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明代墓葬相关情况介绍

share
我们先看一组图片,这是很多年前在江西某地考古发掘的一座明代墓葬,这个墓主人只知道是明代藩王的后裔,具体是谁不清楚。由于他的墓葬密封性较好,墓主人的遗体还没有完全腐朽尽,包括他身上盖的锦被,包括身上穿的衣服,都保存得相对较好,最显眼的是他腰里这副玉带,最能彰显他贵族的身份。当然还有他身上盖的这个锦被,上面的这个龙纹,也代表着皇家宗室的象征。在明朝江西分封的藩王宫,史书上比较知名的是宁王朱宸濠,他因为谋反罪被明武宗朱厚照给收捕掉了,废为庶人,俘诛。从史料的记载,可以理解为先贬为庶人,然后再被杀掉。那么这个墓主人我推测应该不是第四代宁王朱宸濠的后裔,他应该是前三代宁王的后裔,大概是某位宁王的庶子,因为嫡子会被封为世子,将来会继承王位,墓葬不应该这么简陋。虽然说墓葬简陋,但是身上盖的穿的等级还是相当的高,尤其是他这个龙纹玉带,不是说一般的大臣可以使用,明代的玉带版等级也是非常森严。到明代中期啊,有明确规定要使用二十块带板上的纹饰呢,有龙纹、麒麟纹、花卉纹、人物纹和动物纹。而龙纹带板正是皇帝专属,或者经皇帝特许后,各地的藩王,包括有功勋的大臣啊,也可以使用。我最近就得到了一块有龙纹的明代带版,也是从一个粉丝手上收到的,这个藏友他不太会看年代,他送到评级公司,而评级公司给他断代是。清代实际上这种连珠纹、龙纹带版是典型的明代之物,而且尺寸较大,长宽分别达到了八公分到六公分。而清代玉带版通常没有这么大,这跟明清两朝的服饰是有关系的。清代穿满人的长衫马褂,而长衫相对于明代的交领袍服要收身一些,直筒一些,而他们扎的这个腰带相对窄小。
### 探秘明代墓葬文化:从藩王后裔到玉带龙纹的秘密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代墓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座神秘的江西明代墓葬,揭开它背后的故事。

这座墓葬的主人身份成谜,只知是明代藩王的后裔。然而,其独特的墓葬特征却引发了诸多猜测。墓葬密封性良好,遗体虽未完全腐朽,但保存相对完好的锦被、衣物以及彰显贵族身份的玉带,都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丧葬文化提供了珍贵线索。

玉带在明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龙纹带板更是皇帝专属或经特许后藩王、勋臣才可使用。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等级森严,也反映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明清两朝服饰风格迥异,这也在玉带版的尺寸上有所体现。明代玉带版尺寸较大,而清代则相对窄小。通过这些细节,我们能更深入地感受历史的变迁。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知识至关重要。在鉴定明代带版时,要注意其纹饰、尺寸等特征,避免误判。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研究古代文化遗产,感受历史的魅力。
明代墓葬,藩王后裔,玉带,龙纹,明清服饰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