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唐和宋之间的分裂动荡历史时期
一口气看完扑腾了数十年的五代十国历史全过程
我们都知道唐宋元明清,却鲜有人知晓,在唐和宋之间还夹着一段历时53年的五代十国时期。那么五代十国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五代十国就是15个地方性政权的混战,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完成了天下统一。其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政权因先后占据中原,实力较强,故被后世合称为五代。而十国则是指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这十个政权,他们被后世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梁王朱温接受唐哀帝李祝禅让后,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开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为止,共历时53年。而十国则是在宋朝建立后,直到公元979年才被先后统一。所以十国存在的时间为77年,而五代十国则是后世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
若想彻底弄明白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我们还需从头把故事说起。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爆发,在后期朱温背叛黄巢,率军归降唐朝。因朱温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朝廷拜为宣武军节度使,虽然成为唐末最大的藩镇割据势力,之后朱温趁大唐王朝没落之际,逐渐清除李唐宗室的势力,致使唐朝的整个朝政大权被朱温控制。公元907年,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被迫将皇位禅让于朱温,至此,大唐王朝宣告终结,朱温登基称帝,国号大梁,是为后梁太祖。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08年,以复兴唐朝为名的晋王李克用因拒不承认朱温的地位,双方便在唐朝爆发大战。此战,李克用因忧劳去世后,其子李存勖率军大败。后梁军。战后,朱温感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公元912年后,梁与晋军再次大战,李存勖再次击败后梁军。同年,因朱温想要将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于是朱有珪发动政变,杀死父亲朱温。朱友珪弑父登基,是为后梁废帝。朱友珪篡位称帝后,引起其弟朱友贞的不满。公元916年,朱友贞等人发动政变,诛杀后梁废帝朱有珪。朱友珪登基称帝,是为后梁末帝。经此内乱,后梁日趋没落。同年,李存勖功立幽州。公元916年,李存勖在固原城大败梁军,攻占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此后的战争中,李存勖的进军胜多败少,占据主导地位。
公元923年,以复兴唐朝为名的晋王李存勖在蔚州称帝,朱沿用唐佐国号,是为后唐。庄宗同年唐军攻进东京后,梁末帝朱友贞不愿落入仇人手中,命手下皇甫林将自己杀死。至此,存在了16年的后梁灭亡。公元925年,李存勖又灭亡了前蜀政权。然而,李存勖虽然很会打天下,却不懂治理天下。他至交期满,残暴荒淫,开始了自己的贪欲生活,宠幸宦官和灵官,迷恋女色,为充实洛阳后宫,他令宦官四处掠夺妇女,搜刮民脂民膏,人民苦不堪言。公元926年,士兵发生哗变,爆发叛乱,李存勖也被叛军射中而死,年仅43岁。同年,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登基称帝,是为后唐明宗。后唐明宗在位时,整治吏治,歼灭税赋,接纳建言,严惩贪污。此时的后唐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后期的李嗣源纵容藩镇势力的存在,致使朝政混乱,变乱迭起。公元933年,李嗣源身患重病,其子李从容发动政变,准备夺取帝位,但政变失败,李丛容被杀,而后唐明宗李嗣源因惊吓过度不久去世。同年,其子李从厚继承帝位,是为后唐闵帝。公元934年,李从珂起兵叛乱,攻进洛阳,废除后唐闵帝。李从厚自己登基称帝,是为后唐废帝。后唐废帝在位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成了他最大的威胁。公元936年,李从珂为了削弱石敬瑭兵权,并将其调任至郓州,石敬瑭素有谋反之意,当然拒绝调任,于是石敬瑭以幽云十六州为交换条件,向契丹借兵叛变,此战,石锦棠大军与契丹大军攻进洛阳,后唐皇帝李从珂携带传国玉玺自焚而死。自此,存在了13年的后唐灭亡。同年,石敬瑭称帝,改国号为晋,是为后晋高祖,史称后晋。战后,石敬瑭依约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任比他小11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
公元942年,石敬瑭去世,其子石重贵继位,是为后晋出帝。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他继位后不再臣服于辽国,与辽国开战。公元947年,辽国攻破开封,俘虏后晋出帝,自此,存在了11年的后晋灭亡,同时,聊太宗占领后晋后,到处烧杀抢掠,从而激起了后晋百姓的反抗,辽太宗无力镇压,只得率军北伐,但却在途中病逝,同年,石敬瑭的亲信刘知远以中原无主为由,在郭威的协助下称帝,改国号为汉,是为后汉高祖。公元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其子刘承佑继位,是为后汉隐帝。后汉隐帝时,郭威势力逐渐增强。公元950年,郭威从业城起兵,击败京师守军,诛杀后汉隐帝,自此存在了三年的后汉灭亡。公元954年,郭威在开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是为后周太祖。郭威称帝后,减免徭役,打击腐败,整顿军纪,使后周迅速强盛起来。公元954年,郭威因病去世,其养子柴荣继位,成为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最具雄才大略的帝王,他通过数次北伐辽国和对南唐的征讨,极大的扩展了后周的版图,在他的麾下有一位著名将领赵匡胤,他追随柴荣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军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庞大势力。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享年39岁,其子七岁的柴宗训继承帝位,成为后周皇帝。公元960年,后周将军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被布中拥戴为帝,从而取代了柴宗训建立宋朝,定都开封,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启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此时尚存的十国与五代相比规模都很小,除北汉位于北方外,其余九国都在南方。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先后灭掉了十国中的后蜀、南汉、南唐等国。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同年其弟赵匡胤继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即位后继续统一全国的战争。在他的努力下,吴越与北汉也相继被灭。至此,五代十国这一长期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终于画上了句号,中国再次迎来了相对统一的局面。
**《五代十国历史全解析与关键人物攻略》**
五代十国,这段夹在唐和宋之间的历史时期,充满了动荡与变迁。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复杂的历史吗?让我们一同探寻。
朱温,作为开启五代十国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与背叛黄巢的举动息息相关。凭借平定黄巢起义的功劳,朱温成为宣武军节度使,进而掌控唐末朝政大权,最终建立后梁。
李存勖,晋王李克用之子,以复兴唐朝为名,在与后梁的多次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大败后梁军,还灭亡了前蜀政权。然而,不懂治理天下的他,因残暴荒淫导致士兵哗变,最终命丧黄泉。
石敬瑭,为了称帝竟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契丹借兵,这种卖国行径令人唾弃。他建立的后晋,在他死后不久便被辽国所灭。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并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全国。他的举措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让中国再次迎来相对统一的局面。
五代十国的历史,不仅是朝代的更迭,更是人性、权谋与战争的交织。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演变。
五代十国,历史,朱温,李存勖,石敬瑭,赵匡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我们都知道唐宋元明清,却鲜有人知晓,在唐和宋之间还夹着一段历时53年的五代十国时期。那么五代十国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五代十国就是15个地方性政权的混战,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完成了天下统一。其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政权因先后占据中原,实力较强,故被后世合称为五代。而十国则是指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这十个政权,他们被后世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梁王朱温接受唐哀帝李祝禅让后,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开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为止,共历时53年。而十国则是在宋朝建立后,直到公元979年才被先后统一。所以十国存在的时间为77年,而五代十国则是后世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
若想彻底弄明白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我们还需从头把故事说起。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爆发,在后期朱温背叛黄巢,率军归降唐朝。因朱温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朝廷拜为宣武军节度使,虽然成为唐末最大的藩镇割据势力,之后朱温趁大唐王朝没落之际,逐渐清除李唐宗室的势力,致使唐朝的整个朝政大权被朱温控制。公元907年,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被迫将皇位禅让于朱温,至此,大唐王朝宣告终结,朱温登基称帝,国号大梁,是为后梁太祖。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08年,以复兴唐朝为名的晋王李克用因拒不承认朱温的地位,双方便在唐朝爆发大战。此战,李克用因忧劳去世后,其子李存勖率军大败。后梁军。战后,朱温感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公元912年后,梁与晋军再次大战,李存勖再次击败后梁军。同年,因朱温想要将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于是朱有珪发动政变,杀死父亲朱温。朱友珪弑父登基,是为后梁废帝。朱友珪篡位称帝后,引起其弟朱友贞的不满。公元916年,朱友贞等人发动政变,诛杀后梁废帝朱有珪。朱友珪登基称帝,是为后梁末帝。经此内乱,后梁日趋没落。同年,李存勖功立幽州。公元916年,李存勖在固原城大败梁军,攻占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此后的战争中,李存勖的进军胜多败少,占据主导地位。
公元923年,以复兴唐朝为名的晋王李存勖在蔚州称帝,朱沿用唐佐国号,是为后唐。庄宗同年唐军攻进东京后,梁末帝朱友贞不愿落入仇人手中,命手下皇甫林将自己杀死。至此,存在了16年的后梁灭亡。公元925年,李存勖又灭亡了前蜀政权。然而,李存勖虽然很会打天下,却不懂治理天下。他至交期满,残暴荒淫,开始了自己的贪欲生活,宠幸宦官和灵官,迷恋女色,为充实洛阳后宫,他令宦官四处掠夺妇女,搜刮民脂民膏,人民苦不堪言。公元926年,士兵发生哗变,爆发叛乱,李存勖也被叛军射中而死,年仅43岁。同年,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登基称帝,是为后唐明宗。后唐明宗在位时,整治吏治,歼灭税赋,接纳建言,严惩贪污。此时的后唐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后期的李嗣源纵容藩镇势力的存在,致使朝政混乱,变乱迭起。公元933年,李嗣源身患重病,其子李从容发动政变,准备夺取帝位,但政变失败,李丛容被杀,而后唐明宗李嗣源因惊吓过度不久去世。同年,其子李从厚继承帝位,是为后唐闵帝。公元934年,李从珂起兵叛乱,攻进洛阳,废除后唐闵帝。李从厚自己登基称帝,是为后唐废帝。后唐废帝在位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成了他最大的威胁。公元936年,李从珂为了削弱石敬瑭兵权,并将其调任至郓州,石敬瑭素有谋反之意,当然拒绝调任,于是石敬瑭以幽云十六州为交换条件,向契丹借兵叛变,此战,石锦棠大军与契丹大军攻进洛阳,后唐皇帝李从珂携带传国玉玺自焚而死。自此,存在了13年的后唐灭亡。同年,石敬瑭称帝,改国号为晋,是为后晋高祖,史称后晋。战后,石敬瑭依约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任比他小11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
公元942年,石敬瑭去世,其子石重贵继位,是为后晋出帝。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他继位后不再臣服于辽国,与辽国开战。公元947年,辽国攻破开封,俘虏后晋出帝,自此,存在了11年的后晋灭亡,同时,聊太宗占领后晋后,到处烧杀抢掠,从而激起了后晋百姓的反抗,辽太宗无力镇压,只得率军北伐,但却在途中病逝,同年,石敬瑭的亲信刘知远以中原无主为由,在郭威的协助下称帝,改国号为汉,是为后汉高祖。公元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其子刘承佑继位,是为后汉隐帝。后汉隐帝时,郭威势力逐渐增强。公元950年,郭威从业城起兵,击败京师守军,诛杀后汉隐帝,自此存在了三年的后汉灭亡。公元954年,郭威在开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是为后周太祖。郭威称帝后,减免徭役,打击腐败,整顿军纪,使后周迅速强盛起来。公元954年,郭威因病去世,其养子柴荣继位,成为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最具雄才大略的帝王,他通过数次北伐辽国和对南唐的征讨,极大的扩展了后周的版图,在他的麾下有一位著名将领赵匡胤,他追随柴荣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军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庞大势力。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享年39岁,其子七岁的柴宗训继承帝位,成为后周皇帝。公元960年,后周将军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被布中拥戴为帝,从而取代了柴宗训建立宋朝,定都开封,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启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此时尚存的十国与五代相比规模都很小,除北汉位于北方外,其余九国都在南方。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先后灭掉了十国中的后蜀、南汉、南唐等国。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同年其弟赵匡胤继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即位后继续统一全国的战争。在他的努力下,吴越与北汉也相继被灭。至此,五代十国这一长期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终于画上了句号,中国再次迎来了相对统一的局面。
**《五代十国历史全解析与关键人物攻略》**
五代十国,这段夹在唐和宋之间的历史时期,充满了动荡与变迁。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复杂的历史吗?让我们一同探寻。
朱温,作为开启五代十国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与背叛黄巢的举动息息相关。凭借平定黄巢起义的功劳,朱温成为宣武军节度使,进而掌控唐末朝政大权,最终建立后梁。
李存勖,晋王李克用之子,以复兴唐朝为名,在与后梁的多次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大败后梁军,还灭亡了前蜀政权。然而,不懂治理天下的他,因残暴荒淫导致士兵哗变,最终命丧黄泉。
石敬瑭,为了称帝竟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契丹借兵,这种卖国行径令人唾弃。他建立的后晋,在他死后不久便被辽国所灭。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并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全国。他的举措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让中国再次迎来相对统一的局面。
五代十国的历史,不仅是朝代的更迭,更是人性、权谋与战争的交织。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演变。
五代十国,历史,朱温,李存勖,石敬瑭,赵匡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