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的人物关系及炎黄子孙由来

share
一口气看完我国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三皇五帝的名号更是如雷贯耳,可他们到底是谁,是否真的存在,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呢?接下来通过本期视频,就让我带着大家一口气轻松看懂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的人物关系网,以及我们为何能自豪地自称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三皇指的是天皇燧人氏、帝皇伏羲氏、人皇神农氏,而五帝指的是皇帝颛顼、帝喾尧尧舜。他们八位并不是真正的帝王,而是原始社会中后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出于对他们的崇敬,追尊他们为皇或帝,并通过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丰功伟绩。这些传说不仅折射了原始社会氏族与部落的兴衰变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被尊为中华始祖和三皇之首的燧人氏。燧人氏作为中华民族可考证的第一位祖先,被称之为天皇,他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燧明国,也就是今天的商丘地区。相传燧人氏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成功获得了火源,这一发明不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还极大的提升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了健康状况,因此被后世尊为火族。除此之外,燧人氏还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利用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绳结记录各种事件,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记录与交流工具,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燧人氏与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华胥国的部落女首领华胥氏结为连理,育有一双儿女,分别是伏羲和女娲。伏羲就是三皇中的第二位,相传他具有人手折神之姿,与女娲兄妹相婚,繁衍后代。后来,伏羲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创造出了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对构成的八卦图。这一对立统一的阴阳八卦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独特模式。伏羲为了简化记事方式,发明了书籍,即利用特定的符号刻或画在物体上,用以记录重要事件。这一方法相较于结绳记事更为高效,也为后续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之后,伏羲还模仿蜘蛛结网的方式,发明了渔网,用于捕鱼打猎,并传授给人们渔利的技巧。在伏羲之前,人们过着无序的群居生活,无名无姓,人文关系模糊。于是伏羲根据各部落和氏族的特点与喜好,被人们赋予了姓氏,从而规范了社会结构和人文关系,中华姓氏字字得以起源。因此,伏羲被后世尊称为帝皇帝皇。伏羲氏与女娲生有一子,名叫少典氏。少典与妻子有乔氏,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江十年,小儿子本姓公孙,名轩辕,后改姬姓。大儿子姜十年长大后,带领姜姓部落日益壮大。他通过亲身尝试各种植物,发现了众多具有药用价值 的品种,从而开创了中国医药史的先河,他利用这些植物来治疗疾病,极大的改善了当时人们的健康状况。传说中,姜姓部落的首领因懂得用火而获得王位,被尊称为炎帝,姜十年便是第一代炎帝。因此炎帝并非专指某个人,而是对姜姓部落历代首领的尊称,任何称为姜姓部落首领的人均可被称为炎帝。从江十年起,姜姓部落历经九代炎帝,一次为神农帝、魁帝城帝、旻帝、直帝、毛帝、艾帝克帝,与王共传承530年。姜姓部落统治 的这个时期被称之为神农氏时代,而三皇中的第三位神农氏,也就是炎帝,我们称之为人皇。与此同时,江十年的弟弟轩辕长大后,带领着他的部落生活在轩辕山脚,因都城营造在有熊,所以也被后人称为有熊氏轩。原因深得父亲少年喜爱,继承了父亲的基业,成为了有熊国的国君。他非常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任命专人负责天文气象观测和立法制定,并教民节用水火财物。在他的治理下,轩辕氏部落迅速繁荣起来。后历经多代,轩辕氏部落发展越来越好。然而,当炎帝部落传到第九代炎帝榆罔时,内部纷争不断,渔网无力平息,导致炎帝部落开始走向衰落。此时轩辕氏部落正值鼎盛,趁机收拢各族,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族。炎帝部落对此极为不满,于是发起对轩辕氏的讨伐,最终双方爆发了版权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轩辕氏部落击败了炎帝部落,板泉之战胜利后,部落中的巫师认为轩辕氏拥有土德之瑞,因此以黄色为象征,轩辕氏自此自称皇帝,并接替了炎帝,开始统领黄河流域各部族。同样,黄帝也并非专指某一人,而是历代轩辕氏部落首领的统称,所以版权之战被视为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但此时炎帝和黄帝的两支部落还被真正融合。那么我们中华民族为何被称为炎黄子孙呢?这要从更早的历史时期说起。当年炎帝部落传到第四代时,曾有一支人马北迁،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九个亲属部落,也就是九黎部落联盟,而部落联盟的首领便是蚩尤,蚩尤也是对北方蛮族部落首领的统称。后来,九黎蚩尤部落不断壮大,一度拥有81个氏族,兵强马壮。为了争夺放牧和耕种的地盘,蚩尤率领部落西乡进入华夏集团分布地区,首当其冲的便是多余城的炎帝部落。由于蚩尤部落联盟的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由于制作精良且勇猛善战,因此所向披靡,留下了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明。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据地尽失。此时炎帝也顾不得之前版权之战的矛盾,向黄帝求救。于是炎帝与黄帝结盟,共同对抗蚩尤,最终与涿鹿击败了实力强大的蚩尤部落,史称猪鹿之栈。此时,炎帝和黄帝兵释前嫌,炎帝还带领自己的部落逐渐与黄帝部落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的缘由。涿鹿之战后,其他各部族纷纷归顺,紧接着皇帝与釜山召集天下诸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集会。在这次诸侯大会上,皇帝被尊推为部落联盟首领。为了加深各部族的团结,皇帝提出制定华夏民族统一的图腾旗帜,这个图腾旗帜就是龙,我们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这一身份认同便是源自于此。也正是基于这一创举,华夏民族正式实现了统一,皇帝也成为承接三皇之后,开启五帝时代的第一任统治者。皇帝在位期间,建造工事,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播白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还开创了医学和音律。这段时期华夏文明得到飞速的进步,因此人们也尊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武帝中的第二位是颛顼,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出生于若水,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在少昊去世后,颛顼打败了争夺地位的共工氏,成功登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颛顼在位期间,严格遵循轩辕皇帝的政策形势,致力于部落联盟的管理与发展,促进了部落间的和谐与稳定。实际武帝本纪记载,他竟然以有谋疏通而知事,表明他是一个深思熟虑、通达势力的领袖。后来的下秦楚均为颛顼的后裔。五帝中的第三位是帝喾,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烧好的孙子乔吉之子。帝喾15岁时受封为高兴侯,辅佐叔父颛顼。颛顼去世后,他继承了帝位,成为天下公主。帝喾在位期间,他明确提出政莫大于心治莫大于人的治国理念,将诚信与仁爱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同时,帝喾还创立了24节气,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使华夏农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此,帝喾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敬仰。后来的摇商周均为帝喾的后裔,武帝中的第四位是瑶瑶。始皇帝四世孙帝喾之子尧在位期间,致力于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方蛮夷,最终统一了华夏诸部,随之被推举为部落万国联盟首领。此后,尧又派神箭手后羿射日解决民间疾苦,命鲧治水以解百姓水患之忧,还制定立法促进了农耕 的发展。尧晚年时高瞻远瞩,主动将地位禅让给了更有能力的顺,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从此部落的首领之位皆由德才兼备之人来担当,顺就是武帝中的最后一位,他是皇帝的八世孙,颛顼的六世孙。舜在位期间,广开言路,鼓励臣民进言献策,开诚布公的讨论国家大事,他严惩坚硬,选拔贤能之士,任命大禹继续治水,最终完成了姚伟完成的事业,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新局面。因此,顺也成为了中原地区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晚年的顺和姚一样,主动将首领之位禅让于治水功臣大禹。随后,皇帝的玄孙大禹在诸侯的拥戴下,继蔚大禹即位后,他铸造九鼎,划分九州。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就此开启。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三皇五帝有了大致的了解,简而言之,三皇五帝的故事就是一个家族之间的故事。
《探索三皇五帝:揭开华夏文明神秘面纱》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三皇五帝的故事如璀璨星辰闪耀。了解他们,不仅能知晓中华民族的起源,更能感受古老智慧的魅力。

燧人氏,作为三皇之首,钻木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其功绩不可磨灭。伏羲氏继之,创造八卦图,规范社会结构,为文明发展奠定基础。神农氏尝百草,开创医药史,让人类健康得以保障。

五帝中,黄帝战蚩尤,统一华夏,成为人文初祖。颛顼、帝喾、尧、舜,皆以其卓越领导与智慧,推动部落发展。尧禅让于舜,舜又传位于大禹,禅让制成为佳话。

深入探究三皇五帝,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华夏文明的脉络,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感受祖先的伟大与智慧,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自豪。
三皇五帝,炎黄子孙,人物关系,神话传说,华夏文明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