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名气为何不如卫青、霍去病?

share
李靖堪称大唐战神,他的名气为何比不过卫青、霍去病?

李靖打仗和个人经历都太顺,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影视剧中主人公大多是一路苦逼打怪升级,在被boss血虐后恩赐,最后翻盘大结局,这样的情节才好看。而李靖灭东突厥主力仅用1万人,花三个月就将其划入大唐版图;打吐谷浑用四个月灭国;支援李孝公南下平叛,不到三个月搞定。这些都是灭国战,对手东突厥、吐谷浑都是当时强国,东突厥还曾让大唐臣服。贞观元年,颉利可汗带十几万突厥铁骑杀到长安城下,李世民被迫清空府库给钱财才让其退兵,而李靖仅用三个月就灭了东突厥,还抓了颉利可汗给李世民当吉祥物。这说明李靖打仗太顺,不是有来有回的拉锯战,读起来不够精彩,不易让后世流传。

突厥军队不是李靖对手。李世民准备十几万大军与突厥决战,李靖却留大部队,带3000骑兵趁夜色从马邑出发,奔袭数百里奇袭定襄。当时正值正月零下二十几度,他带部队穿越被大雪覆盖的丘陵地带,颉利可汗非常吃惊,料定唐军主力同来,李靖虚晃一枪让突厥成惊弓之鸟,突袭定襄大败突厥。颉利可汗退到铁山,本已算大胜,李靖却趁突厥求和,率1万人趁夜色向阴山进发,让全军带20天口粮,再次大败突厥,歼敌1万,颉利可汗仓皇出逃,李靖抓了十几万俘虏,包括其亲儿子。唐军立下传世之功后,李靖属下又伏击颉利可汗部队,俘虏5万人,最后连颉利本人都被抓。庞大东突厥帝国一半地区纳入大唐版图,另一半被大唐盟友薛延陀所占。

李靖打仗给人感觉是对手没准备好他这边就结束了,仗打得太快。历史故事需有跌宕起伏和转折才吸引人、能口口相传,李靖打仗没难度,流传度不够,且他身世无传奇故事,所以名气不如卫青、霍去病。霍去病19岁一战成名成为历代兵家典范,是传奇少年英雄;卫青出身低微,若没汉武帝可能一辈子是平阳公主府的骑奴,却鲤鱼跃龙门成为大司马大将军,其经历跌宕起伏让人称奇。反观李靖,父亲和祖父是高官,他官场起步不差,隋朝任马邑郡丞,很多大人物敬佩其才学,到李世民朝统领大军立功不奇怪,缺少反差传奇故事,名气就小。
《历史名将传奇攻略:探寻李靖、卫青、霍去病的别样人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靖、卫青、霍去病都是熠熠生辉的名将。李靖堪称大唐战神,却在名气上稍逊于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出身低微,母亲与小吏私通生下他,若不是遇到汉武帝,或许一生平凡。但他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大将军,其传奇经历令人惊叹。霍去病更是19岁便一战成名,成为历代兵家的典范,是无数少年心中的英雄梦。

而李靖呢,父亲和祖父都是高官,他在官场起步顺遂,隋朝时就担任马邑郡丞,才华备受大人物赞赏。到了李世民朝,统领大军立下不世之功,一切看似理所当然。他打仗虽顺,灭东突厥、吐谷浑等如秋风扫落叶,但缺乏那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对于我们来说,从他们的故事中能学到很多。卫青的逆袭告诉我们,出身不能决定一切,努力和机遇同样重要。霍去病的年少成名激励我们要在青春时勇敢拼搏。李靖的经历则提醒我们,即便起点高,也要不断进取,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李靖,卫青,霍去病,名气,打仗,故事情节,身世,传奇,反差,流传度
[Q]:李靖打仗为何被认为太顺?
[A]:他灭东突厥主力用1万人仅花三个月,打吐谷浑四个月灭国等,过程顺利。
[Q]:卫青的出身是怎样的?
[A]:卫青出身很低微,母亲跟县衙小吏私通生下他。
[Q]:霍去病为何人气高?
[A]:他19岁一战成名,成为历代兵家的典范,是传奇少年英雄。
[Q]:李靖的身世对他有什么影响?
[A]:父亲和祖父是高官,他官场起步不差,名气不如卫青、霍去病可能与此有关。
[Q]:李靖奇袭定襄是怎么回事?
[A]:他趁夜色带3000骑兵从马邑出发,奔袭数百里奇袭突厥王杖所在地定襄。
[Q]:李靖灭东突厥的过程是怎样的?
[A]:先用三个月灭其主力,后又多次追击,俘虏大量人员,包括颉利可汗。
[Q]:历史故事吸引人需要什么?
[A]:需要有跌宕起伏、有转折的故事情节。
[Q]:卫青是如何崛起的?
[A]:遇到汉武帝这个贵人,从平阳公主府的骑奴成为大司马大将军。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