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善战却似总被欺负?史官记史方式或是关键

share
为啥全世界都觉得咱家善战,咱自己却总感被欺负?这和史官记史方式有关。外国写史专挑光荣写,败仗能吹成胜仗,可咱家不一样。上学时学中华史,5000年里4800多年的记载稀稀拉拉,几亿本书里没多少内容。但从鸦片战争咱被揍后,一百多年历史却写了三大本。为啥呢?我打个比方,小时候咱在外面被打,回家要是显摆,爹妈肯定说占便宜就算了,别声张。要是被揍了,爹妈就会说:‘哟,平时不是挺能的嘛,咋让人收拾了?到真章上啥也不是,长点记性,下次自己找场子,别丢人现眼。’我严重怀疑史官就是被这么教育的。为啥胜仗一笔带过,败仗却详细记录?就说两宋,对外用兵胜率超70%,可咱为啥还觉得弱呢?因为史官对那种只把人打跑,不打倒,还得狠狠摩擦的‘胜仗’不重视,简单写写就行,就像学生时代的错题本,会做的题爱写不写,做错的必须写明白记清楚。看看咱家近代史,从1840到1949,挨了多少打,签了多少不平等条约,赔了多少银子,涉及多少人,哪天干的,咋干的,为啥干,干完啥样,每次憋屈都写得明明白白,为的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个激励咱励精图治、走向强大的秘诀。咱带着这秘诀日夜修炼,将来定能重返世界之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就像历史上的战争一样。了解历史记录方式的差异,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走向未来。比如,我们可以从两宋对外用兵胜率超过70%这件事中学到,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的结果来判断实力。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像史官记录败仗那样,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对于自己的成功,也不能骄傲自满,要像对待那些被简单记录的胜仗一样,不断反思,持续进步。在近代史中,我们看到了国家遭受的屈辱和不平等条约,这激励着我们要励精图治。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具体去做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失败和成功。失败时,不要气馁,要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制定改进计划。成功时,要保持清醒,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其次,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点滴,都要及时总结,从中发现规律,避免重复犯错。最后,要将这些经验教训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国家也必将更加繁荣富强,重返世界之巅。
历史记录方式, 胜仗败仗记录差异, 两宋对外用兵胜率, 近代史, 励精图治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