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虚无主义者论证三国事件真实性的剖析
我们来看这位历史虚无主义者兼发明家。史书不能全信关羽连黄忠都打不过,不可能万军之中斩颜良通过关羽打不过黄忠这个伪命题来论证三国志关羽传所记载的关羽斩颜良是假的,嗯,很可以。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倒是跟黄忠有过单挑,问题是历史上这二位就没打过,你如何断定关羽打不过黄忠呢?就算这位老兄有家传的三国志秘本,上面记载了关羽打不过黄忠的历史真相,那么这跟关羽杀颜良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所以我猜测这位老兄家里还有另一本颜良大传,记载了颜良比黄忠还能打的事儿,同时记载了颜良不是关羽所杀。那么政史上的颜良是被谁干掉的呢?很可惜,这是个未解之谜。但通过多名拥有家传正史的朋友的回答可以得知,绝对不是关羽干掉的,因为这是罗贯中杜撰的野史。至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不好意思,陈寿是西晋人,跟三国差着几百年呢。什么?你说陈寿是东晋人,还在蜀汉做过官?野史,绝对的野史。我们再来看这一位一本正经的现编史料的老兄,声称三国志里记载了刘备建议陶谦将徐州传给陶谦儿子的事,还特意告诉你这是三国志魏书第八卷里的事。没看过三国志陶谦传的朋友可能就会被他给唬住了。然而实际上徐州牧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推辞让位给儿子的记载,根本就是三国演义的原创情节,三国志陶谦传写到陶谦病死时就结束了,压根儿没提徐州在陶谦死后的归属问题。而三让徐州的历史原型出自三国志先主传,陶谦临死前告诉徐州别驾从事谜竹,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于是在陶谦死后,糜竺等人来到小沛,请刘备做徐州牧。刘备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在陈登、孔融等人的劝说下才入住徐州。要知道,刘备是来帮陶谦抵御曹操的,陶谦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扎在隔壁豫州沛国的沛县,也就是小沛,陶谦的大本营在徐州的东海郡郯县,他病死的时候,刘备压根儿不在一块儿,所以根本不存在小说演义里所谓的刘备当着陶谦的面推辞拒绝领徐州一事。当然了,越是没看过书的人,越喜欢把小说跟正史移花接木,比如这位一边告诉你某某人都是小说演义吹出来的,一边告诉你淳于琼除了喝酒啥也不是。淳于琼在小说演义里被塑造成了一个酒鬼,嗜酒如命。也正因为他身负押韵援军粮草重任,却贪杯误事,被曹操袭取了乌巢,进而导致袁绍官渡战败。但历史上的淳于琼可没有酒鬼的记载,他率领万余军队运送援军粮草至乌巢,遭遇曹操的袭击,兵败被曹操擒杀。历史上淳于琼的兵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按照叛逃到曹营的谋士许攸的说法,淳于琼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将骄卒惰,尽管数量庞大,但被曹操亲率5000精兵击破也在情理之中。在曹操猛攻乌巢时,淳于琼指挥军队出营作战,由于曹军攻势猛烈,不得不退回营中防守。总之,淳于琼就是正面打不过曹操,不存在自己喝酒误事,造成没打过曹操的情况。论地位,颍川人淳于琼在官渡之战前与郭图分了监军军售的兵权,担任都督各点义军,是袁绍集团第一梯队의将领。论资历,他在公元188年就担任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袁绍、曹操等人同列。你可以说淳于琼打仗很菜,但不能说他就是个酒囊饭袋。话说回来,一边拿小说演义论证淳于琼除了喝酒啥也不是,一边又告诉你不要被小说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误导,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 三国历史深度攻略:拨开迷雾,探寻真实三国
三国历史,波澜壮阔,却也迷雾重重。在这个攻略里,带你深入了解那些关键人物和事件。
就拿关羽来说,他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但也有人质疑他万军之中斩颜良的真实性。其实,史书虽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就否定。关羽的武艺高强是公认的,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有诸多记载可寻。
再看黄忠,有人认为关羽打不过他,可历史上二人并未交手,这种无端猜测毫无依据。
还有刘备与陶谦的故事,徐州归属问题一直被误传。真实情况是陶谦临死前属意刘备,刘备起初拒绝,后在众人劝说下才接手。
淳于琼也常被误解,小说里他是酒鬼,可历史上他兵败另有原因,并非单纯因酒误事。
学习三国历史,要以正史为基础,参考小说但不被误导。多查阅资料,对比分析,才能真正领略三国的魅力,还原那段精彩的历史画卷。
三国历史、关羽、黄忠、颜良、陈寿、刘备、陶谦、淳于琼、正史、小说
[Q]:关羽真的打不过黄忠吗?
[A]:历史上关羽和黄忠没打过,不能断定关羽打不过黄忠。
[Q]:三国志作者陈寿是哪个朝代的?
[A]:陈寿是西晋人,还在蜀汉做过官。
[Q]:陶谦三让徐州的真实情况是怎样?
[A]:三国志陶谦传没提死后归属,历史原型在三国志先主传,陶谦属意刘备,刘备先拒后应。
[Q]:颜良是被关羽所杀吗?
[A]:颜良之死是未解之谜,不能因关羽与黄忠关系就断定关羽没杀颜良。
[Q]:淳于琼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
[A]:他不是酒囊饭袋,曾与郭图分兵权,兵败有多方面原因。
[Q]:如何正确看待三国小说与正史?
[A]:以正史为基础,参考小说但不被误导,多对比分析。
[Q]:刘备为何起初拒绝做徐州牧?
[A]:刘备一开始拒绝是多种因素使然,后经劝说才接受。
[Q]:野史能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的依据吗?
[A]:野史可参考但可靠性低,应以正史为主研究三国历史。
### 三国历史深度攻略:拨开迷雾,探寻真实三国
三国历史,波澜壮阔,却也迷雾重重。在这个攻略里,带你深入了解那些关键人物和事件。
就拿关羽来说,他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但也有人质疑他万军之中斩颜良的真实性。其实,史书虽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就否定。关羽的武艺高强是公认的,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有诸多记载可寻。
再看黄忠,有人认为关羽打不过他,可历史上二人并未交手,这种无端猜测毫无依据。
还有刘备与陶谦的故事,徐州归属问题一直被误传。真实情况是陶谦临死前属意刘备,刘备起初拒绝,后在众人劝说下才接手。
淳于琼也常被误解,小说里他是酒鬼,可历史上他兵败另有原因,并非单纯因酒误事。
学习三国历史,要以正史为基础,参考小说但不被误导。多查阅资料,对比分析,才能真正领略三国的魅力,还原那段精彩的历史画卷。
三国历史、关羽、黄忠、颜良、陈寿、刘备、陶谦、淳于琼、正史、小说
[Q]:关羽真的打不过黄忠吗?
[A]:历史上关羽和黄忠没打过,不能断定关羽打不过黄忠。
[Q]:三国志作者陈寿是哪个朝代的?
[A]:陈寿是西晋人,还在蜀汉做过官。
[Q]:陶谦三让徐州的真实情况是怎样?
[A]:三国志陶谦传没提死后归属,历史原型在三国志先主传,陶谦属意刘备,刘备先拒后应。
[Q]:颜良是被关羽所杀吗?
[A]:颜良之死是未解之谜,不能因关羽与黄忠关系就断定关羽没杀颜良。
[Q]:淳于琼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
[A]:他不是酒囊饭袋,曾与郭图分兵权,兵败有多方面原因。
[Q]:如何正确看待三国小说与正史?
[A]:以正史为基础,参考小说但不被误导,多对比分析。
[Q]:刘备为何起初拒绝做徐州牧?
[A]:刘备一开始拒绝是多种因素使然,后经劝说才接受。
[Q]:野史能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的依据吗?
[A]:野史可参考但可靠性低,应以正史为主研究三国历史。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