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毛文龙?他被斩杀冤不冤?与袁崇焕能力对比
胖哥毛文龙被斩杀到底冤不冤?他的能力有袁崇焕强吗?到底该如何评价他呢?借用熊廷弼评价毛文龙的两句话来作为咱们今天视频的开篇。凡一地山川险阻之行迷不动,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无不精通。从这两句话中咱们就可以看出,熊廷弼对毛文龙的评价是相当之高的,而且熊廷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呢,是在他离任之前给朝廷上的奏书,熊廷弼能够在离任的时候给朝廷上这套书,说这一番话,我们就可以理解啊,当时的熊廷弼是希望毛文龙将来能够接他的班儿的,至少来说要在辽东有所作为,你想他都离任了,还在奏疏中这么去夸赞一个人,意图是不言而喻的。能让熊廷弼有如此评价的人,他的能力自然是没得说。但是呢,我们仅凭熊廷弼的一封奏疏,就想完全看清楚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毛文龙在进入朝廷视野之时就充满了争议性。毛文龙当年啊他干了一件特别牛的事儿,就是带了不到200人深入到了后金的镇江等地。你别看这毛文龙就带了这么点人,却收复了当时的长山岛、广鹿岛、石城岛、鹿岛等大量失地。很多居民呢都主动归附到了毛文龙的帐下。而毛文龙还抓了很多后金的俘虏,其中还包括了康熙的太老爷毛文龙这200人就建立了这么大的奇功,这消息传到了朝廷,从皇上到群臣,那是无人不兴奋啊,自建州女真崛起之后,明朝的军队是屡战屡败,这毛文龙带着200来人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那朝廷再派大军去征剿,毛文龙在后方再这么一搅和,辽东必然可平啊。当这个捷报传到京城之时,毛文龙几乎都快被人吹上了天。当时有个御史叫做董其昌的,他在奏疏中夸赞毛文龙是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继边事者,朝廷因为毛文龙这次的奇功,也破格提拔他为副总兵。正当朝堂之上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时,后金很快就大兵压境,毛文龙在敌众我寡,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很快就撤出了镇江,这件事呢,也就这么结束了。可是他却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呢就是后金在夺回这些土地之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大量的百姓被屠杀。其二呢就是辽东经略熊廷弼与辽东巡抚王化贞的矛盾彻底的公开化。毛文龙是王化贞派去的,而且王化贞呢还绕开了熊廷弼,直接去跟朝廷报捷。这就弄得熊廷弼心里面非常不舒服。所以熊廷弼在奏疏中啊称这个镇江大捷他不是奇功,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奇货。所以毛文龙他觉得这次军事突袭啊,引起了后金的警觉,影响到了自己的战略大局。不仅熊廷弼,当时甚至还有御史公开表示毛文龙在镇江之胜啊如同小儿作戏。所以毛文龙在这件事上啊,当时的朝廷做出了两极化的评价。说说他的人那是捧上了天说他不好的人啊,是恨不得直接踩在脚底下。所以毛文龙在世之时,争议就非常大不过他的能力呢是毋庸置疑的。不到200人深入敌后,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整个后金都为之震动。你想想明朝只要有这样人的存在,后金出兵必然会有巨大的顾忌。因为毛文龙啊他太擅长这套敌后活动了。毛文龙这个人最大的优势呢,就是他对辽东的地势非常之熟悉。他这个人就是一个活沙盘,整个辽东的地理地貌烂熟于心。所以他才能够在地势复杂的辽东之地,一次次的深入敌后,给予后金打击。他的能力侧重点呢跟袁崇焕不同,毛文龙更善于鼓舞士气,善于用火炮,善于防守。而毛文龙呢更擅长于运动战,初级制胜,谁强谁弱呀不好比较。可以说一个是战士,一个是刺客,领域不同。至于说毛文龙被斩杀冤不冤呢?我们来看崇祯皇帝他是怎么来看待这件事的,毕竟人家呀才是这件事的第一利益关联人。崇祯皇帝在知道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之后,史书用三个字形容了崇祯皇帝当时的反应一书害就是说这崇祯皇帝他是非常震惊的,他不敢相信袁崇焕他真的敢这么干。可是当袁崇焕被定罪诛杀之时啊,他不敢相信毛文龙翻案,却被这崇祯皇帝一口拒绝,他死活就是不同意。所以从这件事中啊,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崇祯皇帝的心里,他认为毛文龙也是有罪的。但是毛文龙呢,不应该有给袁崇焕来杀,或者说毛文龙的罪还不至死,这是崇祯皇帝的看法。至于我们后人怎么看呢,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毛文龙与袁崇焕:能力对比及历史评价攻略》
在历史的长河中,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毛文龙以不到200人深入敌后,收复诸多失地,其能力毋庸置疑。他对辽东地势极为熟悉,擅长敌后活动,更善于鼓舞士气、用火炮及防守,在运动战方面表现出色。然而,他的行为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袁崇焕则有着不同的能力侧重点。两人谁强谁弱难以简单评判,他们如同战士与刺客,领域各异。毛文龙被斩杀一案更是充满谜团,崇祯皇帝对此态度复杂,认为毛文龙有罪但不应由袁崇焕来杀,其罪不至死。
对于我们后人而言,深入探究这段历史,了解他们的事迹与背景,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更能让我们从古人的经历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鉴,思考当下与未来。
毛文龙, 袁崇焕, 能力对比, 评价, 斩杀, 辽东,敌后活动, 争议, 崇祯皇帝, 熊廷弼
《毛文龙与袁崇焕:能力对比及历史评价攻略》
在历史的长河中,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毛文龙以不到200人深入敌后,收复诸多失地,其能力毋庸置疑。他对辽东地势极为熟悉,擅长敌后活动,更善于鼓舞士气、用火炮及防守,在运动战方面表现出色。然而,他的行为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袁崇焕则有着不同的能力侧重点。两人谁强谁弱难以简单评判,他们如同战士与刺客,领域各异。毛文龙被斩杀一案更是充满谜团,崇祯皇帝对此态度复杂,认为毛文龙有罪但不应由袁崇焕来杀,其罪不至死。
对于我们后人而言,深入探究这段历史,了解他们的事迹与背景,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更能让我们从古人的经历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鉴,思考当下与未来。
毛文龙, 袁崇焕, 能力对比, 评价, 斩杀, 辽东,敌后活动, 争议, 崇祯皇帝, 熊廷弼
评论 (0)