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时期对明朝和北宋的不同影响

share
小冰河真的是明朝灭亡的原因吗?都2024年了,咋还觉得小冰河是个多么牛掰的东西啊?用我们网上看到的一个神评论,那就是众所周知,小冰河只动大明朝,对纬度更高的满清、沙俄却完全没有影响,并且小冰河导致了瘟疫和流行病,也只影响大名,从不影响李自成的农民军,即便他们和崇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虽然这段评论有一定的情绪性,略有偏颇。比如小冰河并非是对满清没有影响的,只是爱新觉罗他们家的操作比较狠。杀五谷这三个字,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但有一点没错,气候对所有华夏大地上的人都是公平的,一样的环境下,大明输了就是输了,没必要找太多借口。其实现实中啊,咱们的前任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你看从明朝灭亡到现在的400来年里,在中国人的各类文献资料中,并没有把明清的改朝换代跟什么气候情况去做过什么联系。反而提出这个气候问题的呢是西方那波人,最早是英国现代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提出17世纪危机这个命题时候带到的,并且这时候还仅仅局限于对西方世界的讨论,研究人压根就没把视线放到东方诸国来。之后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教授杰弗里帕克才将这个概念进一步细化,从而把大明也纳入了这套小冰河体系,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然而西方教授可能对于中国历史并不十分了解,一边觉得明朝的灭亡和小冰河有关。一方面又写了1645年到1700年是最冷的一段时间,发现问题没有?1645年清军都已经入关了,崇祯帝都已经从树上被捞下来有一年了。我们说明朝的灭亡原因很多,有皇帝的原因,宦官的原因,文官的原因、宗室的原因,军队的原因,经济的原因等等等等,但唯独不能去赖老天爷啊。仔细想想也是,气候变冷那也只是诸多天灾里的一样,其他还有旱灾、水灾、蝗灾、地震,你说他们就不严重了吗?就不会影响经济,不会破坏社会的稳定性吗?那就大明为例,就灾害种类与频次而言,其实陈化朝才是这276年来最遭罪的一个区间。然而有趣的是,成化朝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库存银数据,却都是有名一代的巅峰。所以还是那四个词叫事在人为。小时候我们读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西方人的理论,讲正因为人类的懒惰,才推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然而现在长大了再看,我觉得这套逻辑还是偏资本偏工业化的,放在咱们这个过去的几千年,许多重大的变革与节点都是在人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孕育而生的。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开始,人定胜天就一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比这个小冰河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只知道它存活于明清时期,但其实华夏大地再往前一轮的小冰河,也就是唐五代到北宋初年的那次,却产生了与17世纪那会完全不一样的效果。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北宋在我们心目中的许多闪光点,都是源于他们这次与小冰河时期斗争的胜利。而这场胜利的关键就是一样现在看来一直被人诟病,感觉早晚要被淘汰的东西。哎,那就是没我们说啊在宋朝以前,中国人主要是依靠木材、干草、秸秆等植物作为燃料的。唐朝白居易的卖炭翁都读过吧,伐薪烧炭南山中,把砍下来的木头烧成炭就是最真实的写照。然而,伴随着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小冰河的愈演愈烈,大宋的淮河流域甚至长江流域都开始遭不住了冰封万里。那在那个棉织品还没有被大规模普及的年代,人们对于燃料的需求就开始大幅提升了。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在汉唐两代繁华的背后,就是这个树被越砍越少。曾经郁郁葱葱还能养大象的中原地区,都被薅得差不多要秃了,而南方的木材在当时的条件下又难以长途运输,以至于就连国都开封每年冬天都有大批的百姓冻死。也正是在这样严峻的生存问题下,北宋人民纷纷开始了大规模对于煤炭的挖掘与开发。从而没过多久,华夏的能源体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一本叫鸡肋篇的笔记里面就写到,遍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你看,都不是木头了,都用上没了。有人这时候要说了,不就是取个暖嘛,怎么还能跟大宋的繁华扯上关系了?你要知道啊,每一种新型能源都会给那个时期的整个世界带来无限可能。最近一次有这种表现的就是石油了。而煤炭作为一千多年前的新能源,也让北宋人不但在做饭取暖上有了基本的保障,更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强劲的动力。从陶瓷的烧制、钢铁的冶炼,再到主研纺织等各个领域,它背后都是需要煤炭来支持的,特别是冶金行业。与传统的木炭相比,煤的燃烧效率更高,在冶炼炉里的燃烧温度也能轻松超过1000吨。从而我们一直说北宋的钢铁产量很猛,一年十几万吨,甚至比18世纪刚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的7.6万吨,每年还要高出将近一倍,这就是源于我们比西方更早的掌握了煤炭的开采与使用,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不太行,但宋代的不人家,无论从其高达六十多斤的重量,还是优秀的质量而言,都比唐代有了质的飞跃。要知道啊,这一套60斤,那一套再来60斤,没有足够的铁产量,怎么能负担得起呢?可以自豪地说,大宋不但负担得起这帖,还有盈余,盈余到普通人生活之中都能用得上。像铁锅,这个咱们现在看来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也就是在北宋开始普及到民间的。也正因为铁锅的普及,让古人终于摆脱了只能将食物进行蒸煮烤制等简单处理的窘境,从而煎炒烹炸,这些咱们如今各种美食菜系中的技法就开始孕育而生了。你们想想也是啊,给你个顶,给你个石锅,你能做出啥呢?能去煎炒烹炸吧,撑死就来个石锅拌饭了吧。那再进一步,民以食为天,烹饪的变化又让北宋的市井文化产生了大踏步的前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流的增多,又反过来反哺到了文化,甚至科技领域的繁荣,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而这一切的一切,他们的起点都是源于煤的出现,而这个煤的出现,又是被那场北宋初年的小冰河给逼出来了。所以同样是一场气候变化,在1000年前造就了大宋,却在如今也成为了许多人眼中大名覆灭的主要原因。所以啊,这气候情况到底是福还是祸,反正老天爷表示很无奈,都让我背锅,这是招谁惹谁了呀。
### 小冰河时期:气候影响下的古今变迁

小冰河时期,这个特殊的气候阶段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明朝,小冰河时期常被认为是导致其灭亡的因素之一。当时气候寒冷,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然而,明朝灭亡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单纯归咎于气候。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宋。北宋初年遭遇小冰河,却因祸得福走向繁荣。那时人们燃料需求大增,煤炭开采兴起,能源体系变革。煤炭助力各行业发展,钢铁产量提升,铁锅普及,烹饪技法丰富,市井文化繁荣。

同样是气候变化,在明朝和北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告诉我们,面对挑战,积极应对、创新变革能带来新机遇,正如北宋在小冰河时期抓住煤炭机遇走向繁荣,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如此,善于把握变化,创造美好未来。
小冰河时期,明朝灭亡,北宋繁荣,气候变化,能源变革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