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长安朝廷对赦免董卓旧部的讨论及后续局势

share
上回说到,董卓死后长安朝廷对是否赦免其旧部展开激烈讨论。一开始王允和世孙瑞等人确实打算赦免董卓旧部,吕布也多次劝说。但很快王允改变主意,认为这些人虽受董卓指使干了坏事,但本身无罪,若赦免会让他们心生疑虑,所以最终没有赦免。公元192年5月10日长安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时,董卓旧部不在赦免之列。之后吕布提议将董卓文物中的财物赏赐给大臣和将领,王允未答应,吕布因此对王允渐渐失去好感。此时长安朝廷成了王允的一言堂,王允又提出解散董卓旧部的想法。有人建议任命凉州名将黄埔宗接管旧部以安抚他们,王允担心会引起关东联军怀疑而反对。王允举棋不定之际,民间谣言四起,长安朝廷打算杀掉所有凉州人的言论传到董卓旧部耳中,他们十分恐慌。董卓女婿牛府被杀后,李珏等人返回陕县,因王允、吕布杀董卓迁怒并州人并杀死数百名并州男女。他们派使者请求赦免未被允,便打算解散军队各自逃命,此时贾诩建议他们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王允得知李珏等人要攻打长安后,找来胡轸和杨定,态度恶劣地让他们去叫李珏等人,这导致二人有了暗通李珏等人反攻长安的打算。王允又派徐荣、胡轸等人在新丰拦截李珏等人,新丰之战徐荣战死,胡轸、杨定带兵加入李珏一方,随后李蒙、王方、樊稠等人也加入,凉州军马达十多万人,开始全面进攻长安。
《董卓旧部相关攻略》:深入剖析董卓死后各方势力动态及应对策略。董卓死后,长安朝廷围绕是否赦免其旧部展开激烈讨论,局势错综复杂。王允起初与吕布等有赦免之意,后又改变主意,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李珏等人因王允、吕布杀董卓而陷入困境,在贾诩建议下决定攻打长安。王允应对失措,派胡轸等拦截,却导致新丰之战失败。了解这段历史,能助您洞察各方利益纠葛与决策逻辑,在复杂局势中找准方向,无论是分析局势还是角色扮演,都能应对自如,收获更多乐趣与知识。
董卓旧部,长安朝廷,赦免,王允,吕布,李珏,贾诩,胡轸
[Q]:董卓死后长安朝廷为何要讨论是否赦免董卓旧部?
[A]:董卓死后,其旧部势力仍存,赦免与否关乎朝廷稳定及各方利益平衡。
[Q]:王允为何改变赦免董卓旧部的想法?
[A]:王允觉得董卓旧部虽受指使干坏事,但本身无罪,赦免会让他们疑惑,不利于朝廷。
[Q]:吕布因何事对王允失去好感?
[A]:吕布提议赏赐董卓财物给大臣和将领,王允未答应,吕布因此处处碰壁,失去好感。
[Q]:李珏等人为何要攻打长安?
[A]:李珏等人因王允、吕布杀董卓,且未被赦免,听从贾诩建议攻打长安报仇。
[Q]:王允找胡轸和杨定去做什么?
[A]:王允本意是让他们向李珏等人解释不赦免原因,劝其放下武器投降。
[Q]:新丰之战为何失败?
[A]:徐荣虽军事能力不俗,但胡轸专坑队友,且暗通李珏等人,导致失败。
[Q]:胡轸和杨定后来怎样了?
[A]:新丰之战后,胡轸、杨定带兵加入了李珏等人。
[Q]:李珏等人攻打长安的计划是什么?
[A]:先收拢沿途散兵,若成功则掌控朝廷争天下,失败就劫掠三府地区回凉州。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