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失败后,背后收果子的都是什么人

share
我们来看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失败后,收果子的都是些什么人?
秦朝陈胜吴广拉开反抗秦朝大幕,从起义立国到失败仅半年,虽时间短,但《史记·陈涉世家》中司马迁给予充分肯定,因其首创起义。他们失败后,摘果子的都是谁呢?有他们立的王,或打他们旗号的,亦或是自立的,如项梁、项羽。楚国贵族项燕之后田荣、田横,赵歇、张耳、陈余之前也跟着陈胜混。张良是韩国贵族,曾任韩相,也就是说陈胜打响了反抗秦朝的第一枪。但分果子这事跟他没关系,得利的还是那群六国旧贵族。要不是后来冒出刘邦这种几百年难遇的猛人,那六国就复活了。当然,刘邦这事属于他们后来内部分封不均导致的内斗。总之,陈胜吴广没捞到好处,农民阶级也没捞到好处。大家可别认为刘邦是农民阶级,刘邦那不是农民起义,朱元璋和刘邦都不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是指广泛失去土地的农民去推翻旧制,是农民阶级对抗地主阶级。刘邦背后老丈人可不是农民,他依靠的也不是农民阶级。朱元璋同理。
再看两汉之交,绿林军、赤眉军起义,谁摘了果子呢?光武帝刘秀在公元17年绿林军起义,公元18年赤眉军起义,拉开反抗新莽的大幕,之后天下烽烟四起。到公元22年,刘秀起兵,舂陵军加入绿林军。刘秀什么身份?汉室宗亲贵族,能被保送进太学,当时朝廷的最高学府,而且他家在大灾之年能拿出粮食卖,是超级大地主。东晋末年孙恩起义,虽然带有宗教色彩,是五斗米道,他是教主,但主要阶级组成部分还是农民,是一群当时失去土地的流民。他们在两浙地区沉重打击了东晋的统治根基,直接导致王家、谢家两个大家族衰败。那他们的果子被谁摘了?刘裕投军后,与他们作战,渐渐成为北府军重要将领。
再往后,隋末农民大起义,公元611年隋大业七年就开始了。当时隋炀帝征讨高丽,下令征调民夫。当时的军人窦建德领导长白山集团,之后演变为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其中我们最熟悉的瓦岗寨,谁摘了果子呢?李渊什么身份?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属于武川镇军事集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陇集团。只是武川军事集团是关陇集团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统治者上层都是他们那群人,就像一个大公司,大家都是董事,换皇帝就等于换个董事长。
再往后是黄巢起义。现在网上对黄巢起义评价过高,什么没有黄巢我们就怎样怎样,瞎扯。之前专门讲过门阀的消亡,这是个几百年的过程,是多方面的。受中唐唐朝制度、科举制度的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压制的影响。可不是说黄巢出来就把门阀灭了。唐朝起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怎么维持的?就是平衡各个藩镇势力,有忠于唐朝的藩镇,也有不听话的藩镇,要做到平衡。唐中后期有些皇帝能力不错,能稳住局面,比如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他们能平衡各派势力,维持平衡不被打破,让唐朝这栋破房子不至于倒塌,甚至唐宪宗还能给这破房子补一补。但黄巢直接抽了房梁,一脚把房子踹倒了。他在流窜过程中,把当时忠于唐王朝的藩镇灭了个遍。没错,黄巢其实就是一大股流寇,到处乱窜。他为什么专挑那些忠于唐朝廷的藩镇灭呢?道理很简单,那些藩镇听话呀,唐朝期间组织过好几次围剿黄巢,听话的都去了,去了就被黄巢灭了。那些不听话的就站一边观望,就是你黄巢别来霍霍我,我也不打你,我自保。不然你看黄巢就跟武装大游行似的,在地图上画个大圈,没人打他,都在看。后来时机成熟,各大藩镇都出来摘果子了,最出名的是朱温、李克用。所以大家要知道,历史上那些野心家,开始时都不冒头,都是教唆别人,让别人上。就像现在有些人,写个东西放网上,鼓动挑逗网民,自己不出头,躲在背后观望局势。要是出事了,还有人背锅。
# 农民起义背后的“摘果者”全解析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民起义屡见不鲜。然而,起义失败后,往往有其他人收获了胜利的果实。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失败后,站在背后收果子的究竟是哪些人。

##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与六国旧贵族
秦朝时,陈胜吴广率先拉开了反抗的大幕。他们从起义立国到失败仅仅半年时间,虽短暂却具有首创意义,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他们失败后,摘果子的却是六国旧贵族。像项梁、项羽,楚国贵族项燕之后田荣、田横,赵歇、张耳、陈余等,原本跟着陈胜,后来却成了收获成果的人。张良身为韩国贵族,曾任韩相,虽陈胜打响了反抗秦朝的第一枪,可最终分果果时却与他无关。

## 两汉之交:绿林军、赤眉军起义与刘秀
两汉之交,绿林军、赤眉军起义。刘秀,汉室宗亲贵族,凭借自身身份优势,在公元17年绿林军起义、公元18年赤眉军起义后,于公元22年起兵,舂陵军加入绿林军,最终摘得胜利果实,建立东汉。他能被保送进太学,家庭背景雄厚,在大灾之年还能拿出粮食售卖,是超级大地主。而东晋末年孙恩起义,虽带有宗教色彩,但主要力量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沉重打击了东晋统治根基,导致王家、谢家等大家族衰败,可果实却被刘裕收获,刘裕投军后成为北府军重要将领。

## 隋末:农民大起义与李渊
隋末农民大起义,公元611年隋大业七年开始。隋炀帝征讨高丽征调民夫,引发农民反抗。窦建德领导长白山集团,后演变为全国范围的起义,其中瓦岗寨最为人熟知。最终,李渊凭借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孙子的身份,所属武川镇军事集团(关陇集团核心部分),成为摘果子的人,为唐朝建立奠定基础。

## 唐朝:黄巢起义与藩镇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黄巢虽被一些人过度抬高,但实际上门阀的消亡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黄巢起义直接加速了唐朝衰落。唐朝自安史之乱后靠平衡藩镇势力维持,唐中后期部分皇帝如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能稳住局面。但黄巢在流窜中灭了许多忠于唐王朝的藩镇,像个流寇。最终各大藩镇如朱温、李克用等在时机成熟时出来摘果子。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农民起义失败后,收果子的人各有不同,他们的身份、背景和机遇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提醒我们,看待历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深入探究背后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有所收获,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农民起义, 收果子, 六国旧贵族, 刘邦, 刘秀, 李渊, 黄巢, 藩镇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