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古玉知识点分享:工痕学与皮壳变化是关键

share
很多藏友都建议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鉴别古玉的知识点。其实我是很不愿意讲这些东西的,并不是怕大家都学会了造成行业内卷,而是每个人的学术观点不一样,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我们研究这个古玉文化,首先它背后的文化是一门学术,然后看新老又是一门眼学。而我过去呢又是文博系统出身,我所学的东西呢是系统化的、正规化的。是通过对古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也就是博物馆馆藏器物作为参考,作为比对。主要通过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工痕学,一个是皮壳的变化,这两点都得符合考古出土的器物的特征,我才敢认。那么想了解工痕学,我就得系统化的去学习了解古人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方式。那皮壳包浆呢,我就得参考出土的器物千百年后产生的一个次生的变化。我要看它有没有真正的熟旧感,根据地下埋藏的环境看它有没有莹润的皮壳自然的侵蚀。通过地下土质的腐蚀放大镜下看是否有被腐蚀的斑驳感。那再说工痕,无论是高古的、中古的还是明清的,我还要看工痕的阴刻线里是否有解玉砂感。因为我深刻的认识到,古人治玉离不开解玉砂。这个他山之石可攻玉,指的就是金刚石粉。离开金刚石粉解玉砂,古代的砣具加上人工的转速,是很难把坚硬的玉石做出纹饰来。所以说工痕皮壳这两个是我看古玉新老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我相信真正玩老货的朋友也离不开这两点,不过我还是更愿意跟大家分享古玉背后的文化,视频里是馆藏的西周的古珠玉工痕,藏友们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
**古玉鉴别攻略:掌握关键要点,轻松辨别真伪**

在古玉收藏的世界里,鉴别古玉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问。对于新手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和要点,能够帮助你在收藏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首先,工痕学是鉴别古玉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古人制作玉器的工具和方式与现代不同,通过学习了解古人的制作工艺,观察工痕的特征,能够判断玉器的年代和真伪。比如,高古玉的工痕往往具有独特的风格,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味。

其次,皮壳变化也是鉴别古玉的关键因素。古玉在地下埋藏多年,会产生次生变化,形成独特的皮壳。观察皮壳是否有熟旧感,是否有自然的侵蚀痕迹,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古玉的真伪。真正的古玉皮壳会呈现出莹润的质感,放大镜下可见被腐蚀的斑驳感。

另外,解玉砂在古玉制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人治玉离不开解玉砂,通过观察工痕的阴刻线里是否有解玉砂感,也能辅助鉴别古玉。

总之,鉴别古玉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工痕学、皮壳变化和解玉砂感都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希望这些要点能够帮助你在古玉鉴别中更加准确,享受古玉收藏的乐趣。
鉴别古玉,工痕学,皮壳变化,解玉砂,熟旧感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