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史:春秋战国卿大夫夺权与各国变法

share
庚啊肯定会更,因为这周事多,正说历史晚出两天。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是三家分晋,卿大夫竟然夺取了诸侯的权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这就是典型的以下克上。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往下分封给卿大夫,可这时候规矩乱了,卿大夫居然能欺负诸侯。

随着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化开始,各国纷纷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只要按时交税就行,这就是商鞅变法里的废井田开阡陌。卿大夫实力因此迅速提升,像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田氏等,都积极发展小农经济,开垦田地,有了钱粮就能招揽人才、积聚力量,进而夺取君主权力。

早在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权力就被架空,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这三家大夫,把鲁国军队瓜分,还在礼仪上僭越,比如季孙氏用64人的乐舞,要知道按照礼制,天子才能用64人,诸侯只能用36人,卿大夫只能用16人,这可把孔子气坏了,说出了“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话。

晋国六卿也各自进行土地改革,扩大封地亩数,还通过不同的税收政策收买人心。孙武曾预言,中行氏、范氏会率先灭亡,其次是智氏,再其次是韩魏,晋国权力最终会落到赵氏手中,后来历史发展果然差不多。

智氏一家独大后向韩魏要地要人,韩魏给了,赵氏不给,智氏就联合韩魏攻打赵氏。赵氏劝说韩魏一起反水,三家灭了智氏,瓜分了他的土地人民,晋国权力也就落到了韩赵魏三家手里。

几十年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资治通鉴就从这年开始写。与此同时,齐国大夫田氏也通过收买人心,逐渐夺取了齐国权力,史称田氏代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国君和卿大夫都在思考如何集权、避免被灭、富国强军甚至一统天下,于是纷纷开始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权力更迭与变法攻略》**

在春秋战国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权力的更迭如同一出精彩的大戏。卿大夫如何崛起并夺取诸侯权力?各国又是怎样通过变法来适应时代的变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首先,说说卿大夫的崛起。随着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进程加快。卿大夫们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小农经济,开垦田地。他们通过扩大封地亩数、调整税收政策等方式收买人心,积聚力量。比如晋国六卿,各自进行土地改革,中行氏、范氏把一亩扩为160步,至氏扩大为180步,韩魏以200步为一亩,赵国更是实行公无税延,新地不收税。这使得农民负担减轻,他们自然就更愿意支持卿大夫。

再看鲁国,国君权力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架空。季孙氏直接剥夺一军的全部权利,叔孙氏拿走一半,孟孙氏也分走了四分之一。不仅如此,他们在礼仪上也僭越,季孙氏用64人的乐舞,完全不顾礼制。

而齐国,田氏家族经过数代经营,通过灾荒年份开仓放粮、大斗借出小斗收回等手段收买人心。最终,田氏驱逐了齐国国君,实现了权力的更迭。

面对这样的权力格局变化,各国纷纷寻求变革。他们思考如何集权,避免被其他势力吞并,同时实现富国强军,甚至一统天下。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在各国展开。

对于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深入研究卿大夫与诸侯之间的权力博弈,以及各国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通过了解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卿大夫,土地改革,鲁国,齐国,田氏代齐,变法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