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诸葛瞻与姜维关系为何差

share
历史上的诸葛瞻跟姜维关系为什么这么差?很多人都觉得姜维一直将北伐,那作为诸葛亮儿子的诸葛瞻,他应该跟姜维是三观一致的好同志才对,但实际上诸葛瞻到死都在喷姜维。根据唐宪宗年间编著的元和郡县志当中记载,就在诸葛瞻战死绵竹之前,他就跟自己身边的人说,我有三宗罪,第一个是没能把皇后那个死太监给收拾了。第二个是没能把姜维那个老东西给压下去,第三个就是没能保护好蜀汉的门户,现在是没脸回成都了得死就死了。等于说这个版本的史书里面记载的诸葛瞻是把没能压制姜维这件事儿和皇后作乱以及蜀汉兵败划等号的那他俩是怎么斗起来的呢?首先元和郡县志是唐代的史料,三国志跟同时代的很多史书当中并没有提到说诸葛瞻临死前痛批姜维的记录,只不过这两个人之间有矛盾,那是铁打的事实,三国志里面就提到过说诸葛瞻提出过要把姜维夺权,下手还非常狠,可这下问题就来了。姜维他出生于东汉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可是诸葛瞻却出生于蜀汉建兴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这两个人之间差了25岁,相当于一代人的年纪了,那他俩是怎么斗起来的呢?关于姜维这个人,其实同时代的很多史料当中评价一直都很一般,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地方史料,华阳国志都把蜀汉的垮台跟姜维北伐扯到了一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以前还在蜀汉做过官儿,他在自己的史书里面就提到他说姜维整天就知道打仗,蜀汉就那么一点点儿!最后全都被他给花光了,华阳国志更是把诸葛亮抬出来跟姜维做对比,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虽说也是大规模的用兵,可是蜀汉总能够保持好经济跟军事之间的平衡,怎么打都不至于说把蜀汉打垮,至于说姜维呢?人家虽说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目标,可具体落实到实际操作的时候,那差距可是隔了好几个等级,一边打一边花花的,最后蜀汉这个架子都快被拆了。实际上三国的历史也确实是这样,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跟费祎相继接班。这个期间蜀汉虽说保守了一点,但最起码这个时候花钱的事情并不多,日子也都还过得去,那等到姜维掌权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北伐,偏偏这位大哥他北伐的结果很一般,再加上他没有诸葛亮办事情的水平,反而让蜀汉越打越穷。结果刘禅发现苗头不对,就赶紧把姜维给叫停了。所以很多人就怀疑过,说诸葛瞻跟姜维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他意见不合,然而诸葛瞻跟姜维之间的矛盾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姜维刚要北伐的时候,诸葛瞻是支持他的,就连姜维北伐出师的时候写的汇报书上面都有诸葛瞻带头的签字,所以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路线不统一。那咱们反过来再看一下诸葛瞻的成长路线,实际上诸葛瞻这个人在蜀汉的当官路线跟东汉时期那些勋贵成长路线差不多。首先是他的父亲诸葛亮给他留下来的历史光环,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还只是一个孩子,而且诸葛亮去世前一直在忙着北伐,父子之间可能都很少见面,等于说这两个人只有血缘上是有关联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权势跟财富可以靠血缘去传承,但智商跟能力往往是没有办法遗传的。偏偏大家都觉得这个诸葛亮的儿子不会太差劲儿,毕竟有老爹在那儿呢。诸葛瞻17岁那年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了驸马。凭借父亲留下来的光环,蜀汉但凡有点好事儿,大家都觉得诸葛瞻肯定在里面起到了很大很大的作用,事实上,诸葛瞻仅仅是起到了一个造型上的作用。他当官期间几乎就没有什么作为,在黄皓势力庞大,非常猖獗的时候,他就压根没有敢指责过黄浩。姜维北伐期间他也没有说什么。那等到反对姜维的声音越来越多之后,这大哥就跟风一样开姜维的吐槽大会,这才有了三国志当中诸葛瞻要求给姜维削权的记录。结果果韦强导诸葛亮皇后干脆站出来要杀掉姜维的时候,幸亏阿斗他不是真傻,他这样他这这个侯有点太太过了,赶紧站出来把姜维强保护了下来。那咱们再看一下这两个人,虽然他们都跟诸葛亮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姜维他属于是武将,靠着军功熬上来的那加上他是诸葛亮老家不能太川川,所以本身就会比这个一本本土人更想打的。诸葛亮呢是典型的二代,靠着上一代人的的光环,小小土就没有什么阻碍。他这样的人做事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够出错,一犯错就容易让人批他说他不如他老爹。那这样的熏二代做事情肯定会相当保守,再加上没有经历过刘备那一代人一点点打地盘的经历,所以对于他们这些蜀汉官员们来说,保守一点,好好攒钱过日子那更重要。现在因为姜维北伐搞得没有钱了,那站出来跳脚踩姜维一顿,自然也符合他的利益,毕竟这帮孩子长大了,蜀汉的老人们不下去,他们怎么办呢?不过诸葛瞻这个人,他好就好在在曹魏打过来的时候,他领着一帮东拼西凑的军队,跟着曹魏死拼到了最后,很多人都笑话诸葛瞻水平差,但事实上这场战争相当于是诸葛瞻这样的蜀汉勋贵家后代集体郡国,你不能因为他打输了就笑话他,更何况这场蜀汉的最后一战当中,诸葛瞻还真的把邓艾的先锋给击败了。这样的一个没有带兵记录的人,能够打出这样的战绩,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再加上他和他的儿子双双战死,这也弥补了他过去的无能。所以诸葛瞻和姜维这两个人是他们所在的历史时间点不一样,个人的诉求也不一样。但是个人的品质都确实没得黑。
《三国人物关系攻略:深入剖析诸葛瞻与姜维的矛盾根源》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瞻与姜维的关系错综复杂,令人深思。姜维一心北伐,而诸葛瞻起初支持,后来却坚决反对,两人矛盾重重。
姜维出生于东汉建安七年,凭借军功上位,一心继承诸葛亮北伐遗志。然而,他的北伐虽有壮志,却效果不佳,导致蜀汉国力渐衰。三国志及华阳国志等史料都指出,姜维北伐让蜀汉陷入困境,经济与军事失衡。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成长于父亲的光环之下。17岁成为驸马,却在为官期间碌碌无为。面对黄皓专权和姜维北伐,他起初沉默,待反对声起,便跟风抨击姜维,要求削权。
这二人矛盾的根源,不仅在于北伐路线的分歧,更在于他们所处的历史节点与个人诉求不同。姜维渴望建功立业,恢复汉室;诸葛瞻则受家族光环束缚,行事保守。
对于我们而言,深入研究这段历史,能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与人物关系,从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鉴,面对生活中的复杂局面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诸葛瞻,姜维,矛盾,北伐,蜀汉,成长路线,评价,史料
[Q]:诸葛瞻和姜维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A]:姜维北伐导致蜀汉经济军事失衡,诸葛瞻起初支持后跟风反对并要求削权,两人矛盾由此产生。
[Q]:诸葛瞻在蜀汉当官有什么作为?
[A]:诸葛瞻凭借父亲光环当官,娶公主成驸马,但几乎没什么实际作为。
B[Q]:姜维北伐的结果如何?
[A]:姜维北伐结果一般,不仅没达到目标,还让蜀汉越打越穷。
[Q]:三国志对姜维是如何评价的?
[A]:三国志作者陈寿曾在蜀汉为官,他认为姜维整天打仗,耗尽蜀汉国力。
[Q]:华阳国志如何评价姜维北伐?
[A]:华阳国志将蜀汉垮台与姜维北伐联系起来,认为其与诸葛亮北伐差距大。
[Q]:诸葛瞻对黄皓是什么态度?
[A]:黄皓势力猖獗时,诸葛瞻未敢指责。
[Q]:诸葛瞻在战争中有什么表现?
[A]:曹魏攻打时,诸葛瞻率拼凑军队死战,击败邓艾先锋,最终战死。
[Q]:姜维与诸葛瞻矛盾的核心是什么?
[A]:矛盾核心并非简单路线分歧,而是两人所处历史点和个人诉求不同。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