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管后勤是否丢人?古代后勤地位超乎想象
诸葛亮管后勤很丢人吗?诸葛亮你就是个管后勤的。这个是四五年前自媒体刚开始兴起时期,对于诸葛孔明贬低化的一种常规论调。当时乍一听,哎,这不是污蔑我们丞相吗?然后就有许多人啊一通分析这两个是有多全面,是有多厉害。但冷静下来一想,不对呀,搞后勤什么时候成为一个贬义词了呀?特别在中国古代,那可是个了不得的名头,甚至比什么军神战神的高端的不知道多少倍了。韩信能打吧,张良聪明吧,但没用。汉初第一功臣就是那个搞后勤的萧何。再看看建立东汉的光武帝刘秀,手下有个叫邓禹的,一生吃了败仗无数,却依然位列云台28将之首,为啥呀?因为人家是搞后勤的。李世民身边两大文臣庞玄龄、杜如晦合称庞杜。为什么一定要把庞玄龄放在前面呢?因为人家是搞后勤的。北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出处,为什么作为大宋首任宰相,辅佐赵家兄弟两代屹立不倒,因为人家是搞后勤的。朱元璋白手起家到定鼎天下,徐达、常遇春是能打,但明初六国公之首却为什么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李善长呢?还是因为人家是搞后勤的,这里说的后勤可不是我们现在公司后勤部里那些发发办公牢房用品,给老板准备下开会资料,平时组织点团建的工作人员。在古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后勤领导者,如何分配兵马钱粮你得懂,如何调整经济赋税你得懂,如何加快人口增长你得懂,甚至如何防止下面的人阳奉阴违、偷奸耍滑更得懂。这还只是啊我这种废物能够想到的几个方面,其他还有很多很多。总而言之呢,那些搞后勤的高手,他们做的是将整个势力自上而下当成一台机器,让他发挥出最大的动能。甚至在某些特殊紧要的时候,在保证机器不崩的情况下,要使其超负荷运营,化不可能为可能。你说韩信、徐达、常遇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猛是猛,但再猛又有什么用呢?大哥,给你断三天粮试试,还不一样饿的前胸贴后背啊。在过去打仗的时候,号称百万大军,除去吹牛皮的成分,其中作战单位顶天也就十几二十万,剩下的都是辅助人员,这十几万归大将军管,剩下的几十万呢,可都得按照搞后勤的那个人的思路来安排。所以在古代,如果你是一名创业型的文臣,当老板称呼你五只子房的时候,先别高兴得太早。被这么夸奖过的,比如曹操手下的荀彧,最后一点没给情面,人没了。朱元璋手下의汪广洋论功行赏的时候,跟刘伯温一起就拿了个排名30开外的伯爵,以至于现在啊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没几个,就连五只子房의正版张良张子房,也就是被刘邦封了个侯爵罢了。而如果老板拍着你的肩膀说,汝正乃吾之萧何也,恭喜你这辈子啊,算是有着落了。等创业成功。宰相,那就是获得这一称号的人的标准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除非你遇到的是朱元璋那种晚年杀红的眼的类型。一般来说啊,只要不作死,本人寿终正寝,负责延绵子孙,都是完全可以预见的情况。所以吧,如果你要是讨厌诸葛亮,愣要尬黑呢,就直接大胆说出来诸葛亮不会打仗,臭气篓子一个那也行,何苦要用一个拥有无上光环的名词来作为攻击手段呢?这就让我想到了很多年前的一个段子啊,说领导我给你提个意见,我要批评你,你就是平时太辛苦,太不注意自己身体了。多少有点异曲同工怎么样?并且啊人家那个是正经拍马屁,没啥大问题。而不屑的说出诸葛亮你就是个搞后勤的,多少啊是有点把自己在知识上面的缺陷给暴露出来了呀。
《古代后勤攻略:从萧何到李善长,一文读懂后勤的关键作用》
在古代,后勤可是至关重要的角色。汉初萧何,作为后勤大拿,助力刘邦成就大业。李善长同样如此,虽手无缚鸡之力,却因后勤之功成为明初六国公之首。
对于创业型文臣来说,这可是个启示。若老板夸你如张良,先别急着乐,像荀彧,被曹操夸后结局不佳。而若得萧何之誉,那可就稳了,如汪广洋,虽前期封赏不高,但也算有个着落。
后勤并非简单事务,它涵盖兵马钱粮分配、经济赋税调整等多方面。古代打仗,作战单位有限,后勤人员众多,其思路决定成败。所以,了解古代后勤,对理解历史人物作用和职场发展都有帮助,能让你明白如何在不同情境中找准定位,发挥关键作用。
诸葛亮,后勤,古代,文臣,创业,李善长,萧何,荀彧,汪广洋,刘伯温
《古代后勤攻略:从萧何到李善长,一文读懂后勤的关键作用》
在古代,后勤可是至关重要的角色。汉初萧何,作为后勤大拿,助力刘邦成就大业。李善长同样如此,虽手无缚鸡之力,却因后勤之功成为明初六国公之首。
对于创业型文臣来说,这可是个启示。若老板夸你如张良,先别急着乐,像荀彧,被曹操夸后结局不佳。而若得萧何之誉,那可就稳了,如汪广洋,虽前期封赏不高,但也算有个着落。
后勤并非简单事务,它涵盖兵马钱粮分配、经济赋税调整等多方面。古代打仗,作战单位有限,后勤人员众多,其思路决定成败。所以,了解古代后勤,对理解历史人物作用和职场发展都有帮助,能让你明白如何在不同情境中找准定位,发挥关键作用。
诸葛亮,后勤,古代,文臣,创业,李善长,萧何,荀彧,汪广洋,刘伯温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