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平民哲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及思想成就

share
墨子,中国历史上唯一平民出身的哲学家,儒家学派最大的对立者,曾经凭借一己之力两次阻止国家战争。他还是位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发明被称为墨家机关术,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鲁班还要高明,甚至提出光沿直线传播以及力平衡等科学原理。墨子名翟,关于他的出生地有宋国、鲁阳以及滕国等多种说法,他的先祖是殷商王室、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路易的后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逐渐衰落,到了墨子这里也是平民身份。墨子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对学问的浓厚兴趣。除了政治和军事思想外,他在物理学、光学、力学、数学等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贡献,曾经提出过光源直线传播的观点,并且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此外,墨子还研究了杠杆原理,提出了力平衡的概念,包括在数学领域也是有所建树,他提出了元方直驱等概念。据说他制作军事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所发明的连弩车、转射机以及机车等机关器械,在军事防御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墨家机关术。他还发明了用于侦察敌情的技术装置,通过在城内各个方向凿开地洞,然后埋入潭口,崩着牛皮的大坛子氟问而听,就能辨别出城外敌情的方位,从而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听器。早期的墨子从学儒者学习儒家学说,对六艺有着深厚的造诣。据说墨子的老师曾经带他参观染布房,观察布匹是怎样染成的。墨子看到原本雪白的丝绢在染料中变成了不同的颜色,深受启发,认为人性如斯,必则所染。无论是治国还是做人,一定要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这便是墨子弃私的成语典故。随着他对儒学的深入了解,逐渐发现其中的一些观点与自己的理想并不符合,特别是对繁琐的理智以及等级观念深感不满,于是决定舍弃儒学,另立新说。之后,墨子开始4处游历,聚众讲学,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暴政。于是,在大批手工业者和下层诗人的追随下,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还提出了兼爱、非公、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墨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兼爱是墨子伦理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因为普遍的爱和平等的关爱主张不论亲疏远近都不该有任何偏差。这种思想与儒家的仁爱有显著区别。儒家主张的是差等之爱,亲疏关系的不同决定着给予的多少。非攻则是墨子对战争态度的明确表达。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认为战争带来的伤害不仅限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坚持导致社会道德的堕落和人性的冷漠。墨子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的不兼爱,如果各国的统治者都能相互尊重对方的利益,就不会有战争发生。在兼爱和非攻的基础上,墨子还提出了尚贤和上统的观点,主张不论出身贫贱还是富贵,只要拥有才能与道德,就应该受到重用。同时也强调在政治和社会治理中,应该提倡统一思想和行动,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和秩序。为了推广自己的思想,墨子开始了漫长的游历生涯,先后到过鲁、齐、魏、楚等国,每到一处都会积极宣传墨家的主张,而且凭借一己之力阻止了两场国家大战。公元前440年,楚国准备利用鲁班制造的云梯等工程器械攻打宋国。墨子得知消息后,立即从鲁国出发,日夜兼程十昼夜赶到楚国都城郢都。他首先见到鲁班之臣利害关系,指出公宋氏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累之举,成功说服鲁班放弃攻宋的打算。但是鲁班表示已向楚王汇报,无法擅自改变计划。墨子于是请求鲁班引荐楚王,并且运用高超的论辩技巧,以舍文轩而窃璧渝等类比,指出恭送如同盗窃,使楚王意识到恭送的不合理性。由于鲁班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演习,用腰带模拟城墙木片作为守城器械,成功抵御了鲁班的多次进攻。鲁班攻城的器械用尽后,墨子指出自己的弟子已在宋国严阵以待,即使杀掉他,楚国也无法攻下宋国。楚王最终被墨子的勇气和智慧所折服,并且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此外,墨子还阻止齐国攻打鲁国。当时的鲁国国君非常害怕,便向墨子请教解救之道。所以为了阻止这场战争,决定先从敌方的将领入手。于是首先去见齐国将领向子牛,并说攻打鲁国是齐国的大错,从前吴王夫差4处攻占,后来诸侯报仇,百姓苦于疲惫,不肯为吴王效力,最终国家灭亡,吴王自身也成了刑部之人。所以大国攻打小国是互相残害,灾祸必定还会降临到本国。墨子以史为鉴,用多个案例深刻剖析了攻打鲁国将给齐国带来的严重后果。项子牛听后深感言之有理,于是带领墨子去见齐王田禾。见到齐王之后,墨子并未直接提及公布之事,而是先打比方说,假如您手里有一把宝刀,轻轻一挥就能砍下别人的脑袋,您说这刀利与不利?齐王回答,当然锋利。墨子又说,如果您拿着这把刀,想砍多少人头就能砍掉多少,而且不会卷刃,那么这刀利与不利?齐王再次回答,当然锋利。墨子随后话锋一转,问道,拿刀的人砍了别人脑袋会有什么后果?齐王一时语塞。墨子接着说道,宝刀确实锋利,但是拿刀之人将来就会遭受不幸,而兼并别国的领土并残杀他的百姓,就如同这用刀之人。墨子见到齐王已经有所动摇,便进一步阐述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强调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墨王最终被墨子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终于决定撤回攻虏大军。墨子晚年回到齐国,继续传播墨家思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墨家学派内部出现了分歧。墨子死后分为相里氏之墨、像弗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不过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的影响依然巨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教育方面,墨子提倡监视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以便为社会做出贡献。他还提倡实用主义,主张教育要与实际紧密结合。墨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后世尊称为柯生,不仅是因为他在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墨子的思想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墨家智慧攻略:兼爱非攻思想引领下的生活指南》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常常渴望一种能带来和谐与公正的理念。墨家学派的兼爱非攻思想便是这样的瑰宝。

兼爱,倡导无差别、平等的爱。在人际交往中,摒弃亲疏贵贱之分,真心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邻里相处还是职场合作,以兼爱之心待人,能收获真诚与信任,化解矛盾冲突。

非攻,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它提醒我们,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与伤痛。在国际事务中,秉持非攻理念,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墨子的科学贡献也为我们提供了实用智慧。他的发明如机关术等,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将墨家思想融入生活,从自身做起,践行兼爱,倡导和平,用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汲取墨家智慧,书写和谐人生篇章。
墨子,墨家学派,兼爱非攻,科学贡献,思想成就
[Q]:墨子是如何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
[A]:墨子得知楚国要攻宋后,日夜兼程赶到郢都,先说服鲁班,又通过论辩让楚王认识到攻宋不合理,还展示了防御能力,最终使楚王取消攻宋计划。
[Q]:墨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有哪些?
[A]:墨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
[Q]:墨子为什么要舍弃儒学另立新说?
[A]:墨子对儒学中繁琐的理智及等级观念不满,认为与自己理想不符,所以决定舍弃儒学另立新说。
[Q]:墨子在科学领域有哪些贡献?
[A]: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力平衡等科学原理,还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发明了连弩车等机关器械及地听器。
[Q]:兼爱思想与儒家仁爱有何不同?
[A]:兼爱是普遍平等的爱,不论亲疏远近无偏差;儒家仁爱是差等之爱,亲疏决定给予多少。
[Q]:墨子是如何说服齐王放弃攻打鲁国的?
[A]:墨子先以吴王夫差为例说明攻伐后果,又通过宝刀比喻让齐王认识到战争危害,再阐述兼爱非攻思想。
[Q]: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的地位如何?
[A]: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影响巨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百家争鸣中占据重要地位。
[Q]:墨子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A]:墨子提倡监视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有广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主张实用主义,教育与实际紧密结合。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