敌军刚到时军心未稳,先发制人。
[Q]:文鸯的父亲文钦在历史上的经历是怎样的?
[A]:曾担任曹魏扬州刺史和前将军,仗着曹爽权势行事跋扈。曹爽被司马懿击败后失势,后参与反对司马师的行动,兵败后投降吴国,最终被杀。
[Q]:文鸯为什么会被东安王司马繇诬告?
[A]:八王之乱时,东安王司马繇为给舅舅诸葛诞报仇,借机诬告文鸯是杨骏同党。
[Q]:文鸯在三国鼎立时期的地位如何?
[A]:他是极具争议的人物,其勇猛善战使他成为当时的焦点,实力足以比肩前三国的猛将,后期因战功官至东夷校尉。
[Q]:文鸯的七进七出一说在历史上为何极具争议?
[A]:《资治通鉴》记载文鸯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敌军,但禁书有不同记载,存在顾及司马师颜面而不实记载的嫌疑。
[Q]:文鸯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A]:八王之乱时被东安王司马繇诬告为杨骏同党,最终被杀,还被诛灭三族。
[Q]:文鸯在对抗鲜卑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A]:他率领三州兵力攻打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取得胜利,使胡人部落二十余万人归降,名闻天下。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