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方面分析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

share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得通呢?怎么总是有人问我子午谷奇谋呢?今天我就结合地形地貌、突发事件、粮草后勤、行军速度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让你看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得通。我们先看地图啊,子午全长是330公里。北边这个口窖子口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长安县西南,南边这个口窖五口位于今天的陕西省石泉县。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子午谷是秦秦岭所包围的位置,是在秦岭中段的钟南山之中,此地平均的海拔为2604米,由此你可以想象这子午谷的两侧呢,它都是悬崖峭壁。魏延当时的计划呢是从汉中带着一万兵马出发,其中5000人作战,5000人运送粮草大军进行子午谷在齐袭长安,诸葛亮的大军呢是出祁山去吸引魏军的主力。我们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呢,就是这330公里的悬崖峭壁之路,魏延要多久才能通过呢?三国之中步兵最快的行军速度呢,就是司马懿从宛城出发去攻打孟达之时。当时司马懿八天内急行军1200里。三国时期的一里呢为416米,也就是说呢司马懿的急行军是八天,走了500公里的路程。那么我们就得出三国时期步兵最快的行军速度呢为62.5公里每天。其实对于司马懿的这个行军速度啊,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其实我是不太相信三国时期的步兵呢是能达到62公里每天的急行军速度的。我们姑且算司马懿当初真的有这么快的行军速度,那么按照这个速度计算,魏延通过子午谷至少也要五天半的时间。但是问题是司马懿走的并不是子午谷这样崎岖的栈道啊,魏延完全是不可能达到司马懿那种行军速度的。我从网上呢找了几张子午道栈道遗址的照片,从照片中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子午道是有多么的崎岖跟艰险。魏延别说像司马懿那样急行军了,就是按照士兵正常的行军速度都是非常困难的据兵书尉缭子中记载,古代治兵正常的行军速度呢仅有14公里到18公里每天。就算我们假设啊魏延的军事能力比较强,他能够减轻地形对行军速度影响,他指挥的这1万人可以达到18公里每天的行军速度。那么走完子午谷这330公里,魏延至少也需要18天的时间。走18天,大军的粮草能不能支撑得住呢?参照子午谷的地形,大军运粮食是无法使用骡马车辆一类的运输工具的。那么大军运输粮食呢,只能依靠人力跟一些简易的工具了。按照梦溪笔谈的说法,一个民夫呢可以携带的粮食是72斤,那个运粮士兵可携带的粮食呢则为120斤。那么考虑到子午栈道是无法使用车辆的,5000个运粮士兵呢也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而且运输神器木流牛马是在第四次北伐时才出现。魏延线上子午奇谋时呢,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所以运粮的效率啊他一定是大打折扣的。我们就按照梦溪笔谈一个民服可携带的粮食是72斤的数据来计算魏延的大军可携带之粮。按照地形来看,这个数字啊也绝对是高估的。那么5000名运送粮草的士兵可携带的粮食呢,就是36000斤。一个作战士兵他可以携带5日的干粮,五日的干粮也就是12斤粮食。5000个作战士兵可携带的粮食呢就为6万斤。两者相加,我们得出呢这一万军队呢可携带的粮草为42万斤。一个士兵每天消耗的粮食为两斤半,那么42万斤粮食仅够大军吃上17天的。那么也就是说,魏延所携带的粮草仅仅够他走完子午谷这段路程的这还是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大雨呢,曹真当年在子午谷不就遇到了大雨吗?大军走了一个月都没有走出子午谷,只得无奈撤军。考虑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公元28年的春天,并非是雨季,路途中遇到大雨的概率啊不是很大。那么我们姑且推算啊,魏延进军的17天都是风和日丽。那如果魏延的军马提前被魏国探知,他的下场又是如何呢?这事儿你可别觉得不可能啊。东晋时,司马勋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结果司马勋还没有走出子午谷,就被前秦的军队所发现,并且呢前秦的军队击败了司马勋。明末的高迎祥也是从子午谷进军,结果孙传庭在子午谷以逸待劳,伏击了高迎祥的大军,高迎祥战败,本人呢还被俘虏。所以综上所述呢,子午谷进军呢是非常容易被发现的。那么我们姑且算魏延这一路上不被魏国探知,也没有遇到大雨,一路上出奇的顺利。就算如此,魏延走出子午谷之时,大军呢也没有剩下什么粮草了。子午谷这么崎岖的小路,连车马都很难使用,那么那些重型的攻城武器必然是不可能带来的,没有重武器,你想一天之内就拿下曹魏西北的重镇长安城,这不是在痴人说梦吗?这么一天之内你拿不下长安城,魏延的军中呢就会因为缺粮而自乱。魏延的想法呢是大军兵临城下,曹魏的守将夏侯毛就会吓破狗胆,魏军呢就会开城投降。姑且不论夏侯毛是不是如此胆小怕事之人,你让人家投降不得需要个时间吗?你不能说你一到城池下下红毛就开门投降吧,就算能同意,曹魏的其他将领难道没有制止他的吗?双方的对峙只要超过半天的时间,魏延呢就会因为粮草问题而自愧。我们先不去考虑那些战略战术上可不可行,就粮草、辎重、后勤都是祖国奇谋的一个硬伤。
在游戏中,若要运用类似奇谋,需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地形地貌是关键,崎岖之地行军艰难,如子午谷般的险途,会大幅降低行军速度。行军速度直接影响作战进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粮草后勤更是重中之重,充足的粮草才能支撑军队行动。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才能制定出更可行的战略,增加获胜几率。
子午谷奇谋,地形地貌,行军速度,粮草后勤,战略分析
[Q]:子午谷奇谋中魏延计划带多少兵马出发?
[A]:魏延计划从汉中带着一万兵马出发,其中5000人作战,5000人运送粮草。
[Q]:三国时期步兵最快行军速度是多少?
[A]:司马懿从宛城出发去攻打孟达时,八天内急行军1200里,换算后行军速度约为62.5公里每天。
[Q]:魏延按照假设的最快速度通过子午谷需多久?
[A]:若按假设司马懿的速度计算,魏延通过子午谷至少也要五天半时间。
[Q]:古代正常行军速度是多少?
[A]:据兵书尉缭子记载,古代治兵正常行军速度仅有14公里到18公里每天。
[Q]:魏延假设能达到的行军速度是多少?
[A]:就算假设魏延军事能力强,其指挥的1万人可达到18公里每天的行军速度。
[Q]:魏延大军可携带的粮草有多少?
[A]:5000名运送粮草士兵可携带36000斤粮食,5000个作战士兵可携带6万斤粮食,两者相加一万军队可携带粮草为42万斤。
[Q]:这些粮草够大军吃多久?
[A]:一个士兵每天消耗粮食为两斤半,42万斤粮食仅够大军吃上17天。
[Q]:子午谷进军容易被发现吗?
[A]:东晋时司马勋、明末高迎祥从子午谷进军都被发现并战败,所以子午谷进军很容易被发现。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